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非洲一年30萬的國際學校,開學這兩周都在幹什麼?|葉果麻麻

非洲一年30萬的國際學校,開學這兩周都在幹什麼?|葉果麻麻

原標題:非洲一年30萬的國際學校,開學這兩周都在幹什麼?|葉果麻麻



文|葉果麻麻 圖|葉果麻麻、pixabay


編輯|齊琰


選來選去,我還是給我家老大選了一所肯亞最貴的國際學校。

美式教育,一年三十萬左右,硬體軟體堪稱完美了,有點像城鄉結合部的世外桃源。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樣一所「貴」校,若用「學校辦學理念與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等等這樣官方的話語回復,我都有點看不起自己了。我選擇它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真貴! 畢竟,我的酸葡萄心理讓我始終覺得,因外派三年而使女兒錯過了北京西城區的重點小學,有些不甘心。


我是一個堅決支持公立教育,但是卻身在國際教育圈多年的媽媽。之前是北京國際學校的老師,現在是內羅畢國際學校的家長。



非洲掠影


來到肯亞的第三個月,我漸漸把在國內生活的緊張感和壓力拋出腦後,就連每周去健身房的目的,都不再是為了體重秤上的數字變化,而變成了享受純粹流汗的樂趣。


乾淨的空氣、溫暖的日光、說不出名的花草、原始狀態下生存的動物,在這樣原生態的環境下,身心自然無害了,連頭痛的次數都在減少。我甚至開始學斯瓦希里語,日子過得愉快而又有收穫。


我的女兒們也開始在非洲大陸上,真正開始了解「真實的大自然」。


她們去了埃爾門泰塔湖去看幾十萬隻火烈鳥棲息之地:


也去了聞名遐邇的動物大遷徙之地——馬塞馬拉,感受原始野性的非洲草原,看到奔跑的瞪羚、河馬互博、豹子狩獵、非洲貓鼬......






葉果麻麻拍攝於非洲馬賽馬拉


還觀摩了非洲原始部落馬賽族的村莊,去體驗鑽木取火的古老文明:




她們對蜂巢開始好奇,對蛇怎麼吃東西產生疑問,並開始區分各種鳥類,以致於她們讀書的興趣轉到了科普類繪本,而這些都來自於她們自己對自然的體會,而非刻意的教化。

雖然女兒們的皮膚日漸黝黑,每天沾惹一身洗不幹凈的泥土,在溫度20度左右的天氣,依舊在學校的室外游泳池上游泳課,但我終於在她們身上看到了「童年本該有的樣子」,並深感欣慰。



國際學校開學了,我卻變更忙了


就在過去的一周,在肯亞為女兒所申請的國際學校終於開學了,排名前列的International School of Kenya,簡稱ISK,這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去向名錄,不乏如雷貫耳的世界名校,哈佛耶魯牛津等等。



就是這樣一所一年三十萬人民幣,價格昂貴的國際學校,我原本以為我可以放手不管而專心做自己了!然而,我卻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繁忙。


每次打開郵箱,看到的都是學校發來的溝通郵件;家長手冊48頁PDF,全英文,what?今天去參加新生家長會、明天又是咖啡茶話會、後天還要跟幾個家長們去wonder walk,更有各種家長志願者招募,讓我覺得不去幫忙好像有點兒不合適......


整個學校的氛圍,都在強迫著我用蹩腳的英文,去突破社交的心理屏障。


英文不靈,人不熟,是女兒上學還是我上學?


如果在國內,我想我的忙碌僅僅會在「家長微信群」和「完成作業」上吧。

這所國際學校,沒有家長「微信群」,更沒有老師實時播報孩子的學習情況,倒是家長們在一起見面聊天的機會多了很多。


這麼貴的學校卻不使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是為了尊重隱私,老師沒有什麼「微信群」公開關於某一個學生的信息。避免家長相互比較,影響孩子自身發展規律,尊重孩子個體的發展節奏。沒有了微信群,不用在群里看別人家孩子都如何學霸了,倒也落得清靜。想來,養孩子本來也就是自己的事。


雖然花了這麼多錢,但是投入的精力和花費的時間,只多不少。然而,「花了這麼多錢,一切不都應該學校管嗎?」、「我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摻乎學校的活動?」就是有了這些聲音,有些國內的國際雙語學校,為了迎合家長們「甩手掌柜」的心理,反而放棄了國際教育中「家庭社區」這一核心,著實可惜。



愛社交的國際學校家長們


我真心覺得相比於中國人,西方人真的是超愛社交。


第一次學校新生見面大會上,校長沒有做太多個人演講,一上台就問了兩個問題:


