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物流機器人或員工培訓?糾結的到底是什麼?

物流機器人或員工培訓?糾結的到底是什麼?

本文為公眾號「小鼴鼠談供應鏈」的第53篇原創文章,轉載需附帶作者和出處,如需加白名單請在文章後留言。

2018年6月,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 《Robots or Job Training; Manufacturers Grapple with How to Improve Their Economic Fortunes.(機器人或員工培訓 ? 企業主糾結於如何提高經濟效益)》。不同於這兩年常見的機器人搶了人類的飯碗之類的恐慌文,這篇文章以現實大反轉的案例讓人樂不可支,像個玩笑一樣對如今的自動化風潮打臉。

文章介紹了APT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公司總裁的最近的煩惱。 APT是一家為工業生產線提供機器人、自動化機械手臂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公司,位於美國Ohio 州。隨著自動化的推廣,越來越多的生產線工人被機器人取代,APT作為機器人的生產商得到了非常多的訂單。但十分諷刺的是,APT找不到足夠的合格工人去完成這些機器人訂單,公司總裁為此煩惱不已。這篇文章大段引用APT總裁的長吁短嘆和各種吸引員工的措施,真是讓我邊看邊笑出聲來。

幸運的人類員工

作為一家生產機器人的公司,APT不是用機器人更多地替代自己的員工,而是開始提供學徒制等福利,包括為其工人提供大學費用,並向高中生教授製造技能。APT的員工說:「我從來沒想到公司會在這裡給高中生做培訓。當然我知道自己是倖存者,機器人訂單多的做不完就又來新的訂單了。」 的確,也許很多人會因為APT的產品而失業。

GIF

但現實也不總是如此。位於Wisconsin的一家包裝公司,提供個性化的組合包裝服務,比如將不同口味的啤酒組合為一個促銷包。這家公司面臨的困境是已經留不住一線的操作員工了,沒人願意重複做著將酒瓶放在托盤上的事。企業主轉向了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向APT購買機器人,但這個選擇是在提高了員工薪水和獎金後仍無法留住工人後才被迫做出的。

至於為什麼作為機器人生產商的APT 自己不用全自動化產線替換掉工人,包裝公司也會優先考慮用人而不是機器,文章沒有說明,後面我會分析。

幾個月前當埃隆·馬斯克發表聲明,對因產能問題而無法及時交付TESLA道歉時,他曾說TESLA最大的錯誤就是過於相信自動化產線了。也是有關自動化產線的豐滿理想和骨感現實間,讓人沮喪的活生生案例。當然他一向是宣揚人工智慧威脅論的,懟媒體、懟政府、懟科學家、懟機器人.....

操心的經濟學家

美國目前的失業率低於4%,由於缺乏熟練的產線勞動力,製造商們不得不認真考慮自動化。美國的各項統計報告表明:失業率下降、工資上漲,然而另一項重要的指標--生產效率的提升卻在過去的十年里始終徘徊在2%。

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在生產效率提高方面,企業會有進一步的投資。企業需要投資自動化生產,或者通過其它方式可以從員工那裡「擠出」更多的生產力。但是由於勞動力資源的緊張,企業將更加傾向於自動化。

文章中的經濟學家寫道:「在經濟復甦的大部分時間裡,工資增長一直是乏力的,這意味著企業在投資自動化方面,面臨的壓力相對較小,或者尋找其他方法來從工人中擠出更多的生產。」「但隨著勞動力市場收緊,企業的激勵措施可能會改變。」

傳統上,經濟學家會預測:當新技術或商業創新被引入時,生產率就會提高。無論是經濟衰退時期還是經濟復甦時期,生產率都不與整體經濟掛鉤。傳統經濟中,如果生產力沒有變化而工資上漲,將造成通貨膨脹。如今,美聯儲似乎站在傳統的經濟學家一邊,正在逐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貨膨脹。

現在,另一些專家認為強勁的經濟刺激了公司的創新。該文章說:「也許這不是巧合,換句話說,上一次強勁的生產率增長也與上次失業率降到4%以下的情況一致。」這種觀念上的轉變也許會促使經濟政策的變化。

該文章寫道:「加息太快對美聯儲來說可能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在企業能夠提高生產率的投資之前扼殺經濟復甦。」至於美聯儲是否會借鑒這類經濟學家的意見,就拭目以待吧。

糾結的到底是什麼?

紐約時報所說的這類尷尬事,其實也正在中國上演著。

某著名家用電器生產商幾年前大搞工業4.0,上了全套自動化產線,現在拆了大部分。

某電商牛逼的自動化倉儲中心,對外號稱全部無人化操作。但購物節時,幾乎辦公室里能兩條腿走路的全進了倉庫,做輔助揀選。

就在不久前,朋友所在公司的高架自動堆貨機的一個小意外,造成了產線停線半天,朋友所在公司做為整車廠的一級供應商,差點導致停了主機廠的線,整個管理層的人類都哆嗦了一下。

拆掉自動化產線,因為自動化產線目前的性能過於剛性,任何一個節點的微小錯誤,只要不存在於機器的邏輯判斷中,機器就不會做柔性的靈活處理,直接DOWN機,然後整條線都停線了。

高架自動堆貨機不知哪裡卡了不動了,它太高了也不能讓工人爬上去看看,一群老闆站在現代化的高架自動堆貨機下都傻眼了。

電商的購物節波峰期貨量是平時的10倍,不敢讓機器的工作加量,萬一加量造成哪裡卡了,一條線全掛斷。因此必須靠人進倉庫處理增加的貨量,貨量波峰期,讓人類員工加班、加工作量,比讓機器人加工作量成本低。這算不算現實主義笑話?

目前自動化產線的剛性問題,才是真正讓企業主糾結的。

但不同於紐約時報文章里那些企業主的糾結,我是完全看好自動化的 。因為人工智慧下一步的發展,可以讓自動化產線逐步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能夠做柔性化的判斷。這是必然的趨勢,即便現在機器人只能做剛性的邏輯判斷,但將來必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做靈活的柔性判斷,如同真人在場。當然我不是掏錢買單的企業主,目前自動化產線的投資回報率究竟如何,見人見智。

能糾結還是幸福的

看紐約時報這篇有趣文章時,我正在浙江出差,在一家5星級酒店裡見到了幾位黑人服務員。離開時,其中一位幫我招的計程車。我問他從哪裡來,他告訴我是海地,並問我知不知道,我說知道 famous for pirates(海盜著名),他笑得尷尬,我趕緊又說welcome to China。一直聽說廣州黑人超過50萬了,在廣州的朋友說火車站附近很多黑人,馬路上一眼看過去,黑皮膚的比黃皮膚的多。

中國未富先老,提前進入老齡化。別看咱們現在笑美國企業家糾結於用機器人還是培訓員工,等我們老了如果請不起黑人保姆,估計就只能用機器人了,連糾結的機會都未必有。希望到時候,保姆機器人的程序不會是剛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itLogistics 的精彩文章:

倉庫的黑洞—退貨管理

TAG:JitLogis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