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孝法師:先要自度,才能更好地度他人

如孝法師:先要自度,才能更好地度他人

如孝法師:先要自度,才能更好地度他人

問:

佛學即教育,是教育人向善和覺醒的。作為一名老師,如何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孩子種下善因?

如孝法師:

體驗生命從斷惡、斷煩惱開始

在佛法中,積極地面對煩惱可細分為三個方面:「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有情。」這也是佛法的綱領。

「利益一切有情」可以理解為生命的分享,「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是自己凈化自己。而自我凈化和分享其實是一回事,佛弟子首先自己要去體驗生命,體驗生命從斷惡、斷煩惱開始。

不拘於形式,盡心最重要

如果我們對生命有深刻的體驗,就不會執著概念。我們可以採用身教,乃至於平常生活中的一個善意和愛心,這都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然後我們把這種加持,再以多種形式傳遞給與自己結緣的人。不要拘泥於形式,如果概念化就容易流於形式。

佛法提倡我們要親自去了解和體驗生命。如果我們對生命是積極的態度,對善一定會有「眾善奉行」的歡喜,和善是很相應的,也就是現在講的「正能量」。當然這個過程不可能做得多麼完善,但就算做得很完善,在傳遞給別人的過程中也會有衰減的。所以我們盡心就好,是善意的就好。

自度,才能更好地度他人

我們首先應該盡心儘力完成本職工作。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能夠帶著平和的心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煩惱,就是學生們的莫大福報。在利益眾生的同時,也是我們修行的過程。自己的修行很重要,對其餘的事隨緣隨份就好。

我們只是別人的一個緣,是次要條件,往往會「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只管做好自己的本份,讓我們的智慧潤物細無聲地在家庭和工作中流露出來。不管從事什麼工作,我們還是先以修行為主,自己先好好修行,不著急影響別人,先要自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百法略說》:如何理解「定」?
止的禪修並不等於念頭的停止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