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術刀不再抖:眼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首批臨床實驗

手術刀不再抖:眼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首批臨床實驗

撰文 | 周鳴川(慕尼黑工業大學機器人與嵌入式研究所)

師雲雷(微創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部)

責編 | 蔣海宇

●●●

2018年6月18日,英國牛津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一個團隊在新型醫療機器人設備輔助下,為多名病患完成了眼部手術。牛津大學稱,此次臨床試驗證明相關機器人技術能安全、可靠地應用在這類對精確度要求極高的手術中。

該研究主要由英國牛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及荷蘭埃因霍溫Preceyes BV公司共同完成。牛津大學提供臨床條件,Preceyes BV公司提供該公司研發的顯微手術機器人:PRECEYES 手術系統(圖1)。

臨床試驗中,病人都患有視網膜黃斑裂孔,需要進行視網膜部分膜層剝除操作(一種典型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以修復裂孔改善視力。

?圖1 PRECEYES 眼科手術機器人系統(來源: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ceyes公司實施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並非眼科手術中最難的類型,畢竟很多醫生徒手也能完成手術,但是PRECEYES手術機器人系統確實是個很好的應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醫用器械和機器人研究實驗室副教授Iulian I. Iordachita告訴《知識分子》。

「同樣做眼科機器人的魯汶大學更有優勢,因為他們設計的協同手機器人能幫醫生實施徒手無法完成的手術,比如視網膜靜脈插管術(RVC)。」他在郵件中寫道。

什麼是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對精度要求極高。醫生需要在鞏膜上安放三隻套管:一隻用來安放眼壓泵,以保證手術過程中的正常眼壓,使眼球保持充盈外形;一隻套管放置顯微眼科手術器具;最後一隻套管放置光纖,供手術照明。

?圖 2 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示意圖(來源:Zhou et al. 2018)

手術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一是精度要求:理想手術操作精度要求為10微米(頭髮直徑約為80微米,醫生手部物理抖動幅值一般為100微米)。二是手術中微弱的觸覺反饋:眼科手術器械與視網膜作用力在15毫牛以下(1牛=1000毫牛,一個雞蛋重力約為0.5N)。三是手術中微弱的視覺反饋:此類手術發生在眼球內部,因此需要光纖照明,又因為視網膜透明,所以手術視野很差。因此,該手術需要多種儀器,經歷繁雜的手術流程,一般由主刀醫師,及多個助理醫師,協助操作完成。

?圖 3 PRECEYES的主操作手結構。該操作手安裝有電機,可向醫生提供力反饋。圖片來源: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YouTube Channel

?圖 4 PRECEYES的從操作手機構,呈雙平行四邊形。

臨床方案及結果

12位患有視網膜黃斑裂孔的病人進行了手術,病人被隨機分配到2個小組,分別由醫生手動,或者由醫生操作機器人完成。手術由兩個指標評估:手術成功率和手術持續時間。

實驗結果表明,手術成功率差別不大,皆為100%;但是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操作時間更長。機器人輔助手術全部操作平均持續時間為55min,而手動操作全部手術平均時間為31min。

該研究同時還應用機器人,配合卡爾·蔡司術中OCT成像儀器Rescan 700,進行了視網膜下注射。研究表明,這款機器人輔助手術在眼科視網膜顯微手術中是安全可行的。

?圖 5 手動手術和機器人輔助手術指標對照。圖a,b為關鍵步驟操作時間,圖c為全部手術操作時間,機器人劣勢明顯;圖d為微損傷數量對比,這項機器人佔優,但是統計學意義不明顯。(來源:Edwards etal. 2018)

該團隊發表的文章,討論了醫療機器人在手術中的應用爭議。機器人手術提高了操作精度,但是往往延長了手術時間;並且,機器人手術的臨床效果,並不比經驗豐富的醫生優秀太多。該團隊因此認為,人機交互的效率需要進一步優化,這將是影響眼科手術機器人推廣的重要因素。

筆者認為,手術機器人的早期優勢在於能夠降低學習曲線,增加能做相應手術的醫生數量,從而救治更多的病人;遠期優勢則在於能夠應用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提高人機交互水平,並將手術流程和操作標準化,最終提高手術的效果和效率。

「後續的研究重點,會在機器人系統的設計上,使機器人更容易被眼科醫生所接受,並優化機器人系統的學習曲線,以及進一步提高機器人系統使用過程的安全性等等。」 Iordachita說。

知識分子小黑板

主從遙手術機器人(Master-slave Robot Remote Surgery)

主從遙是一種機器人的控制方式,即從機器人跟隨主機器人的指令運動。遙控玩具車便是利用主從遙的控制方式。除了主從遙機器人,機器人還能通過其他方式幫助醫生,比如:醫生和機器人共同控制手術器械,以及基於磁力控制的微型機器人。目前仍然活躍的中國研究單位主要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中山大學。

參考文獻:

1. Edwards T L, Xue K, Meenink H C M, et al.First-in-human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viability of intraocular roboticsurgery[J].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8.

2. Zhou, Mingchuan; Huang, Kai; Eslami, Abouzar; Roodaki, Hessam;Zapp, Daniel; Maier, Mathias; Lohmann, Chris P.; Knoll, Alois; Nasseri, M.Ali: Precision Needle Tip Localization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mages for Subretinal Injection. 2018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CRA),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你追求的自律,到底是自律還是他律啊?再讀心理學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
體外受精實驗室設置要求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