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了這麼多不一般的人,這檔節目才是真的不一般
1
他們的絕技讓人嘆為觀止,
可這真的是因為天賦嗎?
他站在離標靶20米遠的地方,舉著警用弩的雙手穩如泰山,蠟燭的火苗在靶前搖曳,他需要一箭射中半徑5厘米的靶心區域,並將蠟燭射滅。撒貝南問他是否需要先試射一箭,他搖搖頭說不需要。
他深吸一口氣瞄準,一箭,燭火化作青煙,弩正中靶心。
這是《加油!向未來》第三季第二期上的一幕,而他,就是來自遼寧省公安廳巡特警總隊突擊隊隊員李海蛟。
其實,像李海蛟這樣身懷絕技的嘉賓在《加油!向未來》上還有許多,能來這檔節目完成實驗的人,可以說都不是一般人,然而他們並非生來就與眾不同,他們的絕技讓人嘆為觀止,並不是簡單的擁有
「天賦」
就能做到。
比如,中國兵器西北工業集團試驗場試射員劉建勇, 他打出的穿甲彈力透十層鋼板,還能正中目標,
練就這樣的
「神技」
,絕離不開30多年的積累和摸索。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的李贊東教授成功實現「無殼孵化小雞」的技術,成為中國首例。如此意義非凡的實驗,在李贊東教授的手中操作起來如行雲流水,一個新生命就此誕生。
在第二期中,「翔雲兄弟」用高難度的雜技動作為我們展現了「力學之美」,而在這嘆為觀止的畫面中,又暗藏著兄弟倆多少的艱辛與努力。當撒貝南與尼格買提想要嘗試一下「翔雲兄弟」的表演時,這才發現光是單手抓住繩子旋轉,就已讓手痛如探火。這一下,就試出了那所謂
「絕技」背後的「秘密」。
有人覺得這個「秘密」無非就是天賦,有些人生來就與眾不同,比如莫扎特、達芬奇,他們能夠成就大業,就是上天的恩賜。沒有天賦的人,再努力也沒用,像李海蛟和劉建勇,肯定是天生「鷹眼」,無師自通。
其實,哪有什麼天賦異稟啊,要做到讓人嘆為觀止,他們也需要像普通人一樣,付出想像不到的努力。
不管是李海蛟的百步穿楊,還是劉建勇的百發百中,乃至所有高超絕倫的技藝,從來都是源自堅持與努力,哪是因為什麼天賦。
2
從門外漢到登峰造極,
需要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神射手從來都不是天生的,他們是練出來的。
《加油!向未來》里呈現的每一位「英雄」、「模範」,無一不是
「練」
出來的。
2014年8月,遼寧省公安廳組建「遼寧省公安廳赴疆輪訓執勤特警隊」,李海蛟赴新疆墨玉縣執行為期3個月的輪訓執勤任務。24小時的連續工作,每天呆在靶場,高血壓與心律不齊同時來臨,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接連侵擾著他。
但他,頂了下來。
「忠實誠信,說到做到。」這是遼寧特警總隊副總隊長盧秉飛對李海蛟的評價。而李海蛟也深知手上的警用弓弩被稱為「恐怖分子的新剋星」的意義,也明白自己準度的高低決定了人民群眾的安全。
所以,一次又一次舉起警用弓弩,一箭又一箭地射中標靶,不管春夏秋冬,無論白天黑夜,李海蛟彷彿靶場上的「跪射俑」,儼然一尊石像,一個弩的人形化身。
《加油!向未來》首期節目播出後,網路上還流出了一段特別火的視頻。在超高速攝影機的鏡頭下,穿甲彈穿透十層鋼板的畫面被清晰的記錄了下來,震撼程度堪比電影特效。
看得到的震撼畫面,看不到的卻是中國兵工人不知道多少年的努力付出。在這樣的一束火光,一聲巨響的背後,是無數個像劉建勇一樣,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中國兵工人的執著和韌性。
37年一直不間斷的重複再重複地從事著火工品靶試工作,每年都要打出1千多發坦克炮彈,20餘種炮彈試驗、數以萬計的彈藥實射,練就了他百發百中、精準神速的技藝,量變引發質變,一個神炮手就是在這樣數以萬計的練習中錘鍊出了精湛的技藝。
在旁人看來,試射員威風凜凜,可只有劉建勇自己知道,這份光榮意味著什麼。靶場工作環境差,危險性也大,夏天高溫,坦克內環境狹窄,有時車內溫度能高達五十度以上,所穿工衣經常被汗水濕透,冬天車內比車外面的溫度還低,瞄準鏡上經常結霜,給作業帶來很多的不便。
但是,雖然條件堅苦,也難不倒他。
從一個毛頭小伙到中年大叔,他年復一年地磨鍊著技藝,幾乎沒有他打不中的目標,許多高難度試射實驗都慕名而來。當問及他怎麼做到這麼準時,劉建勇只是很平常地說了一句,「沒有什麼訣竅,我只不過是摸清了每門炮的個性。」
37年,是他所謂「摸清」用去的歲月。有人這樣評價劉建勇的技藝,「這已經不是技術了,而是藝術。」
《加油!向未來》的科學顧問曹則賢,在節目中曾經提到過「一萬小時定律」的概念:
「所有的成功都要經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有些人特別有天分,基本上訓練100個小時,上台表演都很好了,但是要想成為一個頂級的演奏家,剩下九千九百個小時還是要練習。」
從門外漢到學成技藝,李海蛟與劉建勇用了一萬小時,從技藝上升到藝術,他們又用去了一萬小時。
原來,日積月累的努力,才是真正的「絕技」,這並非雞湯,而是科學。
那些《加油!向未來》中讓人讚歎的「高人」其實與我們無異,只不過,他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沉潛下去,在自己的領域進行一萬個小時、再一萬個小時的磨練,鑄就了高超的水準。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匠人匠心」,才是我們知曉的天道酬勤。
3
技藝需要磨練才能純熟,
科普又何嘗不是如此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身懷絕技的「高人」會參與一檔科普類節目。畢竟,技藝與科學,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
可實際上,
科學也是一門「技藝」,也需要「一萬個小時」的磨礪。
現在是速成時代,太多的一夜成名,一朝巔峰,讓環境被浮躁與浮誇佔滿,在這樣的時代里,誰還願意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去追一個夢?