1、請跟你身邊的爸爸媽媽介紹一下自己和家人


2、請問問你身邊的爸爸媽媽為什麼選擇ISK


這所學校,以平均每周兩次的活動和見面頻率,迅速建立起每一個ISK家庭之間的連接。

除去開學常規的開放日、歡迎野餐會、家長老師見面日等常規學校項目以外,還有以家長委員會(簡稱PTO)組織的社區活動,比如咖啡餐會,蔬菜市場,義賣活動,山林走步遐想等等。這所學校,試圖通過各種社交活動增加家庭間相互接觸的機會。


就在這樣的接觸中,家長潛移默化地對自己是ISK家長這一身份產生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美劇《摩登家庭》中很多情節都是發生在家長和學校之間的,奔走於學校和家庭之間的父母們,是學校社區的常客。奉獻周末在學校體育場上、奉獻食物在學校活動中、奉獻自己在家長志願活動中的媽媽們,不是少數。


在ISK這所國際學校,家長有各種各樣的志願服務機會。


一旦作為家長來到這裡,學校就會鼓勵你加入家長教師組織Parent Teacher Organization(簡稱PTO)。PTO的存在,是通過提供額外的社交、交流、學習和發展機會,將家長與老師聚集在一起,以補充正規的學校活動。通常,PTO會豐富學校的經歷,讓家長支持孩子的教育,並與學校以外的團體建立關係。


PTO在全年有不少機會參與全校性的活動,包括:

歡迎新生家庭的茶和咖啡餐會


每月公開會議和咖啡早餐會


年度籌款晚會

藝術之友展


國際日——品味國家


員工欣賞午餐


巴士之旅


農貿市場

還有一些有特色的志願領域,比如:藝術之友(fota),就是由家長們與肯亞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建立了牢固的聯繫,邀請藝術家、音樂家和表演者到學校參加定期的工作坊和表演。據說PTO在一年一度的藝術展覽上,展出了100名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其收益直接使藝術家受益。


還比如,服務學習的家長顧問,鼓勵有教育特長或熱情的家長服務到孩子的學習中。



在這些聚會上,PTO一般會確定某一個主題,再邀請校內或者校外的嘉賓,討論主題,當然更少不了家長們的參與。家長們的討論也要圍繞主題進行,而不單單是「你家孩子幾年級」、「來肯亞多久了」、「住在哪兒啊」這種淺層的溝通。


比如,新生家長的早餐會,就是以討論學校教育理念為主。這些主題引導著家長們深層次地溝通和交流,也幫助家長們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得家庭教育更好地服務於孩子的教育成長。


這麼貴的學校,當然是有福利的


ISK這所國際學校,硬體很硬,並且校區對家長完全開放。也就是說,家長憑藉家長證,可以自由使用學校的游泳池,健身館,體育館,圖書館,餐廳。可以借書,可以游泳,可以打網球,都是免費的。


當然,對於我這樣一個全職媽媽來說,最大的福利是精神福利,找到讓自己忙碌並提升自我價值的事情去做,讓自己的世界變大。


一個印度媽媽跟我說,她跟老公一直駐外,倫敦三年,法國三年,內羅畢又三年,三個女兒的「根」跟她和老公的「根」不一樣了,她看到孩子們回到印度對這件事不懂對那件事不理解,她憂慮過,又釋然過。


一個法國媽媽跟我說,她老公是南非人,她是法國人,住在肯亞多年,一雙兒女是哪裡人,她也說不清了。


一個美國媽媽跟我說,對孩子要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就是先產生情感鏈接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但確實對每個家長來說都很難,我從來都是直接correction.......


原來,天下的媽媽都差不多吧。


不同的民族,相同的思考,這些思想火花的碰撞,就是身為一個國際學校家長最大的福利。


最後,對比一下我們的教育中家長的角色和國際學校中家長的角色:

我們的家長服務於自己的孩子和本班,國際學校的家長還服務於整個校園;


我們的家長服務於學業和作業,國際學校的家長還服務於課外活動;


我們的家長是被動參與到學校會議中,國際學校的家長是主動參與到學校建設中;


我們的家長與老師之間是既尊重又害怕的關係,國際學校的家長和老師是一種近乎朋友的平等關係。


我們的家長之間除了孩子的教育很少有共同話題,國際學校的家長之間的話題則更為多元。


雖然之前在國內的國際學校任職過,但關於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卻沒有現在認識的這樣透徹。以後我也會以一個家長的身份,更為細緻地去體驗這種不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賽一家子 的精彩文章:

別笑土耳其競答選手,你也未必知道長城在哪國|黃益
留學美國,海歸中國,再回矽谷,尋找最適合的教育|競波

TAG:林賽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