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哥窯「金絲鐵線」九大特點,或許你該重新認識您收藏的汝窯

哥窯「金絲鐵線」九大特點,或許你該重新認識您收藏的汝窯

哥窯屬中國宋代名揚四海的五大名窯之一,其中的哥窯更是以其獨特的「金絲鐵線」而著稱。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關於金絲鐵線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著色說。第一次剛出窯時用色調深一些的著色劑著色,過一段時間,待小紋片大部分出現後再用色調淺一些的著色劑著色。1993年故宮博物院陶瓷組專家王健華在《古瓷辯賞》「宋哥窯魚耳爐與明仿品"中介紹「……哥窯和官窯的開片紋是不同的,「金絲鐵線」是哥窯最著名的特徵,是哥窯首創的紋路技術。在器物出窯後尚未完全冷卻之前,置入摻有紫金土的漿水中,深層的紋路滲進紫褐色的漿水而成為鐵線紋;淺層的紋路滲入少量漿汁而成為金絲紋。

二氧化說。故宮南三所蔡毅在《中國陶瓷器真偽識別》的專著中介紹:「官窯、哥窯、汝窯器物、在其青翠的釉面上,往往布滿密集的片紋,這些細密的開片紋,雖然是窯工在燒窯時的不成功之作,但經過人們巧妙裝飾和後人的推崇,卻成為舉世無雙的裝飾紋樣。由於開片大小不同,深淺層次不同,有胎體露出部位因氧化受污染程度不盡相同,所以大開片呈深灰色似鐵,故稱鐵線;小開片呈黃褐色似金,則稱金絲。

以上兩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也讓人質疑。因為找不到哥窯窯址,這些都是人們憑著器物作出的主觀猜想,可聽之不可全信之。

由於哥釉瓷細緻、精美,以後各代對它都有仿造。早在元末就有仿哥窯瓷器出現,而明清兩朝,一直有仿哥窯的瓷器出現,特別是到了清代,還出現了一個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後期,哥釉明顯的不如清前期,顏色越來越深,開片越來越細碎,釉面甚至出現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質也變得疏鬆。目前仿品哥窯價格水漲船高,其中的精品也深受收藏者喜愛。2006年11月6日,倫敦蘇富比也舉辦了「中國瓷器及藝術品」的專場拍賣,一件清雍正「仿哥窯八卦紋龍耳寶月瓶」就以23.2萬英鎊成交。

鑒定哥窯瓷器除了「金絲鐵線」和「紫口鐵足」,器表釉層泛酥油光之外,還有就是哥窯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稱道,但又極易被人忽視的特徵——攢珠聚球。「攢珠」指的是哥窯器中之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實際上真正哥窯的釉內氣泡不僅僅只是「攢珠」,還顯現出一種比「攢珠」稍大一點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說哥窯有大小不同的兩種氣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間雜錯落,而是較為整齊地排列在一起。聚球氣泡比攢珠氣泡數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像一個很厚的環。「攢珠聚球」是當之無愧的劃分真假哥窯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

以上是網友所傳哥窯釉下汽泡圖片——「攢珠聚球」

下面是一隻哥窯乳釘三足洗。該洗土黃色,高7cm,口徑11cm,釉層較厚,泛酥油光澤,口沿下1cm處分布8個乳釘。底有三足,及五個黑色支釘斷痕。釉下金絲鐵線分布自然。放大鏡下可見開裂紋內有黑色和黃色槳汁,肉眼即金絲鐵線。釉下大小汽泡排列,但大多已破裂。與傳世哥窯最大的不同是聲音似乎與破碎的噗噗聲略有差別。

「金絲鐵線」九大特性的章生一哥窯實物岀現後,有人說沒有宋哥窯,有人說它是臆造,有人說它是贗品,有人說它是一眼假,有人說它是現仿品,有人說它不對。說這些話的人群中包括陶瓷專家、著名收藏家、普通收藏家、藏者、學者、鑒定師、媒體工作者。真理掌握在14億人分之一的筆者手裡,將瓷聖章生一燒制的「金絲鐵線」九大特性揭示岀來還宋哥窯的本來面目。

1.「金絲鐵線」的窯變性。宋哥窯的「金絲鐵線」是色元素在釉中窯變天然形成的「金絲鐵線」。它的窯變性與鈞窯相同,不同的是一個窯變成線狀另一個窯變成塊狀。窯變的「金絲鐵線」與仼何開片紋瓷器的「金絲鐵線」有本質區別。

2.「金絲鐵線」的規律性。「金絲鐵線」在窯變中的線條不是亂的「金絲」和「鐵線」,「金絲」始終在幾何形的「鐵線」包圍之中,不管幾何形的「鐵線」有大小不同它始終將「金絲」包圍著,「金絲」岀不了「鐵線」的包圍。

3.「金絲鐵線」的層次性。宋哥窯的整個釉面擺放著「金絲鐵線」在人們眼裡很清晰看岀釉色、鐵線、金絲三個層次。

4.「金絲鐵線」的延伸性。延伸性有個含意:色元素在釉中窯變延伸性呈線狀(不會呈塊狀);「鐵線」色漿可延伸到露胎的圈足上。

5.「金絲鐵線」的擴展性。宋哥窯釉中的「金絲」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它呈網狀線互相之間又連接,用高倍鏡觀察「鐵線」和「金絲」單線的兩側象細絨絨的線條。

6.「金絲鐵線」的明顯性。宋哥窯釉面擺放的「鐵線」和「金絲」非常明顯,「鐵線」就是「鐵線」,「金絲」就是「金絲」,不可能見不到「金絲」的現象。

7.「金絲鐵線」的圖案性。宋哥窯的「金絲鐵線」被明代天啟朝的泰學者稱:「狀蝴蝶、禽魚、麟豹」。其實它的「鐵線」、「金絲」、釉色都可以組合你認為似什麼圖案它就是什麼無窮的圖案。

8.「金絲鐵線」的色變性。它是窯變之線,呈紅、紫紅、黃、黑、青、褐紅等色。

9.「金絲鐵線」的比例性。「金絲」占宋哥窯整個釉面積的95%,「鐵線」佔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收藏愛好 的精彩文章:

石灣窯——「佛山製造」以何「征服」宮廷?
收藏古玉的「苦」與「樂」,只有行家能體會

TAG:古玩收藏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