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滴滴拼多多之後:十年,那個賣盜版光碟的還好嗎
周末和先生逛街,先生問我「為什麼中國的盜版那麼多」,為了凸顯我的口才,我就blabla講了一大堆:在我們小時候十幾年前,買盜版光碟的是真正有大量需求的人。因為富人有錢去電影院有個人電腦MP4,去消費,但平時百無聊賴的窮人卻有大把的時間,但是又捨不得買正版,畢竟買幾個正版光碟的錢都夠買個機器了。後來,我心裡默默想著,這也許就是十幾年前的屌絲經濟吧。
那所謂的互聯網經濟又何嘗不像是那些街頭賣盜版碟的呢?現如今,滴滴平台也是很聰明的靠著比地鐵還便宜的打車服務,培養了上億中國人的用戶習慣;正如淘寶用9.9包郵的小商品名正言順的把電商代替了超市,餓了嗎把地溝油盒飯堂而皇之的賣進了千萬寫字樓里;拼多多,打著三億人都在用的口號,做著提高下線城市電商滲透率的美夢。為什麼?因為有太大的需求;而真正有大量需求的人,是享受不起「正版」的。
作為一個Marketing狗,講爛了的無非是要洞察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並進行匹配。而從眾,小便宜,快捷,簡直就是2015年後中國年輕一代的春藥,也是互聯網經濟的毒藥。
印象比較深的是無人超市的那個大媽的那句話,彷彿皇帝新衣中的小孩,是的,在後互聯網時代,在發現需求已經白熱化的時代,創造的難是價值本身,而是擴寬消費者需求的形式:大數據賦能,更精準的發現需求;各種新零售,套牢住一個消費者的潛在購買需求,
但在需求被榨乾的背後,怎麼匹配?對!再細分!大數據早就知道你是買得起還是買不起,一個滴滴打車就有豪車,專車,快車,計程車,順風車;一個電商,就有海淘,天貓,京東,拼多多;一個外賣,就有不同層次價格的店鋪,有些永遠在打折。當需求被細分,供給當然也將被細分,不同層次的服務,不同層次的監管,不同素質的人員,這一切都狡譎又圓滑。
當疲乏無力的中產階級的需求碰到了蠢蠢欲動的低產階級的供給,正如把空姐,大學生,白領和有過前科的司機,快遞員,送餐員,低成本的快餐店在一起,等式兩邊註定無解。
我不想再抨擊一些互聯網平台的不負責任鋌而走險利欲熏心,我也是一個每天研究互聯網研究消費者的年輕人,也曾自豪中國終於有一種生意模式能為美國商學院案例研究,甚至有一天能夠自己創業,但我也曾一再而再的,成為那個等式左邊,被等號戳傷的人。
我只希望,有一天,那個街頭賣盜版光碟的,能永遠消失在視線里。
我只希望,戳破互聯網的泡沫的,是中國人真正的購買力,而不是那個等號。
TAG:幾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