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200年前的敦煌殘片,告訴你趙孟頫有多牛!

1200年前的敦煌殘片,告訴你趙孟頫有多牛!

先看圖

這不就是趙孟頫的字嘛!

對,好多書友第一眼的直觀感受是趙孟頫。

不過,這幅字比趙孟頫的年代整整早了500年!

這件文書是敦煌藏經洞中的書法,

是法國人伯希和1908年盜走的大批書法之一。

全圖

從書法用筆、結體來說,的確很是「趙孟頫」。

而且是趙孟頫的風格

再看看高清局部

整整早了500年,

為何和趙孟頫晚年作品長的這麼像?

這要從趙孟頫書法取法說起。

元代趙孟頫是楷書四大家之一,

據說一日能書三萬字

可知趙孟頫學書的刻苦程度無人可比

能開一代書風不是空穴來風

吳榮光說:松雪書凡三變

元貞(1295年,四十二歲)以前,猶未脫高宗窠臼;

大德間(1297年,四十四歲),專師定武褉序;

延祐(1314年,六十一歲)以後,變入李北海。

對於趙孟頫師承李北海,王世貞說:

趙氏雖師法李北海但沒有李北海書法的「佻」和「勁」,

楊守敬對趙孟頫是褒賞有加:

趙孟頫學習碑刻留存下來的東西是最多的

而他學碑也是學習的李北海,

並且達到能高出宋代人,

又比本朝的人好的地步。

趙孟頫碑刻學李北海,卻沒有具體的時間,為了探尋這一疑問,找了一些趙孟頫和李北海的作品,針對其50歲大字楷書作品與李北海墨跡本《出師表》為參照發現許多用筆結體方面有相類似之處。

橫折起筆都是露鋒起筆,向左有一個動作,之後才頓筆寫橫

鉤的時候都有頓筆,在鉤與豎交接的地方有一些小的突起,這個鉤的時候用筆是相似的。

左豎下面收筆稍重,且有向右下角傾斜的筆意,用筆上也能感受到趙字的感覺。

從其作品中找出與唐人手跡相對應的字放在一起做個對比、趙孟頫晚年的作品會更接近。從筆法、氣韻中看二者相似度更高。

豎畫都有一些向外彎曲的筆意,比較明顯一些。橫折露鋒起筆,行筆越來越輕到折處調整筆鋒,在由重到輕運筆,兩人的行筆過程都極其相似。

「而」字的比較,字形相似都偏扁,橫折鉤的橫都是左低右高,橫折彎鉤的彎停蓄曲折都很含蓄,鉤都是平鉤,下呈成一個三角形,上面偏水平。

捺筆的比較,捺腳波磔處用筆含蓄,每個捺腳的上方都有向上拱起的弧形,說明兩位書家寫捺用筆相似。

門字框有一個共同點,左邊短右邊長,門字右邊的橫折鉤的折很長,且是兩頭重中間細,稍稍有一些向里的彎曲,看上去富有彈性。

1200多年前,敦煌寫經者的一幅字

500多年後,趙孟頫憑一己之力高舉復古大旗

打破時代束縛遠涉魏晉

順流而下接駁唐人

妥妥的書壇清流了

即使在今天,

那更是神一樣的人物。

說趙孟頫字俗的人

你可以倒是可以試試

在今天,你能否跳出國展的味道

寫出晚清民國的書風來呢?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如果他能活久點,書法史可能要改寫
劉繼卣:工筆畫里的「大聖歸來」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