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武帝差點被廢??
原標題:為什麼漢武帝差點被廢??
公元前104年,大漢帝國第四代領導人漢景帝因病搶救無效,駕崩於未央宮。太子劉徹即位登基,改元建元,史稱世宗孝武皇帝。
新皇帝即位之初總是躊躇滿志、摩拳擦掌,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新皇帝對景帝朝萬馬齊喑、暮氣沉沉的政治氛圍,是有想法的,至少不是武帝心裡所期望的。「建元元年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餘人。」此舉,不僅是一次吹風會、更是一份高瞻遠矚、內含豐富的政治宣言。不僅給大漢的官場吹進了一股清新的空氣,更向天下士民暗示了新的政治風向。
隨後、丞相衛綰率先上奏:「所舉賢良,或治申、韓、蘇、張之言亂國政者,請皆罷。」奏可。這份報告不僅是一次政治表態和對朝廷新動向的試探。更是為了給新政造勢。
六月份的時候,大漢帝國中央政府調整了一批幹部。
任命:魏其侯竇嬰擔任丞相(政府首腦)竇嬰是太皇太后竇氏的娘家堂侄。
武安侯田妢擔任太尉(國防部長)田妢是武帝的親舅舅。
趙綰擔任御史大夫(中央紀委書記、監察部部長)趙綰是武帝的老師。
王臧擔郎中令(政府辦公廳秘書長)王臧是武帝的老師。
免去:衛綰同志政府首腦職務,另有任用。
經過中央高層討論協商,終於選出了漢朝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首要的權力分配問題解決後,執政的新舉措新方略次第推出。
一、 「綰請立明堂以朝諸侯」
所謂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 「天子之廟」,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稱明,故稱「明堂」。明堂的主要意義在於借神權以布政,宣揚君權神授。其目的就是向天下宣示改革順天應人,萬民擁戴。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大漢帝國中央政府的神聖地位,讓各地藩王諸侯看清形勢、堅定忠誠信念、提高政治覺悟、履行藩屏職責。
二、「薦其師申公」
改革的急先鋒趙綰和王臧兩位同志,為了宣示改革的合法性、正確性、權威性,向漢武帝上奏請求召見他們的老師申公出山擔任改革的顧問。漢武帝聽取意見高規格的邀請申公出山,申公時年八十餘歲,人老成精,一眼就看穿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政治格局,他並不好看好改革領導者漢武帝的權威能力,對這場改革也並不看好,因為改革的時機不到。但是,心裡不看好,不代表一定要說出來,不亂摻和,也犯不著觸武帝的霉頭。畢竟儒家的精神是:「君子不入亂邦、不臣昏君、不立於危牆之下」,所以在接到徵召的時候,二話不說,收拾停當就來到了京城。漢武帝在接見申公時,向其詳細闡述了改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並對改革的前景進行了展望。然後謙虛的就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實際操作方面的突出問題和重大舉措可行性向申公進行請教。申公在聽完後說到:「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潛台詞就是說:「改革不是你口吐蓮花、文辭璀璨,目標有多遠大,藍圖有多美好,而是在於你能不能改革、改革什麼、怎麼改革、改革到什麼程度」),漢武帝聽後,陷入了深思,一場本來可以名垂青史、光耀千秋的歷史性談話,就這樣在沉默中結束。
三、議明堂、巡狩、改歷、服色事。
儒家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堅持由易到難,逐步推進的改革策略,緊緊圍繞「轉變治國的主導思想」的總體目標。通過議明堂、巡狩、改歷、服色等事,引起朝中各派的大討論,以大討論凝聚共識、統一思想,為改革提供思想保障。以議明堂、巡狩、改歷、服色事為抓手,將改革引向縱深。
四、以竇太后為首的實權派對改革的態度
太皇竇太后好黃、老言,不悅儒術。竇太后堅持並進一步發展了漢初以來以道教為國家主導學派的策略,主張「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政治主張,認為「不擾民、不多事、保穩定」才是符合漢帝國的實際情況的執政方略。由於漢武帝已經正式登基,屬於大漢帝國理論和形式上的最高領導人,必須給予一定的行政自主權。頓軋干預,會引起各方面的反對和意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傳遞出一種態度,給小皇帝打打預防針,在建元元年十月的時候,淮南王劉安來京朝拜,太皇太后給予了超出以往的高規格接待,朝野各方深切感受到了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潛含的意思。太尉田蚡就曾秘密拜見劉安,向其表示:「上無太子,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宮車一日晏駕,非王尚誰立者!」
五、圖窮匕首見的改革派和執政大權的反對派
面對緊張局勢、為了使皇帝徹底擺脫竇太后的控制和反對派對改革的掣肘,為改革派爭取更多的權力。趙綰請毋奏事東宮。得知此事,竇太后勃然大怒,大罵到:「此欲復為新垣平邪!」立即命人嚴肅查處趙綰、王臧等人貪贓枉法等罪行,得到確實證據之後,用此事譴責漢武帝任用非人,趙綰、王臧為了保護皇上,自殺。竇太后遂進一步掌握軍隊,任命李廣、程不識二將軍為宮中衛戍司令。任命柏至侯許昌為丞相,廢除一切改革事項。面對這個不爭氣、不聽話的孫子,竇太后一度有廢黜劉徹另立他人的想法和苗頭。
六、挽救劉徹皇位的館陶公主劉嫖
劉徹經此打擊,萎靡不振、心如死灰、提心弔膽,經歷過風雨的王太后倒是具有遠見卓識,一眼看出破局的關鍵所在,那就是說動漢武帝劉徹的岳母兼姑姑說服竇太后,保住劉徹的皇位,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磨練心性,劉徹最終走向了成熟,在雄才偉略的大道上飛馳奔騰。
七、廢帝危機為何得到解除
首先是館陶公主死保武帝劉徹,對竇太后的思想工作豁得出、有辦法、出實效。其次,竇太后對親孫子劉徹畢竟是有感情的,只要劉徹不盲動、不奪權基本是可以容忍的。再次是當時的劉氏宗親勢力龐大,貿然廢帝,容易引起諸侯王們的反對和漢庭的動亂,竇太后不太不有所顧忌。
八、經驗教訓
改革是一項複雜的、持久的、系統的偉大工程,改革成功必須具有從上而下的共識和擁戴;不得不改革,不改革就死的現實危機;一個主導改革的強有力的領導者,有實力、有魄力、有勇氣;一個高效能幹、意志堅定、百折不撓,既具有改革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又要有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和切實可行的改革舉措,還需要處理矛盾問題所必須具備的圓融變通、明徹深沉的政治技巧和水平的改革班底;改革的領導者必須給予改革班底以完全的信任和支持。有些改革就是為了奪權,而有些奪權就是為了改革,權力在各派之間的移轉,從來沒有拱手相讓,只有你死我亡血淋漓的鬥爭,改革必須統戰更多的群體來增強改革的力量,要善於交換和妥協,盡一切可能和手段來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小撮,必要的時候需要贖買權力,花費應該在所不計。而劉徹在登基之初,在並沒有完全掌握君主大權的情況下,蠢蠢欲動,全然不顧形勢,再加上趙綰、王臧之流白面書生,理想豐富、實力不強,整場改革操切、急躁、極度不成熟。羽翼不豐不可以高飛,如果不是竇太后基於館陶公主的勸說,對諸侯王們行為的顧忌和其他一些無法言明的考慮,劉徹早被廢了,焉能成就一番千古偉業。
※孔子「男尊女卑」思想原來是這個意思,被騙了好久!
※清朝時期的朝鮮為什麼仍思念明朝?
TAG:十二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