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上真實的開掛人生

(揭秘)《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上真實的開掛人生

原標題:(揭秘)《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上真實的開掛人生


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丑時,京郊圓明園行宮內傳出一陣陣嬰兒清脆的哭聲,乾隆帝第十五個兒子出生了。孩子母親清秀蒼白的臉頰上頓時浮起了幸福的紅暈。按輩分這位皇子應是「永」字輩,取名永琰,這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而這位母親,就是近期幾部火熱熒屏的宮斗劇的女主角——乾隆的妃子魏佳氏,生前被封為令妃,死後追授為孝儀純皇后。


那麼,這位在影視劇中人生開掛的令妃魏佳氏,歷史上的真實人生是怎樣的?「灰姑娘」魏佳氏為何有著火箭一般的晉陞速度?乾隆對她有著怎樣的寵愛,並給了她怎樣的四字評語?令妃的兒子,並不出眾的十五阿哥永琰是如何戰勝十幾個兄弟,成功登上皇位的?面對乾隆讓位不讓權的尷尬,嘉慶又是如何處理父子關係的?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真實的令妃和嘉慶帝繼位之謎(上)



最近,某魏姓女子在一部宮斗大戲中人生開掛,大家都以為這不過是編劇強加在她身上的主角光環,其實不然,據史料記載,真實版的令妃可是比魏姐更厲害。她是繼富察皇后之後,另一位被乾隆放在心尖兒上的女人。她的晉陞之路也是其他妃嬪所無法比擬的。

了解令妃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乾隆帝的後宮成員。乾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的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其在位時間長,壽命長的緣故,他一生熬過了幾十位嬪妃,多數嬪妃無論多受寵、多失寵,最終都沒能活過乾隆帝。


乾隆在位的60多年間一共有妃嬪35人,皇后三位,這裡面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乾隆一生的摯愛,富察皇后了。除此之外就是輝發那拉氏,但最後被皇上收回冊寶,其實是被廢掉了。


第三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孝儀純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還珠格格》中的令妃,《如懿傳》中的魏嬿婉。


令妃的出身並不好。據記載,魏佳氏(即令妃)生於1727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歲。父親是內管領魏清泰,屬於正黃旗包衣,什麼是包衣?就是家奴,是滿族社會的最下等階級。不過其中一些包衣因受寵而顯貴,如曹雪芹家族。


在眾多的妃子中,令妃這樣的家室是有點過於寒酸了。而令妃在剛入宮的時候也不過只是一個地位較低的貴人。如果按清朝選秀流程,令妃這樣的出身,可以說是一個實打實的底層「灰姑娘」。沒有家世,沒有人脈,也沒有能影響到皇家的一切,她之所以能被乾隆看上並納為嬪妃,只能是因為她自身條件出色。


也許正是因為魏佳氏的出身低下,所以她擁有了一些富貴小姐難以擁有的一些特點。比如說,她非常機靈,而且善於去揣摩別人的心思,所以她就變得很善解人意,也因此,她受到了乾隆和太后的極大寵愛。



《延禧攻略》劇照


令妃絕對是那個拿了一手爛牌卻能最終取得勝利的牛人,她的晉陞之路是這樣的:


乾隆十年,魏貴人;

乾隆十年,令嬪;


乾隆十三年,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嘉慶帝)


乾隆三十年,皇貴妃;


乾隆四十年逝世,謚號令懿皇貴妃;


乾隆六十年,追授孝儀純皇后。


乾隆十年的正月,魏佳氏受封為嬪,位列三嬪之首,此時她才十九歲,早已超過了後宮絕大數的妃嬪。乾隆帝封其為「令嬪」,而「令」在滿文中的意思大概就是「聰明的,睿智的」,由此可見乾隆對她的寵愛。僅僅過了三年,魏佳氏再次被命運眷顧,晉封為令妃。


可以看到,令妃從小小的貴人到一宮主位僅僅用了三年時間,要知道很多嬪妃一輩子也就熬到妃位,而她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做到了。


