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已是民國大總統,大權獨攬,為何非要邁入稱帝的不歸之路呢?

袁世凱已是民國大總統,大權獨攬,為何非要邁入稱帝的不歸之路呢?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朕聽

(zhentingwx),

給皇上講一個特別的人物故事




袁世凱的民國風雲二十一年(31)雄心霸業的袁項城




袁世凱領導的北洋政府出色應對了這場危機後,他有一個更為宏大的目標-----效仿拿破崙組建一個強勢有力的民國政府。




而要完成這個目標他就必須要稱帝。




關於袁世凱稱帝,歷史課本里把他反覆描述成為達私利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其中的重點便是羅列他悖逆民意啦,違背民主共和啦,開歷史倒車啦等等劣跡前科,但我認為這不完全是一位有著理想抱負的真實袁世凱。










我們知道,法國大革命後國內局勢動蕩不安,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先後登場,法國大革命逐漸演變成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各方政治勢力輪番角逐的鬧劇,法國底層人民悲慘現狀並沒有得到改變。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是一切經濟和民生髮展的前提,而動蕩不安的政治勢力相互輪流交替,無疑會造成整個國家和社會人心惶惶,甚至會成為國外敵對勢力藉機發難的溫床。




在人心思定的情況下,一個強勢有力的政府出現,就必須要求具備一位果敢、睿智的執政元首,反過來只有緊密圍繞在執政元首的旗幟之下,這個政府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袁世凱也深知辛亥革命後,清帝退位造成的後遺症就是國內地方勢力彼此割據一方,政府令出不行,長此以往必將造成政府缺乏威信力和執行力。當一個國家始終處以一盤散沙的狀態,那麼這個民族距離亡國滅種的時日就不遠了。



袁世凱是位很有抱負

(野心)

的人,我們可以從他題的詩中窺探他的鴻鵠之志:




樓小能容膝,檐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從這首意境磅礴、氣勢如虹充斥帝王之氣的詩句中,不難看出袁世凱內心的壯志凌雲的氣勢。










對於這樣一位滿懷王者榮耀氣息的人物,我們有理由相信桀驁不馴的性格和時勢逼人的態勢不得不促使袁世凱牢牢緊握權柄,全力掌舵風雨飄搖的國民政府。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袁世凱都是民國大總統了,集國家軍政大權於一身,他何苦邁入稱帝的不歸之路呢?




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袁世凱與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的愛恨糾葛談起了。早年的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主要採取的革命方式是以幫會和革命志士為基礎對大中型城市發起暴動的革命運動,在孫中山等人連續不斷地十幾次攻打大中型城市的過程中,孫中山逐漸為世人所獲悉,名號由此逐步打響,後來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發現單純的依靠薄弱的力量來攻打大中型城市根本無法取得革命的勝利,於是將目光轉向了長江中下游地區,並開始著手在清朝新軍中宣傳革命思想拉人頭入會,

就造成了整個辛亥革命,革命黨人始終沒有掌握一支實力雄厚的嫡系革命武裝力量。




後來隨著革命團體在新軍中工作的深入,新軍不少下級軍官和士兵在思想上紛紛投靠了革命陣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南方各省新軍聞風而動多米諾骨牌效應般地宣布脫離清朝獨立,而辛亥革命是在沒有統一領導人的情況下猝然爆發的,這就導致辛亥革命的力量極為分散,而西方列強因懼怕辛亥革命損害其在華利益紛紛扼殺、反對革命,加之此時身為清朝重臣的袁世凱的打壓和拉攏,革命黨人與北方的袁世凱逐漸趨於妥協。











那麼這種妥協純粹是因為袁世凱單方面的威逼利誘嗎?顯然不是,而是因為當時辛亥革命的力量過於分散,革命隊伍內部魚龍混雜,南方各省更是沒有統一協調指揮的實際領導者,造成辛亥革命雖氣勢如虹,但倘若真是與清廷的袁世凱北洋軍硬碰硬必然招致革命的慘敗。




在這種情況下,南方革命黨人與北方袁世凱集團達成南北議和的妥協,而就在南北雙方妥協的過程中,南方革命黨人擅自推舉了人望所歸但無兵無權的孫中山作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大總統。




面對新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孫中山等人也深知革命已經走入了山窮水盡無法完成覆滅滿清的革命任務,在內外各種勢力相互作用的情況下,孫中山不得不退位讓賢於袁世凱。




袁世凱也不孚眾望成功完成了清帝退位改朝換代的歷史重任,在歷史教科書中經常講到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果實,但袁世凱如果沒有參與逼迫清帝退位,單憑革命黨人的力量清朝能否終結還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在袁世凱就任總統前,孫中山、宋教仁等人出台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將總統制改成了內閣制,這種明擺架空袁世凱總統權力的做法,自然引起了袁世凱的憤慨,隨著宋教仁組建國民黨奪取了國會的絕對票數牢牢地掌握了國會後,袁世凱大總統被架空的情況岌岌可危,於是後面緊跟著發生了刺宋案和二次革命,後來袁世凱地位穩固後,他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更改成了《中華民國約法》,總統製作為國體被牢固的確立了下來。











但他發現此時國內局勢仍舊人心渙散、一盤散沙,中央行政命令在南方部分省份依然難以實行,修改憲法並沒有起到預期效果。




而袁世凱骨子裡自維新變法伊始依舊傾向於君主立憲,且整個辛亥革命期間,國民黨人始終掌握著辛亥革命起事的大義名分,加之地方割據勢力的漸成氣候,因此,撇開革命黨人孫中山等人的束縛,搶奪革命大義的制高點的形勢就迫使袁世凱不得不通過君主立憲擺脫民主共和對他的制

,並以此作為收攏南方各省地方勢力一段必走的險棋。




因此,做皇帝建立一個類似德意志帝國,成為一名德皇威廉一世模式的專制集權君主成為袁世凱新的探索方向。




(各位看官,接下來的故事將會更精彩傳奇,敬請稍候,請聽下回分講。)




作者:

明月秋風照當年,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吳用遞出邀請函,推舉林沖當老大,為何林沖卻嚇得馬上拒絕?
民國第一樁政治血案,「宋教仁刺殺案」真相大白,兇手逃脫法律制裁卻被袁世凱暗殺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