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製造業供應鏈體系之殤,區塊鏈能做些什麼?

製造業供應鏈體系之殤,區塊鏈能做些什麼?

導讀:製造業是國之根本,但是現在製造業企業並不好過。製造業供應鏈體系牽涉眾多上下游供應商,流程複雜,問題很多:物流流通不暢、信息傳遞非同步、資金周轉周期長、產品追溯困難、生產數據失真分散、內部組織臃腫,種種弊病導致供應鏈整體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國家、企業已經看到了製造業供應鏈體系之殤,改革勢在必行。德國提出了「工業4.0」,中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現在在中國,以富士康為代表的精密製造型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可能,但是鮮有提及區塊鏈技術,那麼區塊鏈能為製造業升級做些什麼呢?

一、製造業現狀及區塊鏈技術發展

1.1製造業之重

在我國,製造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尤其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第一年,製造業在GDP的佔比一度達到40%之多。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壯大,製造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每年一直都在30%以上,不可不謂國之根本。

在中國,製造業一直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富士康為代表的精密製造業可以說是行業典範。1974年,郭台銘台灣靠著母親標會標來的30萬台幣創立了鴻海精密集團(富士康母公司),並在接下來的14年里不斷發展壯大,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1988年,郭台銘看準時機來到中國大陸的深圳,創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座工廠,當時憑藉其相對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不斷擴張壯大,尤其是在和蘋果公司達成合作關係之後,擴張態勢一發不可收拾,南據深圳,北至瀋陽,西達成都,東到上海,截止2018年,鴻海在全國共建立了大大小小30餘個工業園,再加上越南、印度、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子公司,全球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員工人數超百萬,在2013年,一度位居世界500強第30位。富士康連同其供應鏈體系的上下游各零件及半成品供應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帝國。

1.2製造業供應鏈體系之殤

在經歷了迅猛發展之後,企業進入平穩期,漸漸地,整個供應鏈的諸多問題也隨之浮現。

從外部大環境來看,消費類電子產品更新迭代加速,製造業整體產能過剩,人口紅利不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使得製造業的利潤空間不斷下降。

從供應鏈上下游來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都存在難以解決的頑疾。產品堆積造成獃滯或庫存不足造成斷線,信息非同步和不對稱造成企業間溝通成本增加,資金、資產周轉周期長造成大量的資金占用,限制了發展擴大的步伐。

從企業內部來看,生產數據造假、設備數據孤島、一線員工工作單調重複、機構臃腫、溝通成本高、信息傳遞效率低等問題日益凸顯。

因此,改革勢在必行。

事實上,富士康也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德國提出工業4.0之後,全球的製造業都及時跟進,中國也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全球的製造業進入智能製造時代。當然智能製造還需要技術支撐,富士康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工業自動化方面都有布局,比如一直在推進的「百萬機器人計劃」就是為了應對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攀升問題。

布局和發展這些技術自然是好的,但是這更多的是優化或者錦上添花,對於數據造假,企業間及企業內部溝通成本高等這些更根本的問題仍難以解決。如果能夠結合區塊鏈與智能合約的技術,則以富士康為代表的製造業將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大變革。

2.1區塊鏈技術的誕生

提到區塊鏈技術,不得不提中本聰和比特幣。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發表了一篇《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彼時的一個多月前,成立於1850年的雷曼兄弟公司轟然倒閉,其資產規模此前一度高達6390億美元。雷曼兄弟這一倒,很快引發了一場波及全球的次貸危機,全球經濟陷入低迷,信任也跌入冰點。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中本聰這個至今未曾露面的神秘人物發明了比特幣,他藉助了多位密碼朋克前輩們的經驗,包括亞當·貝克(Adam Back)、哈伯和斯托尼塔(Haber and Stornetta)、戴偉(W Dai)、哈爾·芬尼(Hal Finney)。 因此,比特幣其實是眾多密碼學專家們共同努力的傑作。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 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誕生了。接下來9年時間裡,比特幣經歷了驚心動魄、史無前例的瘋狂漲跌,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了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但與之不同的是,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的確是一種可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比肩的創新性前沿技術。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在於去信任、分散式記賬、真實透明、不可篡改。藉助區塊鏈技術,陌生人或是不同企業、機構之間就可以在不藉助任何第三方的的情況下,通過區塊鏈技術完成價值交換。

2.2區塊鏈能做什麼?

我們現在的社會存在大量的中介化的組織。中介化的組織最大的特點是掌握了很多資源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賺取中間費用,從一定程度上看,中介化組織確實能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比如你去租房子,房地產中介有很多房源,他可以為帶你看房、協助選房、簽訂租房合同,當然你也要為此付出一筆不菲的費用,以北京為例,大概是一個月的房租費用,全國各地也基本都是這種模式。

再比如公司內部,仍以富士康為例,其內部的供應鏈體系就涵蓋了關務、採購、市場、計劃、生產製造、倉儲、產工、制工、品工、產安、人力資源以及其他文武周邊輔助單位,這是一個牽涉部門眾多、非常複雜、龐大的組織結構。