令妃幾乎是每隔幾年就會受到晉封,很多人會以為她是「母以子貴」其實不然,她是在生下皇十五子(嘉慶帝)之前就達到了後宮除皇后外的最高地位——皇貴妃。


而且當時的皇后還在位,清朝有不成文的規定,即在有皇后在位時一般不冊立皇貴妃,換句話說,當時的貴妃就已經是除皇后外的最高位了,而乾隆一點不吝嗇的晉封她為皇貴妃,顯然是對她一種愛的體現。


清朝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下才會晉陞皇貴妃,第一種就是皇后先逝,皇上立一位皇貴妃想繼任皇后。第二種就是貴妃死後,皇上念及情分追封為皇貴妃。所以皇上冊封皇貴妃一定會給皇后帶來巨大的壓力。


歷史上的令妃在乾隆第四次下江南的時候,提出要求晉陞為皇貴妃,並且該提議得到了皇上以及太后的支持。這無疑是對皇后那拉氏的羞辱,所以最後那拉氏選擇剪掉自己的頭髮。在皇后輝發那拉氏被廢后,令妃總領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是真正的後宮掌門人。


據史料記載,乾隆幾次下江南,都會把令妃帶在身邊,甚至令妃懷孕的時候,也要讓她伴駕陪吃飯。為了讓令妃伴駕,乾隆不惜讓其他妃嬪幫令妃帶孩子,充當養母。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乾隆去熱河圍獵,令妃妃隨駕,而這時她的幼子十七阿哥才滿月沒多久,乾隆乾脆讓穎妃照顧十七阿哥,好方便和令妃朝夕相處。


乾隆為了表達對令妃的喜愛曾賜予她四字評語,「柔嘉之質」。何謂「柔嘉之質」?「柔」便是溫柔的意思,「嘉」就是「美麗」的意思。所以乾隆皇帝是想說令妃是一位既溫柔又美麗的女子。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令妃延續了乾隆摯愛的妻子都薄命的套路,在49歲那一年,一病不起,最終撒手人寰。


雖然其生前不是皇后,但也是相當圓滿了,畢竟在十年間給乾隆帝生下6個孩子,其中一個還繼位為皇帝,這樣的恩寵也是極為罕見了。


對於愛妃的去世,年過花甲的乾隆像富察皇后離世時一樣悲傷。他泣不成聲,親自為令妃寫悼詞,給了這位皇貴妃非常高規格的葬禮。令妃沒能等到兒子嘉慶當皇上的那天,但是令妃去世二十年後,被乾隆帝親自追封為孝儀純皇后。可以說,令妃娘娘一生開掛,半生恩寵,誕下嘉慶帝,此生無憾了。



令妃與嘉慶帝

嘉慶帝本名永琰,14歲被立為儲君,37歲由父皇禪位登上皇帝寶座,成為大清第七代君主。他在位25年,1820年死於熱河避暑山莊行宮,終年61歲。有人說嘉慶帝身上的奇事、憾事、驚人事、迷惑事很多,因其錯綜複雜,不由得使人們產生許多聯想。


其實,在後宮佳麗如雲、皇子成群的乾隆家族中,永琰並不顯眼,他出生的時候,乾隆皇帝已經有十四個皇子了。雖然子憑母貴,永琰的母親令妃深受乾隆寵愛,但據歷史記載,乾隆對這個十五阿哥並沒有特別關注,因為永琰本身也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又是庶出,很難引起乾隆的注意。


那麼,這個在乾隆皇帝十七個兒子當中僅僅排行第十五,庶出,又沒什麼突出才能的永琰,是怎麼搶到這個皇位的呢?而且永琰出生的時候,乾隆皇帝已經50歲了,他在位的前二十五年中,就沒有考慮過繼承人的問題嗎?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乾隆皇帝


在乾隆剛剛登基那年(1736年),他就迫不及待地密定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璉為皇太子,準備讓他未來繼承大業。永璉這個名字是雍正皇帝取的,據說含有將來要他繼承皇位之意。


