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為何拋棄他的異國妻子?晚年終於見了一面!
原標題:郭沫若為何拋棄他的異國妻子?晚年終於見了一面!
一位出身日本望族的年輕女子佐藤富子最近正被這種魔力控制著無可自拔,她發現自己好像喜歡上了一個看起來溫文爾雅的男子,而他是個中國人。
她倆在富子所在的醫院相識,23歲的她給他寫了一封信,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傾慕之情,沒想到卻收到了熾烈的回應。
在日本留學時的郭沫若和佐藤富子
這位中國男子在心中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富子的愛慕,稱她就像聖母瑪利亞般發出聖光,甚至把她的嘴比喻成櫻桃。
富子覺得這樣大膽的言語和出眾的才華簡直讓自己眩暈,他與自己接觸的日本男子完全不一樣,魅力十足。
兩個人就這樣被愛情之火炙烤著,書信往來非常頻繁,據稱這位中國男子曾寫了100多封情書展開追求。他今年24歲,從中國四川來到日本留學,名叫郭開貞。
郭開貞深受五四運動影響,思想較為浪漫,喜歡用文字和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由於家鄉樂山有兩條大河,一條沫水,一條若水,所以他發表新詩的時候就常用「郭沫若」這個筆名。
林語堂曾貼切地評價「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可見其不朽功力,年輕的富子怎能抵抗?
兩人關係確定後,富子辭掉了自己護士的工作,來到郭沫若上學所在的岡山過起了同居的生活。孰料,這樣的行為在日本家庭中是不被允許的,何況郭沫若是中國的一個窮學生。
為了富子的未來考慮,富子的家庭對他們的結合堅決反對,並揚言如果富子一意孤行,立刻切斷對富子的經濟支持。
但富子卻不管不顧,和無數個願意在愛情中飛蛾撲火的女人一樣,她不惜為了郭沫若與父母斷絕了關係。
為了讓自己的決定更有力量,她讓郭沫若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安娜」。
海誓山盟過後,兩個年輕人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生活現實,有時連房租都支付不起。但為了支持郭沫若的學業,從大戶人家的小姐變成普通的家庭婦女的安娜從不叫苦,她將以前的積蓄拿出度日,並且承擔了家裡的全部家務,對郭沫若精心伺候,任勞任怨。
郭沫若、安娜一家
郭沫若是官費留學生,國民政府每月發放的學費補助很快就會花光,他只能靠寫作和翻譯文章賺取微薄的稿費度日。清貧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有了互相支持和鼓勵,家裡不時盈滿了笑聲。
郭沫若在兩年後升入九州帝國大學,二人也陸續添了四兒一女,安娜漸漸看到了前方的曙光。但她沒想到,因為這位中國愛人,自己接下來受到了一連串打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愛國青年郭沫若毅然回到中國進行抗日活動,將安娜和五個孩子留在了日本,不辭而別。
日本當局得知安娜與郭沫若的關係後,將安娜扣押並嚴刑拷打,試圖從她的口中得知破壞「大東亞共榮」事業的中國人郭沫若的一切反動行為,但安娜始終未吐一字,在被折磨了22天後,她被釋放了。
安娜出來後偷偷與郭沫若聯繫,曾寄過兩封信給人在上海的愛人,但沒收到回信,以後更是音信皆無。
因為缺少家裡的支持,安娜與孩子們的生活越發拮据,有時候沒有菜只能天天吃鹹菜,養育孩子的重擔也全部壓在自己一個人身上。
安娜以超強的意志堅持著,奮鬥著,並給予孩子最好的的教育。因為她仍然心存與愛人再見面的希望,不懈地尋找一切的機會與郭沫若聯繫,可她心裡的愛人到底身在何處?是否安好?為何這麼久也不給自己回信?
