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攻擊性的孩子,如何合群
01
咬人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當托班的老師第三次慌慌張張打電話給我,說女兒又咬了一個小朋友,而且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我腦子裡頭那根叫理智的弦就斷了。
第一次她咬了一個小男生的鼻子,稍微破了點皮;
第二次咬了另一個小男生的胳膊,隔著衣服留下了牙印子;
這一次,她直接在第三個男孩的臉頰上,咬了一個非常深的傷口,有的地方甚至流血了!
前兩次家長還能勉強接受道歉,打了破傷風,這一次我該怎麼辦?
忘記是怎麼求得對方家長原諒,又忘記了怎麼樣回到家,我開始狠狠打女兒屁股和腿,大聲呵斥她:
「打你疼不疼?」
「咬別人別人也很疼。」
「上次媽媽怎麼和你說的?你怎麼就一點也不聽話!」
說話還不利索的她,邊躲邊縮在牆角嚎啕大哭,卻突然抬起手,狠狠地咬著自己的手背和手肘,力度之大,整個小身子都在都在抖動。
我慌忙掰開她的嘴,又忍不住打了她一巴掌吼:
「你不許傷害自己。」
儘管這事情過去有三年多,但女兒咬著自己的樣子,手背上深深的牙印,我和她激烈的情緒體驗,都時刻在警醒我,這是做了一次怎樣糟糕的家庭教育模板。
02
攻擊別人的孩子,其實更需要愛
美國兒童發展研究會會長,發展心理學專家貝里·布雷澤爾頓教授(簡稱布教授),在《應對孩子的憤怒與攻擊》一書里,專為孩子咬人這件事,做了長篇幅的詳細心理解析,並指出幾個關鍵的點。
「咬人者」「被咬者」的父母,都一樣不好過;
咬人行為讓人感覺是種野蠻而低級的動物攻擊方式;
咬人是種溝通方式,咬人和被咬的孩子都需要被安撫;
剛融入集體的孩子是攻擊行為的高發期;
父母需要跳出自身童年陰影才能更好幫助孩子。
簡單概括就是:
無論孩子的行為表達恰當與否,都是與外界的一種溝通方式。
但作為父母,會因為孩子這種攻擊性受焦慮和困惑折磨,過度反應,用錯誤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
對於剛入托不久,飽受分離焦慮的女兒,已經完全被嚇壞了,小朋友害怕的眼神,大人對她的批評,還有我對她的打罵,都讓她無力反抗,最後只有對自己狠狠咬了下去。
在脆弱需要幫助的孩子,卻更多被以暴制暴,很可能變本加厲地去攻擊小朋友,直到被周圍一致貼上脾氣不好、需要遠離的標籤。
布教授心疼地說:
成年人的過度反應會使孩子承受誤解和拒絕,如果周圍的人都對他沒有信心,他又如何能夠尋找更好的溝通方式呢?
03
爸媽們,別害怕孩子的憤怒和攻擊性
當我嘗試用這個概念去做口頭調查的時候,大多數的爸媽都會擺擺手:「那可不行」「孩子乖乖的最省心」「不要惹事」等等。
爸媽們焦慮的原因,除了大文化背景倡導人與人之間應該謙遜禮讓,友愛和諧之外,
攻擊的行為一旦發生,代表著就會有受傷的一方。
而且失控的攻擊行為,會傷害和破壞良好的關係,畢竟孩子將來不是活在真空里,要融入集體,就得收起揮舞的爪子。
所以,
對於憤怒和攻擊性,我們一直是抱著避諱和貶損的態度。
對此,布教授明確
這些憤怒和攻擊性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宣告自己的獨立,尋找自己的定位。
「這孩子特別難帶!」
不管是哭鬧、發脾氣、不睡覺、啃咬媽媽、抓人、揪頭髮……這些讓我們熟悉又心煩的折騰套路,都是嬰兒的憤怒和攻擊行為,目的是
為了確定媽媽是否包容和接納自己。
如果爸媽們無條件包容這種攻擊行為,以充滿愛意的照料回應,孩子就會感到放心,攻擊行為就逐漸減少,並不存在大多數人擔心所謂的「慣壞了孩子」。
反之,如果照料孩子的人,對這些攻擊行為不耐煩甚至憤怒,孩子就會調整行為策略,比如攻擊性不對外的情況下,更容易轉成對自己的傷害。
那些把自己手指甲都啃禿,甚至啃出血的孩子們,那些頻繁咳嗽發燒生病的孩子們,那些莫名其妙就攻擊別人的孩子們,甚至撒謊,拖延等,
絕大多數潛藏著沒有被接納的傷。
04
平衡攻擊性,是一生的功課
也許有人會擔心,接納憤怒和攻擊性,孩子變成野蠻人怎麼辦?不受管束怎麼辦?養成了滋事鬥毆的性格怎麼辦?
其實,
父母幫助孩子學習處理憤怒的情感,把攻擊性的訴求轉化為建設性的行動,這些都是孩子持續一生的功課。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中,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就是學習如何在攻擊性過強和攻擊性太弱之間取得平衡。
你還記得去年的《爸爸去哪裡5》重度圈粉的陳小春父子嗎?
當暴脾氣的陳小春黑著臉,不斷催促Jasper走快點的時候,他既沒有鬧脾氣,或者聽話加快速度,而是淡定拿起喇叭對喊話:
「what"s wrong with u?Can u stop angry now?」
這種看起來平和,實際上是對抗攻擊的姿態,立馬就讓陳小春醒悟自己的問題,晚上還誠懇地和兒子道歉,就是種
優秀的表達攻擊性方式。
憤怒與攻擊性,作為一種與生俱來的內驅力,不存在對錯,需要我們理解,幫助孩子控制、調整、疏導和管理這種力量,而不是一味的壓制它。
情緒,本來就沒有好壞之分
,孩子情緒的表達方式,從新生兒時到孩子能清晰說話前,爸媽可以試著了解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識別情緒,鼓勵講出自己的意願。
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愛和安全的。
在安全感的前提下,設定清晰的規則
「不許打人」「不能咬人」,「我知道你很生氣,但再怎麼生氣,都不能傷害別人」
,邊界就是不允許任何人被傷害,再教孩子尋求正確的表達方式。
養育孩子,一直都是任重且道遠,需要智慧和方法,也需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我們會因為理解孩子而感到愛和柔軟,而這份愛,就是我們減少留下遺憾的的力量。
…
作者 | 蔡尖尖,專欄作者,心理專欄寫手,多家平台簽約作者,寫深度的心理解析,做最溫暖的情感老樹洞,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微信公眾號:蔡尖尖(caijianjian18)
※婚姻的本質,是一場「秀」
※好吃不胖的桂花月餅,錯過今天,再等一年!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