《加油!向未來》的出現,恰恰讓我們看到了時間和堅持的力量。一次次實驗不斷的重複、失敗後再重來;一次次的驗證,重要的不僅僅只是結果,還有求真的科學精神。
雖然過程很慢,能量卻很大。
科普,不僅是傳播科普知識,也要弘揚科普精神,這是《加油!向未來》這檔節目在價值觀層面最大的體現。
每天堅持做好一件事的科學家們,日子久了,一定會看到值得被記錄的科研成果,同樣地,堅持做好科普這件事的《加油!向未來》,也在傳遞著「一萬小時定律」所蘊含的巨大力量。
在《加油!向未來》前幾季推出的衍生節目「聽,這是科學傳播的聲音」中,袁隆平、歐陽自遠、趙忠賢等大科學家,都表達過堅持、磨礪、實踐之於科學的意義。
袁隆平就說,
「我帶研究生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下田,不下田,沒有培養必要。」
因為袁隆平先生太清楚下田與堅持對科學的意義了,他經歷過一方一方試驗田的失敗,看到過辛辛苦苦研究的水稻未能結出飽滿的穀子,但他從來沒有放棄,為了「禾下乘涼」的夢想而堅持,成為了
「雜交水稻之父」。
歐陽自遠先生也是如此,從中國天體化學的開創者到「嫦娥一號」的研製成功,其中多少辛酸不易,唯有他自己知道。一次次失敗化作成功之母,一次次磨礪通向登月之路。在這兩位「大家」的經歷面前,我們不難看到,科學也是一門技藝,「一萬小時定律」在這裡同樣適用,甚至需要付出更多。
磨礪可以煉出偉大的科研成果,磨礪也可以鍛造深遠的科普效果。很多人也許覺得,科學只是科研而已,實際上並非如此。趙忠賢先生就在採訪中說過,
「對我來說,科普與科研是同等重要的事業。」
讓大眾懂一點科學,讓世人了解科學的魅力,這也是袁隆平先生和歐陽自遠先生的心愿。他們也都覺得,《加油!向未來》這個節目很好,可在這簡單的「很好」二字背後,卻是節目組為了科普操碎的心。
《加油!向未來》吸引著科學界眾多「大家」的關注和支持,而這般魅力的源頭正是源於他們對「一萬小時定律」的共同踐行。
製作各種科學模型、重複十幾次的科學實驗、將厚達20厘米的鋼板運到節目外場、與專家提前數月反覆溝通確保「小茶缸」的誕生……所有這些「死磕」對科普來說,都是必須堅持的態度。
沒有對節目的精益求精,沒有對科普的堅持初心,又怎會有一檔讓科學走入生活的科普節目呢?
《加油!向未來》是檔「認真」的節目,不僅把科普做的有趣生動,還展現了科學背後一個個可愛可親的人。他們從默默無聞地付出,到現在所有人都在為他們的堅持和努力鼓掌,並用敢鑽研、勤刻苦、知奉獻、懂進取的科學精神,感染更多的年輕一代,完成精神層面個人價值的無限疊加。
其實啊!
磨礪與堅持,並非只屬於技藝,屬於《加油!向未來》上的「高人」,也屬於這檔節目本身,屬於節目背後所蘊含的科普、科研乃至科學的本質。
若真想把一件事做好——
懂得堅持,願意褪去浮躁,潛心踐行「一萬小時定律」,遠遠比天賦更重要。
※戀愛中的男人,死於這7個問題
※李健首度公開與妻子合影:對全世界高冷,只對一個人賣萌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