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這導彈隱忍多年,終於亮出「人彈分離」的救命絕技!

中國這導彈隱忍多年,終於亮出「人彈分離」的救命絕技!

原標題:中國這導彈隱忍多年,終於亮出「人彈分離」的救命絕技!


昨天,我軍最新照片中,一種反坦克導彈秀出「人彈分離」的絕技!


下圖發射中的我軍反坦克導彈,畫框中壓根沒人,人與導彈實現分開部署!


原來這種導彈在發射時,戰士可以在幾米甚至十幾米外遙控發射,不用呆在導彈旁邊!所以人與彈可以不在一個畫框之中!這一能力,其實早已存在了幾十年,但這回在最新照片中,總算是徹底曝光,好好的展示了一把!


這就是中國自行製造、改進發展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家族!


發射後的紅箭-73發射架


要知道絕大多數反坦克導彈,戰士發射時必須在導彈發射架處進行控制,一步都不能離開!與之相比,中國紅箭-8也好,美國著名的陶式反坦克導彈也好,人必須緊貼著導彈發射架操作,不能離開!



我軍戰士發射紅箭-8


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紅箭-73發射時,旁邊根本沒有人!人與彈徹底分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紅箭-73最初是一種人工目視跟蹤、手動控制、導線傳輸制導指令的反坦克導彈,能夠攻擊3000米內的坦克裝甲車。它的發射器和射手掌控的瞄準控制設備可以分開部署,通過電纜連接。導彈發射後,射手在光學瞄準設備里捕捉導彈,並手動修正導彈飛行方向,直到命中目標。因為設備可以分開部署,所以射手可以不緊靠著發射器。



紅箭-73射手隱蔽在沙包後方,與發射架分離


紅箭-73這一技術特色,帶來了顯著的優點 —— 當今大多數先進坦克都配備了極為有效的告警裝置,可以根據反坦克導彈測距時發射的激光脈衝,向坦克車組報告敵方反坦克導彈的工作狀態,乃至大致方位。這樣坦克車組可以選擇使用槍炮射擊反坦克導彈發射架所在位置,以爭取擊傷擊斃導彈射手,從而脫險。


以色列坦克甚至配備了兇悍無比的箭霰彈,在炮彈內配備上千枚小箭頭,以覆蓋殺傷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的大致位置。

而紅箭-73反坦克導彈發射時,戰士不需要在發射架旁邊,因此可以處身更為隱蔽的障礙物後方,降低了敵方火力的干擾,提高了生存力!這一招,可以挽救許多戰士的寶貴生命!



紅箭-73B這一該導彈家族的重大改進型號,增加了半自動制導技術,通過一個紅外測角儀,能夠通過導彈尾部曳光管的紅外信號與射手對準目標的瞄準線的差異,來自動嚮導彈發出修正指令。同時,紅箭-73B延續了發射器與光電探測控制設備分開部署的優點。


紅箭-73C反坦克導彈作為該家族又一改進型,給導彈發射架增加了隨動能力,這讓該導彈「人彈分家」的特點進一步發揚光大 —— 在導彈發射前,射手操縱光電控制設備瞄準移動的坦克裝甲車目標,此時紅箭-73C的發射架也會同步轉動,對準射手瞄準的方向。這樣,當導彈發射時,它會更準確的落在光電設備的「視角」之內。以往的型號,假如目標偏離導彈發射架指向的角度差太大,導彈可能就無法落入光電探測器視角之內。

因此紅箭-73C比以往的型號的「人彈分家」能力要更加好。也正因如此,紅箭-73C有更大的導彈「可攻擊區」,令作戰更為便捷、可靠。



紅箭-73早期型號的固定發射架


當然,紅箭-73家族之所以至今還在我軍中服役,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技術可靠,成本低廉(它的造價比更先進的輕型反坦克導彈至少便宜一個數量級),120毫米彈徑令其改進後破甲能力足夠摧毀我國周邊絕大多數主戰坦克(基本型已經可以擊穿180毫米裝甲,後期改進型號輕鬆突破600毫米)。


還有一個原因是紅箭-73靈活便利、機動性好。一個紅箭-73班的編製有8人,分為2個導彈小組,各有1名射手、2名架設人員、1名警戒包圍人員。射手背負光電控制設備,每名架設人員各帶1枚裝在保護箱內的導彈。雖然紅箭-8等導彈也可以由三人攜帶,但攜帶的導彈數量降低到了1枚。


所以,直到今天,紅箭-73各個改進型號依然是中國陸軍的重要武器。但隨著紅箭-11、紅箭-12兩種輕型反坦克導彈的列裝,紅箭-73必然逐步淡出我陸軍裝備。這一「人彈分家」的絕技,也許暫時要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rForceWorld 的精彩文章:

蘇-35可以打贏F-22嗎?答案乾脆得不行,直接得讓人感到殘酷
俄潛艇2年前成功突入美航母戰鬥群!潛望鏡拍下勝利鐵證

TAG:AirForce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