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京鍇:麥凱恩,新世紀以來美國最偉大的參議員
人們常說,老兵不死,只是漸凋零。對越戰老兵麥凱恩來說,這句話似乎反過來更合適。8月24日,這位與腦癌抗爭了一年半的亞利桑那州資深參議員宣布由於病情不斷惡化,他決定放棄治療。消息傳出,震動全美,僅僅一天之後,麥凱恩就與世長辭,走完了82年的顛簸歷程。
這位堪稱
新世紀以來美國最偉大的參議員
,即使在得知自己患上最為惡性的一種腦瘤後,仍舊沒有計劃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從政治舞台退場:他從容地設計自己的葬禮的嘉賓致辭名單(總統特朗普並不在其中),在推特上不時抨擊政府外交政策的荒腔走板,行文國防部要求檢討軍費開支的浪費。就在他去世前兩周,由他親自推動的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正式成立,國會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將法案命名為麥凱恩國防授權法。「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這句話用來形容麥凱恩頗為貼切。煙火雖死,但仍然要發出自己的光和熱,不會漸漸凋零。
放眼今日美國政壇,
單是32年的參議員任期再加上歷任參議院商務、軍事兩個委員會的主席資歷,論位高權重,能超越麥凱恩的人屈指可數。
更不用說他曾在2008年代表共和党參加總統大選,對壘年輕氣盛、風頭無兩的奧巴馬。早在2000年,麥凱恩就曾投身共和黨的總統初選並一度領先,最後被小布希的支持者散布莫須有的私生子醜聞而落敗。好在8年後終於捲土重來,可惜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2000年的小布希憑著最高法院的爭議判決,以微弱的優勢戰勝戈爾入主白宮,並住滿8年。等到麥凱恩終於挂帥出征,準備接班小布希,卻遇上美國在伊拉克深陷戰爭泥淖,國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大衰退的雙重打擊,最後慘敗給奧巴馬,可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當然說麥凱恩是偉大的參議員,並不在於他在政壇取得多高的地位,而是在於
他偉大的政治家品格
。他的一生既能堅守原則,不被黨派身份綁架自己的政治立場,也能在政治大潮來臨之時深諳逆取不如順守的道理,預流而動,保全自己的政治生涯並徐圖後計。
麥凱恩不是聖人,也不是完人,他脾氣出名的暴躁、易怒,經常向下屬和對手大發雷霆。他拋下在最困難時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髮妻,迎娶新嫁娘,並憑藉岳家財富躋身政壇。他曾身涉政治資金醜聞,受到國會調查。但麥凱恩和一般政客不同的,是他從不避諱、甚至大肆宣揚自己的這些缺陷和過失,並在政治生涯中用自己的行動去彌補、匡正這些缺憾,惟其如是,他不僅具備政治家的偉大品格,更展現出高尚的人格。
1980年,44歲的麥凱恩迎娶25歲的新娘
麥凱恩出身軍事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美國海軍上將,甚至美軍現役的一艘驅逐艦都還以他的家族命名。
越戰來臨之時,麥凱恩沒有像柯林頓、小布希、特朗普這三位總統一樣設法逃避,而是投身中南半島戰場,直到駕駛軍機在河內上空被擊落。作為越戰中最著名的美軍戰俘之一,麥凱恩被嚴刑拷打,雙臂落下終身殘疾,不能高舉。他隨後被送往戰俘營,被逼認罪,還在鏡頭裡被迫感謝越南黨和政府對他的「細心照料」。這段經歷極大地影響了麥凱恩的政治生涯,對外交、國防和戰俘待遇的關注,成為他國會近四十年工作的重心,也為他成為共和黨外交政策巨擘奠定了基礎。
麥凱恩被俘後的照片
麥凱恩外交國防理念的最大特點就是其鮮明的鷹派色彩
。特別是在新世紀以來的近二十年,麥凱恩幾乎始終如一地鼓吹增強美國軍事實力,加強對美國存在地緣政治利益的地區的軍事干預。當2003年布希政府決定入侵伊拉克時,麥凱恩擊節讚賞,到2006年,美國民眾對人財兩傷、遲遲不能結束的伊戰失去信心時,麥凱恩沒有像許多共和黨人一樣緘默不語,而是力陳美國不僅不能撤兵,還要增兵。因為無論當初開戰是否正確,戰局已開就不可半途而廢,只有增兵才能穩定伊拉克的混亂局勢,撤軍只會讓伊拉克陷入權力真空。
