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助手之爭,智能音箱能否挑戰Siri?
經過一年的等待,亞馬遜和微軟終於在前不久完成了Alexa與Cortana的整合,這也意味著我們即將生活在一個多助理的世界中。所謂多助理世界,實際上更多的是微軟、亞馬遜以及想要進入AI虛擬助理領域的初創公司的一種想法,對於不需要拓展業務的谷歌和蘋果而言,則不然,因為他們已經在智能手機領域佔據了壟斷地位。
不可否認,智能音箱的增長速度很快,但智能手機仍是用戶與虛擬助理進行交流最多的設備,也就是說,蘋果和谷歌可以選擇將多模式體驗與iOS或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聯繫起來。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微軟或亞馬遜沒有這樣的機會。
事實上,智能音箱就代表了一個破壞智能手機的主導地位,並大規模改變用戶行為的機會。
不難想像,在未來的世界裡,Alexa意味著與計算機對話,Echo等同於智能音箱——就如同舒潔(Kleenex)代表著面巾紙,谷歌象徵著在線搜索一樣。簡單說,這些都是一些「通用商標」或者叫「專有名稱」。
近年來,由於亞馬遜開創性的智能音箱取得的早期成功以及虛擬助理的強大功能,讓我們生活在了一個這樣的世界:智能音箱在全球範圍內發展併流行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智能音箱市場份額的逐季爭奪戰便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其改變用戶行為的長期鬥爭才剛剛開始。
智能音箱五花八門,亞馬遜先發優勢正在消失
毫無疑問,智能揚聲器正在迅速普及,或者說正逐漸發展為一種全球現象。幾家市場研究公司的最新數據均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Canalys估計,在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場同比增長187%,僅最近一個季度的出貨量就達到了1680萬台。
當然,這場競賽已不單單是美國、英國或歐洲之間的比拼了,中國也成為了該領域的一個熱門市場,包括阿里、百度、小米等在內的科技巨頭也在不斷推出相關產品,佔據市場份額。但關於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市場觀察者之間存在一些爭議,不過有一點清晰可見,那就是亞馬遜的先發優勢並不能持續到最後。
Canalys最近聲稱,在第二季度,Google Home在出貨量擊敗了亞馬遜Echo,導致後者的佔比從32.3%降至24.5%。而Futuresource的研究主管西蒙·布萊恩特(Simon Bryant)表示,在全球範圍內,「第二季度亞馬遜幾乎佔市場的一半,谷歌佔四分之一,其餘的則由中國玩家與蘋果共享」。同時,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和谷歌在第二季度的佔比分別為41%和27.6%,此前,亞馬遜佔比高達76%。
雖然關於第一的位置有爭議,但三家機構都同意谷歌正在迎頭追趕,亞馬遜的先發優勢正在消失。部分原因可能在於就某些指標而言,谷歌的Assistant要比Alexa「更加智能」。但分析師表示谷歌成功的秘訣其實是在其他地方。
高額預算的媒體營銷戰、積極推動與零售商和智能家居設備製造商的合作,再加上公司在回答搜索問題的一貫優勢,使得谷歌的產品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更不必說,公司還在數億台Android設備上推廣自家語音助手。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在海外市場上有經驗、合作夥伴以及語言優勢,而亞馬遜在這些方面略遜一籌。
行業第一尚未有定數,但可以確定的是,智能音箱之戰並不是一個行業內的傳聞,這些公司確實是在爭奪到2030年價值最高可達230億美元的銷售份額。但是智能音箱和智能手機一樣,它們不僅僅只關乎硬體,更重要的是支撐這些產品的平台,即語音智能,以及它將如何改變用戶的行為。
智能音箱的「捆綁模式」與市場機會
對於智能音箱的發展,有分析師曾預測,最終大多數美國家庭都將擁有一台智能音箱。那麼,在我們購買這些設備後,他們會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行為嗎?答案:是。
比如,用戶購買Echo時,需要向亞馬遜支付85美元。但它會鼓動用戶花費120美元購買亞馬遜Prime會員一年,或是再支付80美元來使用Amazon Music Unlimited服務一年的時間。此外,Echo還會讓你很方便地在亞馬遜上購買商品,並且還能很好地適配其他Alexa設備,比如說Fire TV。
