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潑墨山水雲林,寄寓人文情懷——速寫畫家胡純斌

潑墨山水雲林,寄寓人文情懷——速寫畫家胡純斌

胡純斌是一位循跡中國傳統文化而磨練自己的年長畫家,數十年間,他自學探索,筆耕不輟,藝術成就斐然。

中國畫歷來重氣韻、重意境、重格調,靠的是胸襟、學問、修養,緊緊圍繞「人與自然」這一精神領域的核心,由繪畫而入哲學,又由哲學而達畫旨。胡純斌的畫作得山水雲林之助,展紙伸筆,水墨潑灑,自然能掇景於煙霞之表,發興於溪山之巔。

胡純斌國畫山水:蜀中勝景黃龍溪

古典山水畫是傳統文化中涵容最寬泛的藝術之一,胡純斌所經眾多,所取精粹,因而他能從真山真水中寫出性靈,不落尋常蹊徑。

胡純斌的畫作以氣取勝,當然與畫家自身的氣盛有關,氣盛則縱橫揮灑無滯礙,從而表現出山水渾然之氣,整個畫面充滿生機。

胡純斌重視畫外功夫,善於從大自然中挖掘美,善於從傳統理論中冶煉美。他認為,用筆作畫的整個過程是心手契合,是筆與情相誘發的過程,故其畫作充滿著大自然與藝術精神、自身情感的交融。

胡純斌國畫山水:雲華山色

胡純斌的畫作傳達著清曠、疏朗、深密、鬱勃、蒼潤等不相雷同的情調。他不但重視線和點的運用,並從中概括出了獨到的見解,歸納為「群落」,「群落」之間要有變化,要有「過渡」,要於「平衡中求不平衡,模糊中求清醒」。

胡純斌的畫作非常重視內在美,他的氣不顯為浮躁、誇張的霸氣,而是一種和諧美。他的山水景物有一種溫和靜雅的氛圍,山水疊嶂,不覺滯重;遙岑荒址,不覺寥簡,煙雲飄渺,虛實均繞筆墨,一洗俗氣佇氣,而別含古雅之趣。

胡純斌國畫山水:秋山老屋

近代大師黃賓虹曾說,山水畫家的創作有四:一是「登山臨水」,二是「登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後行」,對此,胡純斌均有深切體驗。

依國人看來,宇宙是一種沖虛中和的系統,它在物質上的形式是有限的,但在觀念上的功用卻是無窮的。胡純斌正是深悟此理,他才能做到情與景、景與象、隱與秀的交融與統一。

胡純斌國畫山水:壯美川江

也因為畫家具有廣博的文化素養,從而能在高層次上敏銳地捕捉到民族文化的精粹,他的畫作渾茫含蓄、平淡天真,展現了山野自然中蒼茫幽香的意境和詩意。

白居易有詩《清夜琴興》:「清冷由本性,怡淡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本應正始音。」細品胡純斌的畫作,就會沉浸在沙渚溪岸、蒼崖曲徑、叢林村舍等真實山山水水的溫馨之中,畫面表達出畫家自我陶醉於自然、心曠神怡的悠然心緒。

胡純斌國畫山水:古寺松風

胡純斌很重視筆墨的表現力,對前賢的佳作莫不心追手摹,思想冥合。他更具有對自然、對人生、對歷史的深厚感情,和表達這種感情的藝術素養。

評家認為,他的筆用得很「活」,這歸於畫家從自我生命的體驗出發,進而轉為同情他人的生命,調和於人與人的生命,旁通於萬物的生命,最後淡化於大道的生意,終使內在與外在世界合而為一,主觀與客觀在融合中同時得到升華。

有法而化,關鍵在於脫古法而形成自家之法。胡純斌主張用筆服從物象,但不受局部物象的束縛,著眼於總體把握,充分看到事物間的聯繫與滲透。

胡純斌國畫山水:蜀山行

胡純斌主張山水畫用筆的「群體意識」,這才是發前人未發的認識。他十分著意於點線群體間交錯變化於轉換過渡,平衡中的破險造險,模糊變幻中的確定與清晰,逐步形成具有自家特色的筆墨語言。

胡純斌的畫作,不疏忽外在的象而又不過分去追求象,「似是而非」是他理想的藝術面貌。他還從客觀現實、主觀意念及傳統文化積澱來理解藝術形象的創造。

在藝術思想上,胡純斌是既有著中庸色彩又偏於狷的。他在藝術上能拒斥種種偏頗並穩步取得成績,與他這樣的性格特點大有關係,他的成功可以給人們帶來深刻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從《局面》採訪報道周立波事件說說應該怎樣當記者
邱笑秋畫余談藝:「文人畫」水墨至上,「畫家畫」首推重彩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