清朝入關後的前四個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沒有一個屬於嫡出。乾隆帝決心從自己的兒子開始,由嫡出皇子繼承皇位。嫡出,就是正室夫人——皇后所生的孩子。富察皇后是乾隆深愛之人,她的孩子當然被乾隆視若珍寶,永璉既是嫡出,又「聰明貴重,氣宇不凡所以被乾隆密定為皇位繼承人。


然而,讓人扼腕嘆息的是,僅僅過了兩年,永璉就不幸逝世了,死的時候還不到10歲。為此,乾隆皇帝痛哭流涕,他宣布了永璉太子的身份,為他舉辦了一個隆重的葬禮。


乾隆傷心過後,並沒有改變自己立嫡子的決心,過了幾年,他又立皇后的第二個兒子永琮為皇太子。可惜的是,沒過多久,永琮也死了,死的時候才2歲。

兩個皇子的相繼去世,使乾隆皇帝備受打擊,他們的生母富察氏皇后,更是鬱鬱寡歡。乾隆十三年(1748年)秋天,在傷心欲絕、哀莫大於心死的情況下,富察氏皇后在南巡的時候,不幸在濟南染病,隨後駕鶴西去,死時年僅37歲。


然而,對於乾隆皇帝而言,這一系列的打擊僅僅是一個開始。



當乾隆皇帝帶著皇后的棺槨,痛哭流涕回到北京的時候,他一眼就看見那些庶出的兒子們並沒有太過悲傷的表情,結果越看越不順眼,再加上此時皇后剛死去,對外用兵也接連慘敗,乾隆皇帝怒火中燒,他對著庶出的皇長子永璜三阿哥永璋大吼道:「這下,你們高興了!」


一聽這話,永璜永璋嚇了一跳,急忙跪倒在地,連聲否認,全身顫抖不已。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國喪期間何來高興之事?父皇這分明是來者不善!


你們不高興?朕的嫡子全都死了,這回輪到你們了!」乾隆皇帝繼續歇斯底里地大吼道。至此,群臣都聽明白了,乾隆皇帝這是痛罵大阿哥和三阿哥「幸災樂禍、覬覦太子」之位。


乾隆皇帝越說越生氣,越說越著急,最後歇斯底里、痛不欲生地大罵道:「與其留著你們這些禍害,未來殺弟弒父,不如現在就殺了你們!」說完,乾隆皇帝就跟瘋了一樣,撲向自己身邊的侍衛,意欲奪取侍衛腰間的佩刀。這一下子,侍衛哪裡敢放,他們一擁而上,死命地攔住皇帝,並掩護兩位皇子撤退;群臣也立刻起身,高聲勸慰,現場聲音震天,亂成一片。


這段描述雖然有演繹之嫌,但乾隆厲聲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不懂禮節卻是史料上明確記載的,而且還暗示二人被取消了立儲資格。


經過了這件事情,皇長子是既害怕又委屈,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最後急火攻心,一年後就逝世了。據說,他死的時候一直在重複一句話:「兒臣沒想過殺父皇,兒臣從來沒想過要殺父皇……」


得知了這一切後,乾隆皇帝心如刀割,淚如雨下。對於他而言,兩個嫡子剛剛夭折;現在,皇長子又因為自己怒後失言,冤屈致死。乾隆悔恨不已,但為時已晚,他只能以親王之禮安葬了長子,以表達自己的悔意。

在選擇太子的道路上,乾隆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定律,一個讓他傷心欲絕的「鐵血定律」,那就是:只要他想立誰當太子,這個兒子就肯定會死!在死了兩個嫡子,冤枉死自己的皇長子後,乾隆皇帝曾想立之前同樣被自己冤枉過的三阿哥。結果,這個念頭剛一出來,三阿哥就死了,死的時候年僅26歲;後來,乾隆皇帝又動起了想立皇五子的念頭,結果,這個主意還沒有醞釀成形,五阿哥也死了,死時年僅25歲;再後來,乾隆皇帝又……



時間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已經63歲了。這個垂暮的老者,他要是再不立太子,很有可能會出現皇帝突然走了,卻不知誰該繼位的尷尬!但是,立誰呢?


