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遊戲審批收緊,也是行業規範契機

遊戲審批收緊,也是行業規範契機

據媒體報道,自今年3月份開始,國內網路遊戲版號的備案和審批已被凍結,而截至目前暫未獲悉何時恢復。數據顯示,2017年4-8月國產網路遊戲版號審批量月均800個,外界預估,在暫停發放版號的5個月里,遊戲行業預計缺失了近4000款獲准進入市場的新遊戲。而業內人士猜測,剔除掉佔比一半的棋牌遊戲,意味著行業這幾個月理論上少了1000款左右可投入商業化運營的新遊戲。

遊戲版號審批收緊乃至凍結所帶來的影響,不只是如數字所顯示出的。近半年來投入市場的新遊戲明顯減少,更表現於整個遊戲產業的增速出現明顯下滑,遊戲企業的收入下降。如相關機構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銷售收入為1050億元,同比增長5.2%,而這一指標在過去三年分別為21%、30%、27%,增速下滑明顯。對此,也不乏抱怨乃至質疑。誠然,遊戲產業作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需要關注,但遊戲版號審批收緊,不能僅看到對遊戲行業經濟效益的暫時衝擊。

要知道,儘管廣電總局暫時凍結了網遊版號審批,與機構改革的過渡期有一定關係,但從更大的背景下來看,它也未嘗不是推進遊戲行業規範整治的必然一著。有媒體披露,早在今年初,國家對於遊戲產業的監管就已經開始進入「深水區」。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舉措是,今年2月,多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嚴格規範網路遊戲市場管理的意見》,部署針對網路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的集中整治,揭開了全國範圍內的網路遊戲行業的治理大幕。可見,收緊版號審批,並非偶然,監管層面可謂早就釋放了信號。

來自《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遊戲用戶規模更是達5.83億人。可在這些靚麗的數字背後,遊戲行業的粗放發展及其對應的社會影響,同樣不可忽視。比如,媒體曾報道,內容無門檻、競爭無規矩、隱私無隔斷的「三無網遊」頑疾,仍待有效治理。去年底到今年4月,全國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涉嫌網路賭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的網路遊戲應用程序3975款。而另一個必須直面的現象是,雖然各類遊戲玩家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但社會呼籲多年的網遊分級制仍未建立。綜合這些背景,強化對遊戲行業的監管其實有其緊迫性。

此外,遊戲行業的監管體系本身也確實需要重建。過去,遊戲行業屬於多頭治理,每一個管理環節都分屬於不同的管理部門,這分散了監管的統一性和有效性,不僅對遊戲市場的創新不利,其實削弱了正向激勵,為遊戲行業的「野蠻生長」埋下了伏筆,導致行業呈現出泥沙俱下的粗放圖景,這也是以機構改革帶動網遊監管革新的重要原因所在。所以,一定程度上看,目前因為機構改革收緊新的遊戲審批,不啻為是對於行業亂象的一次「剎車」,也為確立新的政策、管理、審批體系打開了時間窗口,理當珍惜。

事實上,從遊戲行業內部來看,在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快速發展,中國遊戲產業其實也已進入了一個重新洗牌的關口。如有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遊戲用戶規模的增長已經穩定在較低水平。即便沒有審批的收緊,那種快速狂奔的「原始積累」狀態或也已難以為繼。

因此,相關部門利用機構改革之機,為遊戲審批降溫,徹底理順網遊的管理機制,在保障必要的市場活力的同時,推動網遊產業的健康發展,這未嘗不是好事。而對於網遊企業而言,面對眼前的這種局面,與其單純希望遊戲審批早日「放行」,不若藉機加強「內功」修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創新和研發上,特別是在遊戲內容設計方面,主動適應新的監管導向,對其社會影響有更多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