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炳南:中醫治療濕瘍性皮膚病經驗

趙炳南:中醫治療濕瘍性皮膚病經驗

中醫治療濕瘍性皮膚病的經驗

中醫對皮膚病,一般統稱為「風濕瘍」,並根據皮損性質的不同,分為濕、癬、疥和癩四大類。

本文主要介紹「濕」類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這一類皮膚病,即中醫所謂「濕瘍」,包括西醫「濕疹」及其他若干疾病,分為「現發性」和「陳久性」兩種,前者屬「濕熱性」或「陽性」,後者屬「濕氣性」或「陰性」,相當於西醫「急性」和「慢性」的區分。

下面分介紹一下「濕瘍」病的癥狀、治療用藥和生活禁忌。

—、癥狀

1.現發性濕瘍

外部表皮發紅,有燒、有熱、有腫脹,形如粟米或高粱米,痛癢相加,破時流水如湧出,滑行不止,或流水後結痂甚厚。內部大便乾燥,或數日不通,小便赤黃而澀短,舌苔多黃垢,精神不振。

發病部位:多發於頭、面、耳、項、頸、胸、背、四肢、手、足、臀部或外陰部,可生於某一局部,也可全身泛發,或重或輕,或多或少。

2.陳久性濕瘍

外部表皮黯淡,作灰黃色,不熱不燒,可有腫脹,但不如現發性厲害,形如粟米,或聚一叢,或瀰漫而呈大片。內部大便稀,或每日數次,小便淡黃,甚有似白漿,舌苔多灰白或土黃色。

發病部位:或發內、或耳輪、項、頸、胸、背、四肢、手足彎處,或全身各部。

二、治療用藥

1.內服藥

(1)現發性濕瘍:可採用「龍膽瀉肝湯」,方劑如下:

龍膽草(二錢),連翹(三錢),生地(五錢),澤瀉(二錢),車前子(包,三錢),木通(三錢),黃芩(四錢),黃連(二錢),當歸(二錢),梔子(二錢),甘草(二錢),生軍(二錢)。

上方最適用於頭部或耳部損害;如皮損在腰背部,方中去龍膽草,加杜仲一錢;皮損在腿部,方中去龍膽草,加木瓜或牛膝一至二錢。凡患者年齡在20-50歲之間者,都可按以上份量服用,第一次服藥,可服煎好湯劑的一半,以後每隔5小時服一次葯,若在48小時仍不見效,可每5小時服一整煎,服至癥候大見好轉時,可減為每5小時服半煎或每10小時服半煎均可。

(2)濕氣性濕瘍:可採用「除濕胃苓湯」,藥味如下:

蒼朮(二錢),厚朴(二錢),陳皮(二錢),豬苓(三錢),澤瀉(二錢),赤苓(五錢),白朮(二錢),滑石(二錢),防風(三錢),山梔(二錢),木通(二錢),肉桂(一錢),甘草(二錢)。

上方按發病部位的不同加減,如皮損發於頭頂,方內另加藁本一至二錢或川芎一至二錢;發於耳輪,可加龍膽草一至二錢;發於膊臂,可加薑黃一至二錢;發於下肢腿部,亦可酌加木瓜或牛膝一、二錢至四錢,視癥狀輕重,藥味份量,或增或減,靈活運用。

2.外用藥

中醫治療濕瘍的外用藥,應根據濕熱性和濕氣性的不同,是否有癢或有痛,是否潮濕或乾燥的表現,而加以選擇。一般應用的有下列幾種:

(1)外用去濕藥粉:主治濕熱性濕瘍,成份如下:

黃柏(五斤),黃芩(三斤),檳榔(二斤),以上共研細末。

(2)外用二妙散:主治一般的濕氣性濕瘍,其成份如下:

蒼朮,黃柏(各一斤),研細末外用。

(3)外用粉色乾燥藥粉:主治濕氣性濕瘍,特別是在皮損有滲出時,其成份如下:

樟丹(六兩),五倍子(八兩),枯礬(四兩),官粉(四兩),輕粉(四兩),以上共研細面。

(4)外用止癢藥粉:附加藥物,瘙癢時用,其成份如下:

老松香(一兩),官粉(一兩),枯礬(一兩),甘石面(二兩),乳香面(二兩),冰片(二錢),輕粉(五錢),密陀僧(五錢)。

(5)外用川黃連粉:附加藥物,熱盛時用,可用一斤川黃連研細面備用。

這裡,須要作一簡單的說明:

第一:去濕藥粉、二妙散和粉色乾燥藥粉三者,是治濕瘍的外用主葯,上藥方法系用黃豆油調敷,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每日早晚各上藥一次,上新葯前須先用豆油將舊藥擦去,但也不要因擦得太厲害而損傷皮膚。如患處流水太多,也可用藥粉干灑,灑後如覺干痛,可在干葯面上抹少許黃豆油。

第二:止癢藥粉、川黃連粉是附加的藥物,需要時以一定比例加入主葯中外用;止癢藥粉用於皮損瘙癢時,可加5%-10%;川黃連粉用於皮損、紅腫著明(所謂「熱盛」) 時可加30%-50%,按病情決定之。

三、生活禁忌

中醫治療皮膚病患者注意所謂「傷守」。「傷守」的意義並非僅指不要搔抓(傷手),更是要求患者不違背生活上應有的「守則」,也就是俗話所說「三分葯,七分養」的意思。一般皮膚病患者生活上,應注意下列各項:

1.應注意避風;勿用手搔抓局部;尤禁用水洗,如不清潔可用橄欖油或花椒油輕輕拭浄。

2.禁食腥(包括魚、蝦、海味、雞肉、雞卵、肥肉等),葷(包括肉類、煎炒或炸後的食品)以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如酒類、酸辣性食品、醋、椒、生薑、生蔥、生蒜、秦艽等)。

3.應安靜、休息,忌氣躁、氣惱。

4.症發頭部宜高枕,症發腿部宜少走路,最好把腿放平。

5.若全身泛發皮膚病,宜穿絲織品或麻織品,鋪褥及襯衣,均以用藍色為佳。

6.若發於發內或毛際處,發或毛生長時可用理髮推子推去,不宜用刀剃去。

以上是一般皮膚病患者生活方面應注意的事項。前面已經說過中醫把濕瘍區分為現發性(濕熱性)和陳久性(濕氣性)兩種,這兩者在生活方面應注意的事項還有一些不同:現發性濕瘍患者除了上述六項以外,還應多食粗米、粗面及鮮菜(如菠菜、白菜、芹菜、豆芽菜),各種豆類與果品。陳久性濕瘍患者除上述六項外,還應食富有營養的食物,如動物肝、腎、瘦肉、牛乳、豆漿、鮮菜等;此外如症發全身,清潔皮損時可用藥洗法。

以上所介紹的是我個人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同志們可以按照病情和癥候參考應用,有不妥當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提出意見。我們祖國醫學有幾千年光榮的歷史,有豐富多彩的內容,繼承與發揚祖國醫學遺產應成為我們全體醫務工作者的光榮責任。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人民軍醫》,1956年11期。版權歸創作人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女性夏季「皮膚不好」一定要多吃這種瓜!價格便宜,改善皮膚狀態的同時還能「減肥」!
陳冠希老媽近照曝光,皮膚白嫩無皺紋,顏值媲美狄波拉!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