要知道,在那個「鐵血定律」的「詛咒」下,整整十七個皇子,如今還活在人世間的兒子,就只剩下六個人了。而在這六個人中,除了年齡太小、過繼給兄弟們的皇子,乾隆皇帝可供選擇的皇子,也就僅僅三個人而已。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


永琰前面有兩座大山,自己也不招父皇待見,他覺得一點機會也沒有。但是,永琰之所以能夠勝出,完全是造化弄人的結果,按照他自己的話說:不是自己太厲害,而是對手們太無能。


第一個無能的對手,就是皇八子永璇。要知道,在儲君的爭奪戰中,永璇擁有很大的優勢。第一,他在倖存的兄弟中居長,年齡最大;第二,永璇不僅聰明絕頂,而且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絕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但是,雖然優勢明顯,但是永璇的缺點也同樣驚人,此人一副「公子哥」的派頭,天天不務正業,也不喜歡上班,就喜歡在家裡啃老。


有一次,北方大旱,就是不下雨。為了讓老天爺下雨,國家就得舉行儀式,準備老天爺愛吃的豬頭、羊頭,向上天「祈雨」。剛開始的時候,老百姓祈雨,這些人面子小,當然求不來雨;緊接著,各級官員輪番上陣,但是大家的面子也不夠,老天還是不下雨;於是,皇帝的兒子們出場了;當然了,如果還求不到雨,只能皇帝親自上陣了。


永璇要是把這件事情辦好了,既能夠替父親分憂,又能夠替百姓祈福,更能夠增加自己衝擊太子之位的砝碼,可謂一舉三得也。但是,就是這樣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卻被永璇搞砸了。


咱們都知道,古代祈雨是一項無比神聖、莊嚴的活動,儀式感非常強。可這位八阿哥祈禱了一會兒後,見天空依然萬里無雲,老天爺根本沒有下雨的意思,一時怒由心生,把祈雨祭文一扔,索性不玩了,你愛下不下,隨後揚長而去。

當乾隆皇帝知道這件事情後,他的反應可想而知了。為此,乾隆皇帝沒少訓斥永璇,後來也懶得管了,愛咋咋地,他對這個兒子徹底死心了。



永璇


第二個無能的對手,就是皇十一子永瑆。如果說皇八子是一個紈絝子弟、公子哥的話,那麼這位皇十一子永瑆,他跟哥哥正好相反,簡直就是一個大文豪、大藝術家,更是一個著名的書法家。但是作為一個藝術家,除了擁有無可比擬的才能和天賦外,永瑆還有一些「怪癖」,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盡干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按理來說,永瑆生在皇家,從小錦衣玉食、不愁吃喝。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永瑆卻養成了一種摳門、吝嗇的習慣,甚至比之後的道光皇帝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天,永瑆的家裡死了一匹馬,這讓他痛苦不已,永瑆就堵在門口哇哇地哭,死活不讓別人把馬拉出去埋了,他要吃了這匹馬,好「彌補」自己的財產損失。但因為馬肉不好吃,他又不得不吃,所以永瑆才哇哇地哭。最後,乾隆皇帝對這個「精神病人」死心了,畢竟讓這個「瘋子」治理國家,指不定出什麼亂子呢。


這麼一看,能夠繼承大統成為自己接班人的,只剩下皇十五子永琰了。

那麼,乾隆對永琰究竟是怎樣的印象?面對乾隆讓位不讓權的尷尬,嘉慶又是如何處理父子關係的?嘉慶親政後,為何首先拿和珅開刀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解放前,資歷最老卻沒錢跑路的「西北三馬」之一——馬鴻賓

TAG:李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