2008年的大選,主張增兵的麥凱恩被承諾按計劃撤軍的奧巴馬打的落花流水。可等到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瘋狂成長,貽害中東之時,奧巴馬也不得不在2014年被迫宣布重新向伊拉克增派兵力。伊拉克之外,對於敘利亞、朝鮮、伊朗、俄羅斯等和美國核心利益存在衝突的國家,麥凱恩也無一例外地鼓吹麥氏三板斧:制裁—顛覆—入侵。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被問到應當如何應對伊朗核威脅時,麥凱恩更不無戲謔地用歌曲回應:「炸、炸、炸!」。
其實麥凱恩的鷹派外交思想並不是與生俱來
。80年代甫登政壇的他初曝大名,就是因為力主美軍從黎巴嫩撤軍,理由是美軍在當地的任務近乎維和,並不涉及核心國家利益,只會出力不討好。90年代柯林頓向索馬利亞派兵時,麥凱恩也曾反對。但從90年代末開始,國際權力格局從冷戰剛結束時的地區權力真空轉向圍繞美國單極主導權展開的鬥爭,地區衝突的特點也從局部利益衝突轉向帶有威權與反威權、親美與反美色彩的衝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麥凱恩理想主義一面的外交思維開始佔據上風,使他成為美國積極干預的外交軍事政策的頭號代言人。
當然,麥凱恩不是老謀深算、懂得合縱連橫,隨時可以和敵國結成聯盟的基辛格,也不是心血來潮、居無恆心,為了鎂光燈可以和敵人舉辦高峰會談的特朗普。他有著新保守主義的對民主價值充滿美好理想的一面,確實真誠地相信只要打倒專制政權,善治的民主社會就會自然到來。
但和新保守主義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可以犧牲一切原則不同,麥凱恩的理想主義更勝一籌,當美軍在伊拉克傳出虐囚醜聞時,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當美軍在關塔那摩基地無限期關押恐怖主義嫌犯時,又是麥凱恩在國會致力推動立法,要求賦予嫌犯尋求正當司法程序救濟的權利。
他對人權、自由、民主的信念真摯到近乎固執,浪漫到近乎天真
。他對俄羅斯主張進行強硬制裁和封鎖的立場在奧巴馬任內未獲全面採納,等到共和黨的特朗普上台完全轉向親俄,更是無從實現。但隨著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在中東、歐洲和美國形成對抗局面的情勢愈發明朗,美國人不得不懷念麥凱恩擇善固執的先見之明。
若說外交國防事務上的麥凱恩還頗有爭議,那他在內政領域的成績則近乎無可指摘。
80年代末剛當選參議員的麥凱恩曾經捲入著名的「基廷五人眾」一案,涉嫌利用參議員的影響力,為自己的政治捐款金主向聯邦政府施壓。雖然最後的調查認定麥凱恩並沒有干預政府行政,但卻引發了麥凱恩自己的深深省思。
為了限制金錢在政治中的影響力,他歷時七年,攜手民主黨的范因戈爾德參議員,推出了2002年競選資金改革法案,限制候選人以支持團體的名義募集和動用無上限的經費。法案成立後,遭到了共和黨的激烈反對,後來成為共和党參院領袖的麥康奈爾領銜上訴到最高法院,要求宣布法案違憲未果。但當共和黨通過法官提名增強對最高法院的控制後,麥凱恩的改革法案最終還是在2010年被判違憲。
競選資金改革案透露出的,不僅是麥凱恩不畏利益團體,堅持改革的決心,更是他敢於衝破政黨藩籬的務實溫和理念。一同推動競選資金的范因戈爾德和麥凱恩並非同黨,政治理念南轅北轍,卻能夠因對金錢在政治中不良影響的關切而成為好友。康涅狄格州參議員利伯曼是民主黨2000年大選的副總統提名人,卻視麥凱恩為政壇的莫逆之交,甚至成為麥凱恩2008年競選時考慮的副手人選。
在過去十數年引爆美國政壇的焦點爭議中,舉凡移民改革、法官提名、槍支管制,都可以看到麥凱恩牽頭謀求兩黨溫和派達成共識,甚至不惜與共和黨多數議員分道揚鑣的事迹。
2008年總統大選敗選後,麥凱恩迎來了政治生涯最嚴峻也是最閃亮的時代。2010年的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基層群眾對奧巴馬執政怒火衝天,不僅要打倒民主黨,更要整肅共和黨內不積極對抗民主黨的溫和派。
不少政治立場不夠激進的現任議員在初選中紛紛落馬,麥凱恩即使兩年前才代表党參加總統大選,但一樣成為高危人士。在激進的茶黨看來,正是因為麥凱恩的溫和、務實立場,才使得共和黨的核心保守理念不能夠得到發揚。
例如當一位支持者在競選時發言稱奧巴馬是阿拉伯人因此不能信任時,麥凱恩居然當眾糾正她,稱奧巴馬是值得尊敬的愛國者,這和後來共和黨對奧巴馬群起攻之,目其為肯亞出生的穆斯林共產黨員有著何其大的差距!