無數個疑問每天都在安娜的腦袋裡打轉,特別是當孩子們問她,爸爸去哪裡了,為什麼不回家時,她百口莫辯,苦不堪言。
但在她的心裡,那個曾用100封情書感動自己的中國男人,不會丟下自己和5個孩子,一定是遇到了什麼苦衷,暫時無法聯繫自己。
抗日戰爭勝利後,含辛茹苦的安娜終於聯繫到郭沫若,便立刻向日本當局申請與郭沫若結婚,但這意味著她必須放棄日本國籍。
她毫不猶豫,說自己是中國人,孩子有中國血統,所以帶著孩子去香港與郭沫若見面。
上帝和安娜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這些年過去,郭沫若已經有了另外一個家庭。郭沫若和於立群結合了,並且有了五個孩子。
於立群出身名門,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間的「榜眼」, 主張廢科舉興現代教育,後來出任駐德大使、吏部侍郎等職。其後任李鴻章幕僚十餘年。官至正二品,從一品,對兩廣的教育事業貢獻較大。
早在日本東京留學時,郭沫若便認識了於立群的姐姐於立忱。這位《大公報》駐日記者與郭沫若家住的不遠,天性活潑、喜愛文學又擅演話劇的她對郭沫若一見傾心,這讓安娜心裡很是擔心。
這個擔心並非是女人吃醋,浪漫的郭沫若對於立忱的確是青睞有加。如果不是《大公報》無力承擔她在日本的費用,她被迫回國抑鬱自殺,郭於二人生出的情愫是否有結果就很難講了。
在郭沫若回國後,投身抗日洪流的他經人介紹認識了於立忱的妹妹,便是於立群。
於立群在青年時期曾從事歌舞及電影表演。自幼喜愛書法藝術,後來成為有名的書法家。
年輕時的於立群
郭沫若對於立群的第一印象很好,在她的身上似乎找到了於立忱的影子,自然熟絡起來。雖然郭沫若年長於立群24歲,但並不妨礙浪漫與活力的結合,二人在郭沫若回國後的第三年便舉辦了婚禮。
正是有了於立群的存在,郭沫若對安娜的態度不再像過去那樣了,他就像不認識安娜一樣,非常冷淡。
這件事讓安娜痛苦萬分,但她卻原諒了郭沫若,她覺得這不是郭沫若的錯,而是日本軍國主義挑起的戰爭讓他們一家骨肉分離,郭沫若是不得已而為之。就這樣,安娜眼噙熱淚帶孩子又返回了日本。
後來,她聽說新中國成立了,丈夫的情況應該會穩定了,於是二度離開日本來到北京再次尋找郭沫若。不幸的是,郭沫若干脆避而不見。
在周總理的安排下,給予了安娜政協委員和副部級的待遇,安娜也加入了中國籍,帶著孩子在大連定居,平日里深居簡出,每年都會日本省親。她對中國政府和相關人士給予的幫助表示深深的感激,她常說中國的建設需要人,就讓自己的孩子不要留在日本要回來建設祖國。
再堅強的女人也是一汪水,她的心裡總有一個角落給郭沫若留著,她是多麼想與丈夫見面,訴說這些年的思念,感受家庭的溫暖啊。但是對她來講這些都是奢望,她也不願意打擾郭沫若如今的生活。
直至1978年郭沫若病危之時,她才下定決心請政府安排去看望。分離多日的兩位耄耋老人見面後,話不多,待了片刻便離開了。即使這樣,安娜的心愿算是有了一絲安慰。
老年郭安娜
安娜將孩子培養成材,自己也老了。她每次回日本都是只待幾天,因為怕自己年歲太大會死在日本,她說自己是中國人,死也要死在中國。1994年8月,她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給了中國政府。一年後,安娜在中國走完了自己101歲的一生。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又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愛情化為親情,歲月磨去了激情卻忘卻不了思念。
雖說時代的無情讓兩個人很難回到過去,這是人生的遺憾,但愛情中總會有人選擇相信,選擇堅守;有的人卻選擇動搖,選擇放棄,但痴情的人往往是被傷的最深。
郭沫若一生共有三位夫人,先於佐藤富子和於立群出現的那個女人叫張瓊華。
1912年,郭沫若在父母的包辦下無奈與張瓊華(1890年-1980年)結婚,實際兩人並沒有感情。
在享受五天新婚生活後,郭沫若離家,兩人沒有離異,以後68年里,張瓊華孤獨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還鄉時,向還在守活寡的張瓊華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張病逝於樂山,沒有留下子女。
熟知郭沫若感情生活的周總理,曾在郭沫若和於立群的重慶婚禮上半開玩笑地說:「希望這是你最後一次婚禮。」
於立群自1938年初與郭沫若同居,共生四男二女,並最終陪伴了郭沫若一生。
※此人30年盜5億文物,被捕時家中發現一物,讓專家感到汗顏
※此人57歲娶18歲黃花閨女,後生下7子,93歲時還要娶22歲白衣天使
TAG:經典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