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度大渡河十八勇士,他在最前頭,武功之高連許世友都直呼佩服!

強度大渡河十八勇士,他在最前頭,武功之高連許世友都直呼佩服!

原標題:強度大渡河十八勇士,他在最前頭,武功之高連許世友都直呼佩服!


孫繼先,身經百戰,善用刀、槍、棒、棍等武器,一身武功出神入化,乃強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首。如此一位戰功赫赫的戰士,武藝高強,從不受傷,連一向自視甚高的許世友都不由讚歎:「老孫就是厲害,我佩服。」


此人早年投入革命,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戎馬生涯二十餘載,親身參與百餘仗。在強渡大渡河一事上,他率領17勇士突擊,不避斧鉞,氣壯山河。


當年,長征中的紅軍決定渡越大渡河。然而,渡口北望,大渡河水面遼闊,又正處洪水期,水流滔滔,浪花重重,還有川軍重兵把守。為了打開防線缺口,領導對孫繼先委以重任。



此時的孫繼先是一營的營長,在接到任務後,他立刻組織起突擊隊,制定計劃,準備渡河方案。

他先是在隊內選出十七名勇士,並給每人配上大刀、衝鋒槍、短槍和幾枚手榴彈,分成兩隊,先後乘坐船隻渡河。在指揮第一批戰士過河時,他先坐上小船,迎著漫天彈雨,穿過滾滾河水,帶領戰士們越上灘頭,扣動扳機並拋出手榴彈,給了敵人致命一擊。


眼見敵不過孫繼先等人的連環攻擊,敵人們四處奔逃,撒腿就跑。就這樣,在孫繼先的領導下,紅軍順利控制了對岸的渡口。



在血戰湘江一事上,孫繼先表現出了超強武藝和蓋世神功。在此戰上,國軍投入大量兵力,戰鬥不久,我軍數量從六萬驟降至三萬,傷亡慘重,血流成河。


孫繼先作為營長,扛著一把大刀衝鋒向前,英勇無畏,敵人來一個砍一個,砍到最後,連刀刃都卷了。刀沒用了,又用起槍。只見他拿起槍托一個猛砸,砸倒的敵人接連不止,等到連槍托也斷了,他啥也不拿,近身與敵人肉搏。

在激烈的戰鬥中,孫繼先渾身血淋淋,卻都是敵人的血。打到最後,與他對抗的敵人都倒在血泊,獨獨他一點皮外傷也沒有。同樣武藝高強的將士許世友,一看孫繼先毫髮無損,難免對他誇讚不已。



孫繼先為國奔來走去,在其他戰鬥中皆有出色表現。在土地革命時,他參與了直羅鎮戰役、東征和西征;在抗日戰爭上,他參加了長生口、七亘村等戰役;在解放戰爭上,他參加了魯南、萊蕪等戰役。

鑒於他對國家的貢獻,在第一次授銜儀式上,他成為了中將,光輝熠熠,備受矚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回眸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中,已逃離徐州的杜聿明為何全軍覆沒?原來是怪此人
此人2次救了同一大將,主席親自點名,104歲仍健在

TAG:經典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