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這三個字,是孩子拖沓的根源
作者:朱香記(爸媽精讀主筆)
等一等,讓孩子感覺被忽視
在小區樓下陪女兒,零零散散的有幾個孩子在玩,幾個大人坐在附近。
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在開心地跑來跑去,他好像是在花叢里發現了什麼好奇的事情,歡快地朝媽媽跑去:「媽媽,快來看。」
她的媽媽正和人聊天,看都沒看孩子,隨口說了一句:「等一等。」
孩子只好又回去花叢邊,等了一會兒,見媽媽還是沒過來,他又跑向媽媽,拉拉媽媽的衣服:「媽媽,快跟我去看一看。」
媽媽轉過來看了他一眼,還是說:「等一等。」
孩子只好失望地又走開了。
男孩兒自己在花叢中又研究了一會兒,似乎還是想弄清楚什麼問題,第三次跑向媽媽:「媽媽,你就跟我去看看嘛。」
媽媽轉過身,竟然凶起了孩子:「叫你等一等,沒看見媽媽在說話嗎?」
小男孩一下子哭起來:「我都等了好一會了,我都叫了你三回了。」
這下媽媽終於停下了和旁人的聊天:「你這孩子怎麼事那麼多,走走走,看什麼?」
孩子看來是真的傷心透了,說:「你根本就不是陪我玩兒的。」
說完就哭著跑了,媽媽只好追著孩子回家。
看到這一幕,真的很心疼孩子一直被無視。
那一句等一等一次又一次打碎了他的希望,他滿心歡喜地想與媽媽分享,卻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
最終失望離開。
如果孩子一直被用等一等搪塞,那麼媽媽等來就是孩子的失望。
讓孩子一再地等一等,似是回應了孩子,其實卻是敷衍。
當孩子呼喚爸爸媽媽時,滿腔欣喜地渴望得到回應,但只是得到敷衍甚至不耐煩的回應,就會失望,會有挫敗感。
一再地被敷衍,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是不重要的、不被愛的、被忽視的。
久而久之,也會產生自我懷疑,自信心會受到打擊,甚至發展為自卑,影響到未來的人際交往。
等一等,讓孩子喪失興趣
一位朋友和我聊起她兒子閱讀興趣的丟失,特別後悔。
她兒子小時候很喜歡聽故事,還喜歡自己編故事玩。
二歲多的時候,兒子拿著故事書來找媽媽:「媽媽,給我講故事。」
她很忙,就跟兒子說:「等一等,媽媽在忙。」
於是,兒子耐心地在旁邊等著;
等了一會兒,見媽媽還不給自己講故事,兒子又跟媽媽說:「媽媽,給我講一個故事嘛。」
在電腦面前忙碌的媽媽再次說:「等一等,媽媽事情沒做完。」
兒子失望地低下頭自己看書,再等了一會,兒子又說了句:」媽媽,我都等好一會兒了,快給我講故事嘛。」
忙碌的媽媽依然沒有重視孩子的訴求:「再等一等,媽媽一會兒就忙完了。」
看媽媽盯著電腦屏幕,依然在忙碌,再三被拒絕的兒子只好走開了。
就這樣,媽媽有時候在忙碌,有時候是太累了,都很隨意地讓孩子等一等,一次又一次,孩子不斷被拒絕,不停被搪塞,最終,孩子只得灰溜溜地走開。
一再被媽媽說等一等的孩子,不再來找媽媽念故事書,有空就玩IPAD,慢慢地不再愛看書,閱讀興趣因為逐漸丟失。
現在,朋友特別後悔,如果她當初少對兒子說兩句等一等,及時回應兒子,或者給兒子更好的回答,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對對待孩子的訴求,那麼,孩子不會那麼早就喪失閱讀興趣。
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朋友看著遠方,眼裡有淚花,彷彿看到了兒子小時候失望的背影。
是啊,不僅是閱讀興趣的丟失,很多父母不斷用等一等搪塞孩子,孩子請爸爸陪溜冰,爸爸一再地說等一等,等待多次的孩子最終放棄。
孩子請媽媽陪畫畫,媽媽一再說等一等,等不到媽媽陪伴的孩子,最終不愛畫畫了。
想讓爸爸陪打籃球,爸爸不止一次告訴孩子:「等一等。」
等啊等,孩子不再愛打籃球。
爸爸媽媽的一聲等一等,說來很容易,但對一直等待的孩子來說,卻是一再地失望,對爸爸媽媽的失望。
而對本來感興趣的愛好,因為沒有適當的帶領和引導,逐漸失去了興趣。
教育家斯賓塞說:如果興趣和熱情一開始就得到順利發展的話,大多數人將會成為英才或天才。
由斯賓塞撫養長大的侄兒子小斯賓塞,小時候對大自然產生興趣,總是第一時間來向斯賓塞求助,他總是在第一時間回應孩子,並給孩子及時的引導和幫助,在他的教育下,孩子長大以後成了植物學家。
說等一等很容易,讓孩子失望進而失去興趣卻很可悲。
等一等,讓孩子學會拖沓
去朋友家吃飯,已經準備好飯菜了,朋友開始叫5歲的女兒來吃飯,孩子說等一等。
過了一會兒,又叫她,還是說等一會兒就來了,等到第三次叫她,孩子拖拖拉拉還是不來,直到第四次,朋友幾乎是生氣地吼孩子,她終於來了。
朋友開始向我們抱怨,說:「這孩子,就是愛拖沓。」
從朋友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來觀察,孩子的拖沓,並不是天生的。
這位朋友也愛和孩子說等一等,孩子說:「爸爸,給我拿一下醬油」。
朋友明明可以順手就拿,但忙著和我們聊天的朋友說:「等一等。」
孩子吃完飯請爸爸給她開電視,朋友本來可以馬上給她開的,他說等一等;
孩子請他幫開一下水瓶,他說等一等。
孩子說:「爸爸給我修一下玩具。」他看都不看,就說等一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
朋友總說等一等,孩子也學會了說等一等,孩子在說等一等的背後,卻是拖沓的壞習慣。
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不第一時間解決,總用等一等來敷衍,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拖拖拉拉的習慣。
爸爸媽媽輕易對孩子說等一等,並且一再失信,就是一種延遲拖拉。
孩子總是被這樣對待,也學會了對時間觀念鬆懈,遇事也是隨便說等一等,愛拖延,辦事效率也變低,長大了也會變成不守時不講信用,沒有時間觀念的人。
