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源頭 天上瑪多

黃河源頭 天上瑪多

經幡飄舞夕陽下

「藍色長湖」鄂陵湖

絕美黃河源

淳樸牧民

牛頭碑

特約撰稿 影子 文/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自古就有母親河之稱。黃河的源頭在哪裡?從巴顏喀拉山發源後,數百條河流匯聚到高地瑪多,形成了上游最大的淡水湖鄂陵湖、扎陵湖,這片秘境神奇廣袤,湖泊遍布,風光絕美,黃河水就是從這裡出發,開始了奔流不息的萬里征程。

這個夏日,我懷著崇敬之情,如願踏上了母親河的源頭探秘之旅。

黃河源頭第一縣

我們一行從青海西寧出發,翻越河卡山,賓士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平壩上,一路上山勢平緩,白雲低垂,天藍如洗,感覺離天很近。經過480多公里的長途行進,終於來到黃河源頭第一縣——瑪多縣。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一進縣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天上瑪多,黃河源頭」的巨大雕塑,不大的縣城,被一個丁字街幾乎全部涵蓋,中心的格薩爾廣場上,身穿厚重藏服的人圍繞著格薩爾王雕塑一圈又一圈地轉經。聽當地老鄉說,全縣人口1萬多一點,縣城也只有3000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剛來瑪多就感受到了高原天氣的多變,夜宿瑪多,聽了一夜的雨聲,一早起來,稍一愣神,已迅速變成晴空如洗。從縣城一路西行,走不多遠就變成了砂石路,我們的越野車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搖頭晃腦著前行,因為路途偏遠,天地間彷彿就只有我們這輛車,這群人,和這廣闊的草原、連綿的雪山相伴。車子馳騁在無人的土路上,間或成群的黃鴨、黑頂鶴飛掠而過,路邊也不時出沒一群群藏野驢,平添了幾份生趣和驚喜。

不知什麼時候,路邊出現了河流相伴,河面無比寬闊。藍天映在水中,靜靜地有如一個溫婉的少女。水很清,我手捧起喝了一口,這是母親黃河年輕的乳汁,還有微微的甜。約行60多公里,眼前忽見水天一色,廣闊無比的湖面令我們無法想像,看路旁大石頭上的大字,才知道鄂陵湖到了。

黃河源頭姊妹湖

真的見到鄂陵湖,才發覺它的巨大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一路伴著大湖前行,好似一直沒有盡頭,轉過一個又一個彎,眼前仍然是橫無際涯的湖面。

鄂陵湖東西窄、南北長,猶如一個超大的寶葫蘆,湖水極為清澈,走近湖邊,會驚奇地發現,水面顏色隨著光線抽象畫般從近到遠呈現多種遞變,縱橫著青藍、粉藍、蔚藍。水波在明藍色的天空下蕩漾,天上的雲彩,周圍的山嶺,倒映在水中,被稱為「藍色的長湖」真是名副其實。

伴隨著鄂陵湖一番迴旋之後,進入一條長約20公里、寬300多米的溝谷,河水從這裡分成九股道,散亂地穿過峽谷,源頭處正是扎陵湖。與鄂陵湖的形狀恰好相反,扎陵湖東西長,南北窄,酷似一隻美麗的大貝殼,鑲嵌在黃河上。扎陵湖水色碧澄發亮,湖心偏南是黃河的主流線,看上去,彷彿是一條寬寬的乳黃色的帶子,將湖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綠,另一半微微發白,所以叫「白色的長湖」。

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稱為「黃河源頭姊妹湖」。在河源地區,大河還叫作瑪曲,從鄂陵湖流出後才真正地叫作黃河。這裡的黃河沒有奔騰洶湧,也沒有攜泥帶沙,它似一條哈達,吸收著天地的愛與光華,蜿蜒在草原上。難以想像,那氣勢磅礴、洶湧奔騰、可以裹挾黃土、蕩滌淤泥的母親河——黃河,她的源頭竟像個純美的小姑娘,從濕地、小溪,到蔚藍的高原雙湖,是那樣的安靜清澈,溫婉嫵媚,河邊鷗鳥成群,儼然一幅天堂里的圖畫,讓人沉醉而不忍打攪,同時也深感大自然的神奇與神秘!

巍然向天牛頭碑

漫步扎陵湖,抬頭上望,遙遠山頂上,黃河源的地標「牛頭碑」,在經幡環繞中泛著黝黑神秘的光澤矗立在山頂,位於鄂陵湖與扎陵湖之間的措日尕則山,因為那巨大的「牛頭碑」,現在的人們都叫它牛頭山了。

前往牛頭碑,需翻上牛頭山,車子在山路上來回盤旋著前行,海拔不斷升高,到牛頭碑前停住時,海拔標註是4610米。

站在牛頭神山之巔,極目遠望,煙波浩渺的「姊妹湖」水色益發多變,連綿秀麗的巴顏喀拉山,廣袤無垠的草原,蜿蜒東流的黃河水,壯闊,浩瀚,恆遠!太陽一會兒躲進雲朵後面,一會兒又蹦出來。雲影印在山脊上,一片片的明暗變化著。隨著黃昏的鄰近,顏色益發溫暖起來,天空彷彿要燒了起來,濃艷欲滴,剛才的雲淡風輕到這時就像變成了油畫,這才是天地大美!

終於站在了牛頭碑之下,所謂牛頭,並未雕刻眉眼,只有兩隻巍然向天的牛角,黑中泛綠,顯得粗獷、堅毅、強勁,聳立在頂峰,氣勢雄偉。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發祥地,黃河衝破高山峽谷,蕩滌歷史沉渣,澆灌中華大地,直下東海,一瀉千里,黃河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在藍天白雲之下,高山平湖之上,那凌厲的風讓五色的經幡發出獵獵的聲音,這牛頭碑的碑文再一次激起我們對黃河的熱愛。

文成公主留佳話

站在牛頭山頂,目之所極,風光無限,山腳下寬闊的草地上一座名為措哇尕什則多卡的寺院小巧玲瓏,依偎在水平如鏡的扎陵湖旁,傳奇的是,1300多年前這片湖畔草原上,大唐文成公主從唐蕃古道經瑪查里(現瑪多縣)沿河西行,至柏海(現鄂陵湖和扎陵湖),與等候迎親的吐蕃王松贊干布相會,松贊干布在這裡建起「柏海行宮」迎娶文成公主,留下千古絕唱。

瑪多是唐蕃古道上一個重要驛站和渡口,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文成公主當年來到千湖之縣瑪多,準備過黃河。可這裡到處是沼澤地,人馬無法行駛,面對這種情況,文成公主更加思念家鄉長安。吐蕃大臣和當地牧民想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辦法,次日,文成公主來到黃河邊,看到河上架起了一座漂亮的彩橋。當她走上橋細看,才發現橋面是由牧民背著的木板組成,彩色欄杆是穿著鮮艷服裝的兒童手拉著的哈達。文成公主被善良的民眾感動得落下了淚,決心紮根吐蕃,她忘掉了憂傷,高高興興前往柏海與松贊干布見面,松贊干布迎娶唐朝公主的心愿終於實現。

依偎在古樸、雄渾的牛頭紀念碑圍欄旁,那披銀掛甲的巴顏喀拉山遙遙在望,高聳入雲,皚皚雪山下,草原碧綠如洗;那撒滿山岡、湖畔的牛羊,安然遊動;黑白相間的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上,青煙繚繞,牧笛悠悠。這優美恬淡的絕艷風景,使人樂而忘返,回味無窮,頓生心蕩神馳之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