基於客戶保密性要求,公司採用集團內網,大部分不與外網連通。其內部信息的溝通基本是靠郵件和電話。當牽涉多部門溝通時就需要一個中心化的單位去組織協調,這就是生管企劃中心(簡稱企劃)。

但是各個部門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尤其是生產單位提供給其它部門的信息、數據都不是真實的,是經過「清洗過濾」的,要想通過這一堆「假數據」把真正的問題找到很難,這就使得除了真正貼近生產的製造單位以外,其它的單位不了解生產現場真實情況。各部門之間內心無法相互信任,於是製造單位以外的其它周邊單位要想了解真實生產數據就不得不增加崗位,增加「親信」,以「深入現場,服務現場」之名駐紮在生產單位或是安排專人負責某個生產模塊,這也是富士康精細化分工協作的原因之一。

本質上講,如此精細化分工的一大原因就是彼此間不信任,因此不得不增加很多崗位。

這當然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但是對於公司而言,這無疑增加了整個生產的製造成本,而且這種增加就業崗位的方式是不健康的。在富士康一個製造單位真正的生產人力與管理人員的比例接近1:1,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在富士康,郭台銘常講的一句話叫「模具是工業之母,IE是工業之父」。富士康非常注重的一個職能單位就是IE部(IE,Industrial Engineering),直譯就是工業工程部,從事這一崗位的就是工業工程師。IE是一門綜合了運籌學、系統工程、計算機、數學、和社會學科等的交叉學科,其開設目的就是對企業「人機料法環」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效率提升」。最初起源於20世紀初的美國,歷經百年的發展之後,在日本、歐美有著廣泛的應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大陸的工業部門才對工業工程有了初步認知。而創立於台灣地區的富士康由於早先受日本的精益生產思想的深遠影響,在工業工程的運用和發展上也很成熟。目前,富士康是在中國將IE運用的最廣最深的企業之一。IE工程師在發達國家、外資、港澳台資企業廣泛存在,而且並不局限於製造業。

企業的IE部的職能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簡化工作並形成標準化,IE工程師需要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改革意識、全局和整體意識、以人為中心(人因工程、人體工學等)的意識。

IE工程師除了對傳統科學研究方法需要熟知,還需要擁抱新興技術。區塊鏈就是這樣一個可以給IE、給製造業供應鏈體系注入新鮮血液的新興技術。

區塊鏈的去信任、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點對於企業的組織優化、設計改善、效率提升來講,有很好的契合度。

二、區塊鏈+供應鏈體系

供應鏈體系往大了說包含整個產品的上下游企業及服務商(比如物流、中轉倉等),往小了說,就是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系統。

1供應鏈企業內部私有鏈

先說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系統。在富士康,為蘋果公司生產一台iPhone,需要先經過市場拿到訂單,產工給到工藝流程、制工給到加工標準、品工給到檢驗標準、採購買來原材料和小零件、企劃排好生產計劃並協調好各種「人機料法環」(作業員、設備、物料、作業方法、生產場地)的需求、倉儲做好物料儲備,然後製造單位才能甩開膀子開干。

1.1產品溯源

對富士康來說,內部供應鏈系統的每個單位都想知道最真實的產品信息,只有真實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但目前要得到真實數據不僅成本高昂而且費儘力氣得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造成的後果就是很多生產問題被掩蓋,如果能夠做到很好的溯源就可以實現信息共享並為後續各個單位優化提供真實有效的原數據,甚至可以將組織進行精簡。

比如,當某製程人員發現某批次物料存在品質問題,需要溝通上一製程甚至前好幾個製程,需要有產工、制工、品工單位協助,各部門先達成共識,確定是誰造成的,然後再確定具體數量。這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推諉情況時有發生。權責問題最為耗時耗力,這都是隱形的成本。確認好權責之後,發現品質問題方再督促責任製程去改善,但是溯源上做的並不到位,即便可以找到品質的原因,具體發生在哪個製程、哪個車間、哪個機台並不好追溯,最後到底是人為操作不當的原因還是加工程式有問題抑或是某台設備刀治具磨損超限等原因都需要去一一排查分析。

在富士康內部確實有溯源的流程,也就是機器鐳射打碼,但是打碼並非每個製程都有,程式人為可改,打上的碼也可以被擦除,打碼還存在不清晰,無法辨認的情況,這就為溯源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最後的真實性也就打了折扣。

結合區塊鏈技術,可以對產品進行溯源,將每一個產品的原物料供應商、整個加工工藝流程、品質信息、加工設備編號、製程負責人的信息全部通過區塊鏈上鏈,那麼整個供應鏈上的各個單位都可以清楚明晰的了解到生產的真實狀況。當然牽涉到數據分析和設備生產數據、加工參數等信息的抓取時這還需要結合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

這樣的話每一片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數據都可被明確的知道,到底是哪個製程、哪個機台的問題一目了然,技術人員、維修人員可以迅速找到問題所在,然後進行改善和優化調整。在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基本可以杜絕不良品、殘次品流轉到下一製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權責糾紛和重工問題。即便是有不良品、殘次品,後製程也可以有理有據進行溯源到責任方進行快速有效的溝通,拿出解決方案或是要求索賠。

