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坨屎,也有狗來吃,比如吳三桂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
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
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
|
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
|
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1644甲申年(崇禎帝十七年),是中國歷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年。
闖王李自成攻進北京,建立大順朝;
大明崇禎皇帝煤山自縊。
大清皇帝皇太極去世,兒子福臨被多爾袞等親王擁立為帝,建元順治。
令人眼花繚亂的事件接連發生,
有一個人一直處於這個時代大漩渦的中心,
對整個歷史的走向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這個人就是明三海關總兵吳三桂。
01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吳三桂提山海關精兵入關,捍衛大明。
走到一半,消息傳來,北京已被攻下,崇禎皇帝自殺。
吳三桂面臨十字路口,是歸降闖王的大順政權,
還是繼續效忠亡國的大明朝?
或者還有那個爭鬥了幾十年的關外強敵大清?
觀望猶豫時,大同總兵唐通這個吳三桂昔日的戰友,
代表李自成帶著四萬兩白銀前來犒軍,勸吳三桂投降大順朝。
還帶有吳三桂父親吳襄的親筆勸降信。
吳三桂的家人都留在北京,包括他最心愛的小妾陳圓圓,
都在李自成手上。
唐通盛讚李自成禮賢下士,必成大業。吳三桂動搖了。
就在此時,吳家的家人也從北京帶出一封信,
信上告訴吳三桂,闖王大將劉宗敏已把陳圓圓搶去,
吳襄則在獄中遭受酷刑,逼其繳巨額贖金。
三桂大怒:「大丈夫連自己的女人也保護不了,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於是發兵突襲唐通部,得勝,回到山海關。
派使者向關外清兵求救。
這是個重要的節點,吳三桂守寧遠、山海關多年,
與清兵大小几十戰,是多年的宿敵。
現在將與滅掉明朝的大順兵決一死戰,轉頭向強敵乞師,
歷史就在這兒調了一個頭。
清朝當權的睿親王多爾袞敏銳地抓住這一重要時機,
率八萬八旗精騎兵,強行軍數日到達山海關。
吳三桂開關迎接,多爾袞大擺儀仗,和吳三桂一起祭拜上天。
雙方約定,吳部全部用白布纏在肩膀上作為標誌,區別李自成的軍隊。
李自成早已率二十萬軍直撲山海關。
雙方在山海關一片石大戰,吳三桂部先與李自成軍交手,
打到中午,雙方都很吃力,吳軍漸漸不支。
狡猾的多爾袞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乘著一陣大風,飛沙走石,天地昏暗。
兩支精騎各二萬,從吳三桂軍右邊殺出,
萬箭齊發,飛射闖軍。
鐵騎滾滾,如狂濤巨浪般勢不可擋,直衝進闖王軍中。
大順軍大亂。
李自成在高崗上觀戰,大驚道:「這是辮子兵啊!」
拍馬下崗,逃跑。
全軍在八旗軍兇猛的攻擊下全面潰敗。
清、吳聯軍追擊四十里,殺得大順軍血流成河。
這一戰打得闖王一蹶不振,一路向西逃跑。
吳三桂緊緊追擊,小妾陳圓圓是搶回來了,
父親吳襄及大小三十多口被李自成全部殺掉。
吳三桂跟著清武英王阿濟格直追到山西再到陝西再到湖廣。
把李自成趕上了絕路,第二年在湖北九宮山被殺。
02
吳三桂祖籍江蘇高郵,《鹿鼎記》中韋小寶罵他「高郵鹹鴨蛋」源於此處。
不過他在遼東長大,自幼雄健過人,
武功超群,是崇禎朝武舉人。
長得兩道劍眉,一管高鼻,
氣勢逼人又能舉止從容有度,風度十足。
吳襄曾率五百騎被困於滿清大軍之中,
明主將祖大壽雖是吳三桂的舅舅,
也知道再去救援,無異於肉包子打狗。
吳三桂苦求無果,大哭而出,飛身上馬,
率家將二十騎,奮勇沖入敵陣。