麥凱恩是戰士,但不是烈士
。在越南被俘時,他沒有選擇引刀成一快,而是咬牙活了下來,回到美國繼續奉獻國家,哪怕後來招致特朗普譏諷稱被俘的算不上英雄。在政治大潮來襲的時候,他同樣沒有像某些同事一樣以落選為代價選擇正面迎戰,而是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政治姿態。他一邊請出被自己一手提拔為競選副手,當時已成為茶黨寵兒的佩林為自己助選;一邊接受採訪,稱自己從來不是「刺頭」——一個他曾經引以為豪、彰顯個人獨立思考的標籤。最終麥凱恩成功過關,贏得了六年任期。獲得連任的他繼續我行我素,仍舊在自己認為有必要的議題上尋求和民主黨合作,最終遭致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委員會在2014年通過決議被譴責為背棄黨的路線的「兩面人」。麥凱恩的回應看似不動聲色,但卻在隨後的黨選中扶持自己的支持者當選黨代表,保住了2016年的參議員初選和大選勝利。
該彎腰時彎腰,該昂首時昂首,麥凱恩的能屈最終換來了他政治生涯尾聲的高潮:2017年共和黨成功控制了國會兩院和白宮,並著手廢除引發巨大爭議的奧巴馬醫改法案。當共和黨未能就數個取代奧巴馬醫改的醫保方案達成共識時,國會領袖決定不管有沒有替代方案,先廢除再說。
麥凱恩擔心在沒有準備好替代方案時貿然廢除,會引起醫療體系的真空和巨大混亂,因此和其他兩名共和党參議員一同倒戈,決定投反對票。此時已經接受過一期腦癌化療的麥凱恩帶著眉骨上的手術傷痕走進參院會場,稍作停頓後堅決地手勢朝下投出最關鍵一票,以51:49保住了奧巴馬醫改的生命。奧巴馬政治生涯的最大遺產,竟要由他總統大選曾擊敗的對手來保全,恐怕是誰都不曾想到的戲劇化一幕,也讓
麥凱恩瞬間成為了左派眼中的「聖人」、右派眼中的「惡魔」。
煙花總是寂寞的,麥凱恩的政治生涯走的是一條比煙花更寂寞的路線。
民主黨人尊重他,大多是在麥凱恩輸掉選舉的時候
,因為當麥凱恩敗選,民主黨就會獲勝,而這時的麥凱恩不僅會最有風度地坦誠落敗,還不會因為私人嫌隙就從此不分是非地阻撓民主黨的所有政策。共和黨人尊重他,大多是在麥凱恩輸掉法案投票的時候
,因為當麥凱恩的政策主張被民主黨否定,他真誠的憤怒就是共和黨抨擊民主黨的最好彈藥。他的內政改革方案大多被共和黨的本黨同志阻撓而無法實現,他的外交理念大多被民主黨政府和特朗普束之高閣而流於空響。但麥凱恩就是麥凱恩,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他發光,雖然這光有時刺眼,有時傷神,但總能在被謊言和犬儒籠罩的黑暗政壇提供指路的方向;他發熱,雖然有時燙人,有時灼身,但總能在被對立和仇恨充盈的冷漠世間溫暖人心。
他因缺憾而真實,因弱點而偉大,因失敗而成功,因離世而不朽!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白朵 | 中產們的恐慌,離農民的生活還好遠
※只有在這裡,互懟的兩條留言會同時獲獎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