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PNAS揭示:端粒縮短與心力衰竭有關

PNAS揭示:端粒縮短與心力衰竭有關

相關研究已於8月27日以「Telomere shortening is a hallmark of genetic cardiomyopathies」為題發表在《PNAS》雜誌,這項發現與之前已被證明的杜氏(Duchenne)肌營養不良症(一種遺傳性肌肉萎縮疾病,患者通常到20多歲就死於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細胞中也有短端粒的事實相吻合,表明心肌細胞端粒的縮短或是遺傳性心力衰竭的可靠標誌。

PNAS揭示:端粒縮短與心力衰竭有關

細胞分裂與端粒縮短

在大多數細胞中,端粒會在每次細胞分裂時自然縮短。但是心肌細胞分裂並不頻繁,其端粒長度在一生中保持相對穩定。

在人類中,Duchenne肌營養不良症是由dystrophin基因突變引起的,其特徵是進行性肌肉無力,最終因心臟併發症死亡。在早期的研究中,通訊作者、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成員、Helen Blau教授及其同事觀察到,儘管在dystrophin基因中有相應突變的小鼠表現出肌肉萎縮的癥狀,但是它們的心臟功能正常。研究人員意識到,人類和小鼠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是每個物種端粒的長度:人類端粒長度相對較短,為5-15kb;但是小鼠的端粒接近40kb。

當研究人員在小鼠體內引入第二個突變,使端粒長度縮短到與人類更接近時,這些動物開始表現出這種疾病的典型癥狀,包括心力衰竭。

Blau實驗室隨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小鼠體內,端粒縮短引發了DNA損傷反應,損害了細胞能量發生器或線粒體的功能。結果,心肌細胞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到全身。

「先前研究發現,死於杜興肌營養不良症的男孩的心肌細胞端粒比沒有患病的人短50%。」 Blau說,「我們想知道患有其他遺傳性心臟病的人,如心肌病的人,是否也有端粒異常縮短的心肌細胞。」為此,他與第一作者Alex Chang以及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的其他幾名成員合作研究了這個問題。

PNAS揭示:端粒縮短與心力衰竭有關

端粒(白色)覆蓋的人類染色體(灰色)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遺傳性心肌病的標誌

心肌病是一種心臟異常大、增厚或僵硬的疾病。這影響了它有效泵血的能力。全世界每500 - 2500人中就有一人受到影響,心肌疾病是心臟移植的主要原因。擴張型心肌病發生在左心室擴大時,而肥厚型心肌病是由心肌增厚引起的。

Chang比較了11名擴張型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細胞端粒長度和9名與心臟病無關的死亡患者的端粒長度。他發現,心肌病患者的端粒比對照組短25% - 40%。

進一步地,Chang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產生的心肌細胞中看到了類似的結果:那些由患有心肌疾病的人產生的細胞端粒明顯短於未受影響的親屬。

研究人員認為,使用iPS細胞技術產生受影響的心肌細胞的能力也意味著有可能快速、容易地測試干擾端粒縮短的化合物或藥物,以期找到藥物來消除人類的這種疾病。

「現在我們可以在實驗室里實時研究這種現象,並開始詢問因果問題。例如,我們很想知道這種縮短會如何影響DNA損傷反應、線粒體功能障礙和細胞死亡途徑。這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調查領域。」 Blau總結。

責編:浮蘇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腫瘤為何分「冷」和「熱」?Cell子刊最新揭秘!
驚喜!「神葯」二甲雙胍或可逆轉肺纖維化|Nature子刊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