或許,Google Home也能與Chromecast、YouTube、Gmail、Google Calendar以及Android設備上的Google Assistant相適配。HomePod也許能加深用戶與Siri、iTunes的聯繫等等。這些都是智能音箱對用戶行為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除跟蹤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外,Futuresource還會對消費者行為進行研究。根據該公司在今年4月份對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的消費者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與近一年前相比,智能音箱排名前二的用途分別是聽音樂(從69%增加到84%)和查看新聞(從54%下降到52%)。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則分別是查詢交通信息以及設置提醒和警報。
但從較低的百分比開始的用途,就不那麼受歡迎嗎?根據Futuresource的最新數據,使用智能音箱控制電器、暖氣,進行在線購物或玩遊戲等行為的比例數據都在下降,甚至佔比不到25%。
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智能音箱對用戶行為的影響,來自美國科技媒體GeekWire的媒體人弗蘭克·卡塔拉諾(Frank Catalano)進行了一次非正式的社交媒體問答,公開詢問用戶使用智能音箱的場景以及它是否對其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影響。在這些答案中,聽音樂,看新聞和天氣等躋身榜首,而被反覆提及的包括警報、記錄待辦事項清單以及控制房屋的燈。
然而,智能音箱改變用戶行為的過程中,也存在一絲焦慮。
比如,購物恐懼浮出水面。有網友回復稱,「一不留神,我們買了電影票,不過亞馬遜承諾退回給我們3.99美元,但這也足夠引起我們的警覺,為了避免出現更多的意外事件,只好把購物選項從設置中刪除。」
隱私問題也同樣如此。有幾個網友表示,在Alexa幾次發出奇怪的聲音後,就開始使用麥克風的靜音功能。有人寫道,「某個晚上,我的Alexa不知道為啥,突然聽它"Name that Tune",這很有趣,但後來就沒這樣了。」
對此,布萊恩特表示,「我認為,假設智能音箱需求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新奇性以及某些花哨功能推動的,時間長了,消費者會感到厭倦。」當這一市場成為主流後,人們對新的消費電子產品的熱情不會很高,所以,所有權的混合,會對最受歡迎的產品造成影響。
與此同時,用戶使用智能音箱的時間越長,就會越使用這個工具。「在我們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一半的人表示智能音箱的使用率有所增加,因為它的幫助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布萊恩特說。不過還是那些「常規日常活動」,比如打開收音機、開始烹飪計時器等都在被不斷重複使用,即使這些用途不代表智能音箱可以做的任務的全部範圍。
不過,智能音箱的新鮮感有一些障礙仍在克服中。Futuresource的研究發現,消費者對他們的家庭助理存在不滿,包括對不同語言和聲音理解不佳、反應準確性較差以及對不同語言和聲音的不了解,反應準確性差以及「指令範圍不夠廣」。但這也意味著智能音箱還有更多潛在的用途和使用場景待開發,甚至在家庭之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聖路易斯大學都把它們作為學生助手安置在宿舍里,而萬豪酒店則將它們放入酒店客房。
布萊恩特補充表示,「我們的消費者研究顯示了智能音箱在老年人市場的價值——讓他們保持聯繫,同時也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實際輔助支持。我們也看到孩子們也在使用智能音箱。」就孩子方面而言,亞馬遜似乎瞄準了這個市場,並開發了針對孩子的Alexa版本。在亞馬遜看來,Alexa並不是要取代父母或者被用於照顧孩子,所以對它來說最重要的是用同理心來對待孩子。
因此,亞馬遜與兒童心理學家合作,讓其語音助手更聰明,以便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能給出更好的答案。舉個例子,當孩子在睡覺或學習的時間與Alexa互動時,Alexa會表示,「對不起,我現在不能玩,請稍後再試。」當孩子問到死亡來臨時會發生什麼時,Alexa會傾向於讓孩子轉向更值得信賴的家長,因此會回答說,「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您對此感到疑惑,請詢問家長、老師或認識並信任的朋友。」......
可以說,智能音箱在隨時改變著用戶的行為方式,且使用範圍正在逐漸擴大。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市場爆發性的增長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後,Futuresource也將市場飽和時間,從2020年之前上調到2021年或2022年。不過,即使最終市場達到飽和也不意味著語音交互會消失,因為遠場麥克風語音控制系統將被應用在更多的設備上,甚至還會有屏幕出現。
【鈦媒體作者:人工智慧觀察;微信號:Aiobservation】
※機器人急於商業化,用戶需求何時爆發仍是未知數
※2018亞運會電競表演賽落幕,中國四場全勝奪得金牌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