1.2生產數據上鏈

生產數據是製造型企業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生產數據的質量直接影響公司的營收和未來的布局。但是現在內部的生產數據存在滯後性、「清洗性」、分散性,漂亮的數據背後隱藏了很多問題,不僅僅是生產製造上的問題,還有一些存在於一線的粗暴管理問題。粗暴管理雖比前些年有所改善,但並未消失。

結合區塊鏈技術,可以對生產數據進行實時上鏈,這樣生管企劃部門可以實時、清楚地得到真實的「人機料法環」的信息。包括各個製程的產出數據、不良項目、生產良率、設備稼動率。通過區塊鏈抓取到的這些數據全部都是真實有效的,通過這些數據就可以更好地做人力招募計劃、產能預測、計劃調整、產能提升計劃、稼動率提升計劃等工作。

對於生產上的異常狀況可以及時通過產出異常、品質異常及時發現,然後協同相關單位提供策略性或技術性服務。

未來結合智能製造等技術,完全可以進行可視化生產,處理問題的效率將大幅提升,周邊單位也能得到合併精簡,這也符合IE的「ECRS」原則(即取消、合併、重排、簡化),同時也符合公司智能製造、自動化辦公的發展趨勢。

1.3設備信息上鏈

富士康作為大規模生產型企業擁有大量的設備,比如CNC加工中心、拋光機、成型機、電鍍設備、清洗機、貼裝機等,這些都是重資產,一台全新的CNC加工中心動輒幾十萬元,設備作為公司的重資產當然也備受重視,因此這裡單獨拿出來講。對於這些設備,現在對設備管理還很初級,基本是靠人去盤點,且對其損壞、維修、參數信息、生產狀況、稼動率的信息管理還是分散的、滯後的而且真實性不足,存在被篡改的風險。

結合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與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設備的信息進行實時上鏈。包括設備的生產數據,刀具加工壽命、保養信息、維修數據、稼動率、單設備生產良率等。這樣可以實時發現問題,比如刀具壽命達到上限,按照智能合約,機器自動停止加工,技術人員(未來還可能自動換刀)及時更換刀具後方可繼續進行;按照設定的保養周期到了保養時間,機器自動停止加工,直到保養完成。機器更換過什麼零件都會有一個真實不可篡改的記錄。如果把機器比作是人,那麼區塊鏈技術就可以讓每一台機器擁有一個屬於它自己的全生命周期的「醫療賬本」這些信息還可以給設備製造商提供優化改善的新思路。

1.4表單簽核上鏈

富士康一直在推行「流程+表單」,只要是跨部門的工作推動,不論是在購買、置換、改造新設備,場地改造,物料進出,推行新方案,計劃變更還是放假生產安排,都需要簽單。雖然現在富士康已經在推行電子簽核系統,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電子簽核的效力顯然無法和紙質簽核相提並論,因此實際上不得不採用電子簽核+紙質簽核並行的方式。

簽核的表單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契約,一個共識。由於大家彼此不信任,口頭承諾有反悔的可能,為了約束各方而通過簽單達成一種內部共識。白紙黑字的表單讓每個簽核者都很小心謹慎,只要牽涉跨部門協作,每個部門簽核之前都要卡一下,少則一天,多則一周不止,因此會有專人去盯著、催著簽單進度,另外人工簽核還存在人為造假的風險,信息流不通暢自然就會影響辦事效率。

如果藉助區塊鏈技術與智能合約,將表單上鏈,發起人發起表單之後,各單位採用數字簽名的方式進行簽名,簽核信息悉數保存於企業的私有鏈上,所有簽核信息均對簽核者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在保證公司機密的同時還可以對簽核單位起到約束作用。日後如有違約,智能合約會對違約單位自動執行相應的懲罰措施;如果未違約,則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對履約單位自動執行相應的獎勵措施,均可以量化為對部門年終績效的考核。

2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聯盟鏈

在供應鏈體系中,只要核心企業能成功做出範例,那麼其上下游企業同步起來就很快,供應鏈體系的各企業可以一起做成一個「主鏈+私有鏈」的聯盟鏈,主鏈上的信息各個企業節點去提供,大家共享,比如物流信息、產品追溯信息、原物料及成品庫存信息,各自企業的必要信息可以記錄在私有鏈上。另外可以設置企業進入退出機制,方便供應鏈上各企業的新增及退出。

三、綜述及展望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富士康一直在推「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計劃,也就是「雲計算+移動終端+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機器人,建立了初步的自動化無人車間,即所謂的黑燈工廠,可以說已經跑在行業的前列。但不得不說,包括富士康在內,製造業整體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尚處於早期的階段,中心化的資料庫並未真正建立。在大力推行「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的同時,還需要結合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這兩者對供應鏈體系的改革、對內部組織結構的優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雖然這些技術尚處於早期階段,但仍要重視。前期可以小範圍布局,逐步推而廣之。未來隨著各新興技術的成熟,製造業將不再是勞動密集、重複單調的代名詞,未來製造業將會變成「智造業」,實業是發展的強力發動機,只有實業強大,發展才能更加穩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核聚鏈 的精彩文章:

TAG:核聚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