諸人激於三桂的勇氣,無不以一擋百,
居然砍出一條血路,將吳襄幾百人救出如狼似虎的清兵包圍圈。
據說皇太極遠遠看見,大為感慨道:「小吳將軍真英雄!」
這一戰讓吳三桂名揚天下,時人稱為「孝聞九邊,勇冠三軍」。
幾年後吳襄在一次戰役中擅自撤退,被撤職。
而吳三桂則被提拔為總兵,這一年才二十七歲。
崇禎皇帝在北京召見了他,年輕英俊瀟洒勇武的邊疆大將,
成為京城各大「怕體」的寵兒。
人人以識得小吳總兵為榮。
大臣田弘遇到蘇州採得能歌善舞的美女陳圓圓,
獻給每天眉頭鎖得緊緊的崇禎皇帝,想讓他不要那麼臉臭。
但皇帝這個位置是真的不好坐,陳圓圓這樣的美人,
居然還是沒讓皇帝開心,居然退回田府。
於是小吳將軍在田家的「怕體」上見著了美如天仙的圓圓,
明眸善睞,歌喉婉轉,一見傾倒。
老田有心結交手上有兵的強權人物,
做個人情,把陳圓圓送給了小吳。
英雄配美人,一時大佳話。
邊關戰情急,吳三桂又奔赴前線。
松山一戰,大明集最後的精銳在洪承疇手上,與清兵決戰。
吳三桂即為洪大將軍手下八總兵之一,那個勸降的唐通也是。
明軍大敗,唯吳三桂一軍獨存,退守山海關,繼續抗擊清軍。
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以前的敵手,
聯合起來打敗了第三方力量大順李闖王。
吳三桂已是騎虎難下,有前無退。
形勢比人強,清兵入關打的是為明崇禎帝報仇的口號,
佔領北京就不回去了。
這時候他們鼎定中原的大好形勢已經明朗,
中原易主是鐵定的事情了。
03
明末才子吳梅村寫下《圓圓曲》,
以暗諷吳三桂降清引狼入室的舉動。
但後來的情況,就不是這個書生能預料到的。
順治二年(1645)後,吳三桂全心倒向大清,
為表忠心,不遺餘力地剿殺抗清力量。
無論是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
還是南明小朝廷的人馬,
全用血腥的屠殺手段「排頭砍將過去」。
順治十六年,攻下雲南,
下令用弓弦絞殺了明朝最後的皇帝永曆朱由榔。
被封平西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成為權傾朝野的一方諸侯。
康熙十二年(1673),年輕英明的康熙帝下令撤藩。
吳三桂自恃力量強大,清帝年輕,
那些清初的猛將精兵早已是東流水。
遂聯合靖南王平南王起兵反清。
史稱三藩之亂。
仗打到康熙十七年,吳軍由原來差點飲馬長江的大好形勢,
漸漸越發局促。
一方面吳三桂當年殘殺明軍,尚歷歷在目,
現在又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
這兩面三刀的作風,甚是不得人心。
二者康熙皇帝出乎意料地了得,
在全國一盤棋的布陣,用人和收納人心各方面,
都比吳三桂高出一籌。
吳三桂看情況不對,頗有稱帝「自娛」的想法,
於是在衡陽稱帝,建國號為周。
這年秋天病死,算是過了回皇帝癮。
又打了幾年仗,三藩被全部平定。
吳三桂被清庭清算,
稱三桂「即是明季罪人,又是本朝反賊。」
罪大惡極。
後被清史編為最大的逆子賊臣,就是要讓他遺臭萬年。
這個人有那麼多人誓死效忠於他,
頭髮白了還再起兵爭雄天下,
不會只是見風使舵,唯利是圖之輩吧?
有一本叫《庭聞錄》的書,
是吳三桂的一個部下的兒子寫的,
記載了吳三桂的很多事情。
明末大臣傅宗龍,是吳三桂的老上司,對他有恩。
傅宗龍的兒子傅汝在吳三桂手下當差 ,
隨時出入王府,老吳當他是親兄弟。
明將毛文龍原來也是老吳的上司,
入清後家裡勢衰,被一李姓將軍硬奪宅子。
毛家一個老僕人,千里迢迢趕到雲南,請出吳三桂作主。
幫助毛家拿回家產還讓李氏賠償其損失。
這個富貴不忘故舊,吳三桂還是很有風範的。
有個王公良,從遼東就和吳三桂在一起,
也知道吳親王所為不善。
對別人說:「我當然知道早晚要死,但這個人對我這麼好,
我不可對不起他。」
兵敗後,自焚死。
吳三桂大處不佳,在明亡明,事清叛清。
卻於小處能收攏人心,得人死力。
那些人效忠的是一個模式,不是某個人。
※一代考古泰山,出身名門卻一生坎坷,守護了無數國寶結果是自殺身亡…
※你膽子這麼小,啥時候能有錢?!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