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讓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如何讓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困擾,入園倒計時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很多孩子入園後不適應集體生活呢?分析原因,有性格方面的因素也有交往能力方面的問題。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膽小,面對陌生、人多的場合,難以大膽表現自己。有些孩子在家裡習慣以個人為中心,入園後與小朋友相處唯我獨尊,缺乏交流、溝通、等待、分享等交往意識和能力,往往造成爭搶玩具、打架、不跟別人玩兒等現象。

孩子一出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家裡,在上幼兒園前,幾乎就是熟悉家和鄰里周圍的環境,而且接觸的同齡小朋友也不是很多,並且都是在大人的陪同之下。所以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有些小孩子們就會很抗拒,又哭又鬧的。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強制性的孩子在那裡。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每天帶孩子多出去和周邊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並且告訴孩子怎樣和其他小朋友相處,讓他們建立良好的友誼關係。還可以多帶孩子去幼兒園走走,讓孩子對幼兒園越來越感興趣。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不能再陌生的環境了,尤其是周圍的小朋友和老師都是認識,更重要的是自己最熟悉的親人不陪著自己,離自己而去。這種無助、恐懼的情愫就會在心裡蔓延,哭的撕心裂肺,用盡自己的全部力氣在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哭的太過用力而造成聲音沙啞、喉頭堵塞等嚴重的不良後果。因此對於父母來說,如何克服孩子的這種現象是一道很大的難關。

雖然困難,但是可以慢慢協助孩子去上幼兒園。比如:

1

為孩子找同齡的小夥伴,周圍總有一些兩三歲的小朋友,可以多帶孩子和他們一起玩耍,建立良好的友誼關係,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同一家幼兒園,使孩子不會覺得孤獨和無助;

2

養成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早睡早起,三餐定時定量,中午安排孩子睡午覺;

3

多孩子出去運動、玩遊戲等,看看大自然,培養孩子對外面世界的興趣;

4

培養孩子自己大小便,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增加自信心;

5

培養孩子看書的樂趣,多給孩子買一些簡單的圖片、卡片等,增加孩子看書的習慣。

當然,要養成孩子的這些習慣也不是一蹴而就地,要慢慢的讓孩子適應和習慣,多鼓勵鼓勵孩子主動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多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多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培養孩子的團隊適應性。在孩子正常作息和大小便訓練方面家長都是要花很多心血和心思的,為孩子適應團體生活打下基礎。否則,他就很容易在團體生活中受到挫折,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造成退縮怯弱的性格。

那麼,家長怎樣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呢?

創造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條件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幼兒園玩耍或者請周圍有上幼兒園的孩子來家裡玩,和孩子玩「幼兒園遊戲」,使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家長可提前去幼兒園了解清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讓孩子的生物鐘與其相吻合,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用故事和兒歌,激發孩子的興趣

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講一些幼兒園的故事,增加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知道那裡是他們學習知識本領的地方,讓他們充滿對幼兒園的生活。

鼓勵孩子多出去交往

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出去與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同齡的小朋友,培養孩子的交流能力。

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

培養孩子自己吃飯、上廁所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主動和老師接觸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可以先認識老師,以減少孩子的陌生感。

孩子的學前教育很重要,看了以上內容,讓孩子舒適主動的去上幼兒園吧~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教觀察 的精彩文章:

如何不被少兒英語培訓市場淘汰?重點在於一個字:「變」!

TAG:幼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