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何為玄關?

「玄關」、「玄關竅」、「玄牝門」都是說一個地方,按煉養派觀點,認為修玄關得手,則丹基已立。

陳虛白《規中指南》論內丹三要,便首論玄關。 由此可見玄關之重要性。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又有各方法著重不同,有從性功入手著,也有命功入者,所指玄關各有不同。

如偏重於性功有《性命圭旨》在論玄關時說:「修丹之士:不明祖竅則真息不住,而神化無基;藥物不全而大丹不結,蓋此竅是總持之門,萬法之都。若何可也,受師訣曰: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常將真我安止其中,如如不動,寂寂惺惺,內外兩忘,渾然無事,則神戀氣而凝,命戀性而住,不歸一而一自歸,不守中而中自守,中心之心既實,五行之心自虛,此老子抱一守中,虛心實腹之本旨也。」此便是以空洞為玄關,實為性功。

又如《黃庭經》云:「兩腎水王對生門,出入日月呼吸存,是一身上下之正中,樞轄經緯,前向臍,後對腎,有如混沌,心腎合為一脈,其白如綿,其連如環,廣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元氣系之於此、修真之士采鉛投汞、一點落在此中,所謂立基一百日也,此基既成,方名玄牝」。此便是命功為主了。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真如性功命功之分,性功修心,即心內玄關,命功為身,則身尋玄關,

總之玄關之說先前已經有文徹底剖析,道友可以關注後去看,此處不多論

玄關修鍊方法

之一:忘法

《道藏續編》中對玄關之理、法、境界反覆闡述,極盡情微,直指開玄關之法一「忘」字,即「忘而又忘,玄關斯辟。」

眾所周知,調身、調息、調心是練功的三要領,但三調僅僅是練功的入門階段,最終達到身心統一和空化。這就是使三調進入"忘身、忘息、忘心』的境界。不少練者之所以久練收效不大,就是執守三調以為終點的緣故,三忘的過程首先是忘身,進而忘息,最後忘心。調心是排除雜念過程,以一念代萬念,這時體內各微細變化均可感知,是為入靜。

之後應逐漸沖淡意守的意念,直至完全消除意念,是為入定。此時只覺心神寂靜,空明澄澈,宛如明鏡,渾同太虛,主觀與客觀融合—體,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就是忘心。若達此境界,則玄關空洞已立。

要注意既已忘心,即不可再起心,起心動念,此境界即消失而「出定」。在練功得此境界後,還可以有一定的殘留效應,即不練功時亦可有空明寧靜之感,雜念不生,應物不迷,對此應予注意護持。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之二:觀法

觀心之法即修持法,先要心平氣和,放下萬緣、塵事雜念一概放下。靜觀腦海里的念頭,忽起忽滅,此念生起消滅,他念又起又滅,接續不停。妄念起時勿斷除它,勿排斥它,勿執著它,勿隨逐它而跟著思考下去,只管靜心觀察其生滅,毫不費力。

入道之後,只是個開端,雖然在日常生活起居造作之間,皆能保無為心境,不離大定.

然以上所說皆屬入門方便,若能頓悟則此方便亦無所用,正如張紫陽說:「心迷須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之三:守中

李道純言玄關就是「中」。他說:「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其實內丹之「中派」亦由此而來。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中在何處? 《張三丰全集·》明言:「大道從中入門,所謂中字者,—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一尋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戒慎幽獨,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這是從臍下入手之說。

因此,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玄關之體驗

當修者入門,其實已經算是初窺,然需要明白此時,算是入玄關,而非真的玄關之境界,那什麼才是玄關之境界呢?下面列舉一些現象:

以性功入玄關境界,會感覺意識「炸開」,彷彿頭腦中「轟」的一下,隨後似有無數股電流由頭上直奔前後身,籠罩整體一下竄到腳下,就在這一剎那間,只覺「攸」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時有一種「空洞無涯」,身心內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徹的感覺,這就是進入了境界,但是不少人因為變化定力不夠,自覺一驚,這一驚後念一動,便退出玄關境界。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為什麼要在這裡說這些,目的就是讓道友如果有類似體驗,千萬不要驚動,反而失了境界。

那命功玄關則多在丹田之處,其內心感受誠如古人講的「似施似翕,似漏似泄,似施似翕而未至於施翕,似漏似泄而未至於漏泄」

這一篇雖然性命都有提及,然主講性功,故而此處不細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井字頭 的精彩文章:

《法燭經》,源於並繼承《道德經》的先秦道家養生宗旨
睡丹與無漏周天,華山派內丹心法的核心

TAG:井字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