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十三陵有座「遮羞山」,到底有什麼羞,要用一座山遮擋?

明十三陵有座「遮羞山」,到底有什麼羞,要用一座山遮擋?

朱元璋孫子的陵墓有座「遮羞山」,到底有什麼羞,用一座山遮擋?

提起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就是對歷史毫無了解的人也知道朱元璋,但提起朱元璋的兒子們,大家可能只知道明成祖朱棣和太子朱標了。如果提起朱元璋的孫子,可能有一部分人會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如果再說一個朱元璋的孫子,那就是朱高熾了。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就是明仁宗。

明仁宗非常節儉,也比較約束自己的慾望,端重沉靜,言行識度,所以他是個好皇帝,當得起這個「仁」字。但朱高熾在位時間不長,不到一年就駕崩了。而且明仁宗朱高熾不僅生前節儉,駕崩前還交代自己的後世,讓薄葬自己,「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所以明仁宗的獻陵規模也比較小,在十三陵里是最節儉的。地下的地宮,還有地面的各種配套設施格局都比較小。

然而在朱元璋孫子朱高熾的獻陵不大的格局裡,居然人造了一座山。獻陵的祾恩殿和明樓之間,有一座小山相隔,形如案幾,稱「玉案山」,當地群眾卻稱「遮羞山」。「祾[líng]」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極之恩」意,也就是說,到這裡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護佑。在明十三陵里其他陵墓都沒有這樣一座人造的山,為什麼朱高熾的陵墓卻造出來這樣一座山,真的是遮羞山么?這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在明朝皇宮內有一個規矩,夜晚宮中的女長輩的門外懸掛綠色燈籠,而宮中的妃嬪的門外則掛紅燈籠。傳說朱高熾為太子時,一天晚上閑來無事在宮中四處遊盪,他想找個有紅燈籠的門進去耍耍,他也只能在掛紅色燈籠的門中選擇,顯然看到門口掛著綠燈籠則不能入內(這跟現在看到「綠燈就行」的規則不一樣)。

這晚上,太子朱高熾四處走動一會,興之所至,隨機擇一懸紅燈籠的門入內,掀開帳簾卻發現床上是他的姨娘!此事被很多太監看到了,很快在宮內傳開,搞的太子朱高熾非常難堪。後來朱高熾當了皇帝,仍然心有芥蒂,很在乎人們議論這一則醜聞。再後來朱高熾到了駕崩時,交代要造一座山來遮擋這個令他羞恥的醜聞。傳說玉案山橫亘在祾恩殿與明樓之間,就是為了掩蓋那晚的醜行的……除了「遮羞布」,竟然還有遮羞山,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沒有正史記載。也有一種說法,從明代帝陵選擇皇陵時在風水方面嚴格程度上看,此山也很容易與帝陵之風水扯上關係。可能是獻陵有什麼風水缺陷,這座山是用來彌補的。不管怎麼樣,這位朱元璋的孫子仁宗皇帝一不小心,竟然給後世留下了這麼一段風流秘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容侃愉樂 的精彩文章:

採花大盜入室,發現小妾威逼一少年,此後大盜跟少年結下不解之緣

TAG:婉容侃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