只是常對孩子說等一等,若是導致這樣的教育效果,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如果,朋友在女兒尋求幫助的時候,能夠不讓孩子等一等,而是及時給與幫助,或者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那麼,孩子也會學會家長的高效和準時,而不是也跟著說等一等,跟著學會拖拖拉拉。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說: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範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對培養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
你說的每一句等一等,都是給孩子的示範,希望孩子不拖沓,你也不要總讓孩子等一等。
心理學實驗,不及時回應孩子的危害
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回應的時候,父母常說等一等,就是沒能及時回應孩子,而那個時候,孩子是最需要父母關愛的。
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積極關注與呵護,愛、支持、尊重、信任、接納。
這些都是孩子賴以成長的心理營養,每一位父母都不容忽視。
而一再說等一等的父母,會讓孩子失望、恐懼。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實驗中,他讓一位媽媽先和孩子正常互動。按照要求,媽媽坐下來和1歲的寶寶玩耍互動,她和寶寶打招呼,積極回應寶寶的各種要求,和他用眼神、微笑互動。
這時候母子二人的交流非常愉快,寶寶很開心。
然後,開始靜止臉試驗。無論孩子和媽媽怎樣互動,媽媽都面無表情,孩子開始疑惑、好奇、恐懼,最終崩潰大哭。
就像上文每一個一再被父母讓等一等的孩子,失望、無助、最後放棄,甚至自己也學會和父母一樣的行為。
試驗證明了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也證明了父母一再忽視孩子的訴求給孩子帶來的後果。
那個實驗里的孩子,在媽媽毫無反應的時間裡,心跳加速、壓力激素增加。
那些如嬰兒般一次次嘗試引起回應的孩子,在不斷重複中失敗,感受著悲傷與無奈,卻又帶著對父母的愛再次重來。
長此以往,被等一等這句話一再被敷衍的孩子,無法從外界獲得安慰。
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孩子,不但價值感和自尊低,還容易自我否定,心靈上無比孤獨。
這是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可是一些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將孩子推向心靈的深淵。
讓孩子等一等,卻不常常說「等一等」
1、當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回應孩子。
培養三個孩子考入斯坦福大學的歌手陳美齡,出版了很多教育書籍,她說:「孩子問我問題的時候,我絕對不會說你等一下。」
有時她在炒菜,孩子們會來問:「媽媽,媽媽,天為什麼會是藍色的?」這個時候,雖然她答不上來,但她會把火關掉,對孩子說:「你問得真好,等下我們一起去找答案」。
孩子天性好奇,喜歡探索,對不知道的東西就會來問父母,但是有時候忙碌的父母會讓孩子等一等。
可一等之後,或許家長忘記了,或許孩子失去了興趣,久而久之,孩子的探索慾望就消失了,就像上文說到的閱讀興趣丟失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在發問時、求助時,父母盡量放下手上的事,及時回應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重視。
2、讓孩子等一等以後,一定要信守承諾。
現在的工作節奏都很忙碌,有時候,父母確實沒法兒一下子放下手上的事情,不得已需要孩子等一下。
這時候,可以先跟孩子說抱歉,並告訴孩子具體等待的時間,五分鐘,或者十分鐘,讓孩子有一個時間概念,而不是空洞地一再說等一等。
時間到以後,要信守承諾,及時回應或者幫助、陪伴孩子。
這樣,既能夠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忙碌,也讓孩子有守時、重承諾的習慣,而不是學著父母拖沓、敷衍。
3、說等一等,有方法。
在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在吃飯時,胡可的兒子小魚兒一心想著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遭到媽媽的反對後,小魚兒不願意等一等,馬上要發脾氣了。
看著發脾氣的兒子,胡可溫和而堅定地說:
我知道你很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在這個時候,胡可不是簡單地跟孩子說等一等,而是耐心和兒子講道理,並告訴兒子理解他想玩的心情,可是這需要等待。
在這樣的勸說下,兒子理解了媽媽的意思,願意等到吃完飯再玩玩具。
所以,說等一等,用合適的方法,會讓孩子更易接受,不會覺得被忽略,也不會對喜歡的東西喪失興趣。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巴特說:「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當孩子需要你,無論何時,不要讓孩子一再等待,請給孩子他需要的愛。作者簡介:朱香記,富書籤約作者,和孩子一起玩著長大的媽媽,愛生活,愛思考,用力去做一個最好的自己,也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本文首發爸媽精讀
作者簡介:朱香記,富書籤約作者,和孩子一起玩著長大的媽媽,愛生活,愛思考,用力去做一個最好的自己,也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本文首發爸媽精讀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