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小麥價格,漲幅小,收購進度慢的原因找到了!

2018年小麥價格,漲幅小,收購進度慢的原因找到了!

GIF

進入8月以來,隨著北方地區天氣逐漸轉涼,麵粉市場終端需求回暖,部分地區小麥價格有所回升,但需求增量和價格漲幅令人失望。處在新麥減產年份,當前又正值消費旺季,國內小麥為什麼賣不上價呢?

一、新麥產量與質量雙雙下滑

今年春小麥主產區氣溫普遍偏低,清明節前後部分地區的氣溫甚至大幅下降,導致當地小麥生長發育受阻,部分早熟品種染上凍害,半穗小麥隨處可見。

部分機構調研發現,今年夏糧的重要品種——小麥減產嚴重,減產數量估計在數百億斤。與此同時,由於小麥收穫期多地降雨過量,小麥發芽率居高不下,湖北、河南南部等地達到國標3級標準的小麥數量有限。

二、產區收購量同比大幅減少

6個小麥主產省今年的小麥收購量同比全部減少,特別是小麥生產大省——河南的收購量同比減少1063.8萬噸,令人吃驚。據了解,河南常年的小麥播種面積在8500萬畝左右,在最低價小麥收購政策執行「最高潮」的年份,該省一年的最低價小麥收購量就佔到全國的50%以上。

主產區收購量大幅減少,一是說明小麥減產嚴重,二是說明符合收購標準的小麥數量有限,三是說明農民惜售心理濃厚。不過,在此過程中,小麥價格反而沒有持續上漲,實屬蹊蹺。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新麥質量差、產量低、上市初期價格上行快,市場出現了與往年不同的情況,最終各主產省最低價小麥收購執行預案啟動後沒有實施。這一方面造成收購量不及往年,另一方面造成小麥價格缺乏持續性採購需求的支持。

對比有關數據可以發現,雖然今年小麥減產幅度較大,總量可能達到數百億斤,但主產區收購量降幅更大。截至8月1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4105.9萬噸,同比減少2033.1萬噸。

由於收購量降幅大於產量降幅,小麥市場新增的可流通量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這是今年新麥上市後,經歷了短暫的高開高走,就一直表現得不溫不火的主要原因。

從近年來的運行規律看,來自國營糧庫的收購需求是支持小麥價格高位運行的重要驅動,也是新麥上市後高開高走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部分制粉企業、飼料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其在新麥上市季節大量搶購質量偏低的小麥,實際上提高了小麥價格的整體運行區間。今年新麥集中上市後,國營糧庫的收購需求突然削弱了,由於顧及食品安全問題,部分制粉企業、飼料企業也不敢放量收購質量偏低的小麥了,市場需求出現「斷崖」。供需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小麥價格勢必要通過長期振蕩來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這是近來小麥價格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糧油頭條 的精彩文章:

以後的土地誰來種?以後的糧價有多高?
華北玉米全面見底!

TAG:糧油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