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經絡僅需3步
血管堵了:叫微循環障礙
堵在心臟:叫梗
堵在毛細血管:叫瘤
堵在肝臟:叫腫瘤
堵在子宮:叫肌瘤
堵在乳腺:叫增生
堵在甲狀腺:叫結節
堵在臉:叫痤瘡
堵在皮膚:叫疙瘩
堵在腿上:叫曲張
堵在粘膜:叫囊腫
堵在頸部:叫頸椎病
.................
經絡暢通,百病不生。如果經絡不通暢,先從那條經絡開始疏通呢?
第 一 步
要從疏通膀胱經入手
為什麼要從膀胱經入手呢?先觀察一下膀胱經巡行的路線和穴位的名稱,膀胱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在人體背部有連著五臟六腑的俞穴,這些俞穴是五臟六腑映射到膀胱經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說疏通膀胱經可以顧及到五臟六腑,身體的很多問題,只要疏通膀胱經,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如何疏通膀胱經?
疏通膀胱經的辦法有很多:刮痧、拔罐、按揉瘀阻點、艾灸、各種肢體運動、或者拉伸運動,這些都有效果。但是其中的艾灸療法,不僅可以疏通經絡,還可以補益元陽,祛寒排濕,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是您通經活絡首選的養生保健法。
經絡瘀阻了,艾灸之餘再配合拉筋運動是非常好的辦法。大家平時多做做拉筋運動,對疏通膀胱經有一定的作用,特別是久坐的白領,要堅持做運動!
第 二 步
疏通腎經、肝經、脾經、心經
第二步是重中之重。為什麼把這四條經絡放在一起,中醫講肝腎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為腎不足以養肝木,腎水不足,又會導致不能壓制心火,而且腎與心同屬少陰經。
另外腎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說腎就是人體的小太陽,如果先天之本的小太陽隕滅了,那麼人生也就走到了盡頭。所以很多病都可以從腎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腎為主。因為腎經、肝經、脾經都在腿內側,一般情況這三條經絡可以一起疏通。
平時用空心拳頭輕輕敲打大腿內側是個好方法,很多人敲打過後,大腿會有痒痒的感覺,這說明你運動的比較少,氣血一直處於流動緩慢狀態,突然一敲打,氣血流動加快,就會出現癢的感覺,實際上是處於半瘀阻狀態的。疏通「肝脾腎」經,還有一個日常辦法就是轉動腳腕和扳腳腕,艾灸之餘可以使用這些方法來配合疏通經絡。
第 三 步
心包經
GIF
這條經絡放在這裡是因為心臟病一般發病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會有癥狀顯示出來,所以可以暫且放在第三步進行調理。但如果有的人心臟病很明顯,就要提前預防通過艾灸方法或其他有效的方法疏通心包經了。
艾灸之餘配合敲打心包經,平時多運動鍛煉身體注意飲食和作息習慣,這樣身體的一些問題自然會消失。其他的經絡日常可以作為輔助作用。如果時間富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經絡。
艾灸根據風、寒、暑、濕、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癥狀,能使人全身表面皮膚紅潤,毛孔擴張,讓藥物迅速進入人體,循經而行,內達臟腑,由表及裡產生效應,起到疏通經絡、溫補經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排寒袪濕、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助睡眠、通行氣血、濡養全身等功效。
養生三穴
古語有言:針之不到,葯之不及,必須灸之! 古語有言: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來!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它是以艾絨為主要原料,藉助藥物溫熱的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從而達到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神闕穴
神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我們知道,胎兒在母體的時候,是靠臍帶連接到胎盤接受母體的營養,古今以來,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闕的保養,稱神闕為人體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本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對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以按摩和艾灸法,其中按摩最簡單,艾灸最有效。
命門穴
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前方平神闕穴。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所在。
命門穴的功能體現了腎陽的作用,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和推動作用,對飲食消化、吸收與運化,以及水液代謝等都有促進作用。
根據臨床實踐,命門和神闕穴組方,壯陽第一,灸命門可培補腎氣,振奮腎經,使陽氣充盛行;神闕屬任脈,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陽固脫。二穴相配具有溫腎壯陽,回陽固脫之效。
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
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氣虛血虛首選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選足三里。
由於足陽明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足三里有氣血雙補的功能,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大家都知道母雞是大補人體的,可以補氣生血,補腎益精。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但是現在的雞不是自然生長,是靠飼料,激素餵養的,談不上營養,吃了只會對身體有害。
所以古代藥王孫思邈《千金方》中曾說過 「若要安,三里常不幹」 。這句話就是說,如果要想身體健康足三里穴要經常保持不幹燥。
別急著走,
※黃川談人體十二經絡養生心經導引功法
※什麼是經絡?為什麼一直備受爭議?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