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甲午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原標題:甲午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借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日本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大清則承受割地賠款之辱,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起因:日本妄圖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


甲午戰爭前,朝鮮仍是中國的附庸國。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為「獨立國」。由於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


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清軍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準備不足,因此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儘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1880年起,日本全力擴充軍力,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截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象鴉片戰爭中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併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年以後,慈禧花重金修頤和園,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導火索:朝鮮東學黨起義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這是朝鮮半島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聲勢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運動。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朝乞援。


清朝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於6月6日後數日分兩批在朝鮮牙山登陸,準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下去。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清軍總數達到2465人。

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得到此消息後,便全力著手挑起戰爭。1894年6月2日,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


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6月9日,日本派先遣隊400多人,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借口進入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同時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


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 ,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借口發動侵略戰爭。


中日朝交涉破裂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兩國撤兵,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大鳥雖口頭上答應撤兵,但日本政府一方面電令大鳥拒絕達成共同撤兵協議,另一方面則在6月15日拋出了「中日兩國共同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的方案,從而使共同撤兵協議一筆勾銷。


此後,日本開始不斷增兵,到6月28日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比駐朝清軍占絕對優勢。而清廷決策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鮮增援軍隊,又未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 ,最終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


日本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鮮案」,一方面是使自己的軍隊以此為名賴在朝鮮不走,另一方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完全是為發動戰爭而採取的手段。


由於清政府拒絕了「共同改革朝鮮案」,並強調日本必須撤兵,於是日本在6月22日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一次絕交書」。


此後,李鴻章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日本撤兵。由於前述的各國利害關係,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並未採取強硬措施,加之日本靈活的外交策略,列強最後都採取了觀望態度,調停均告失敗。


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二次絕交書」,拒不撤兵,並反誣中國「有意滋事」,揚言「將來如果發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負其責」。 至此中日談判破裂。


日本向清廷發出「第一次絕交書」以後,開始單獨改革朝鮮內政的策略。與朝鮮交涉期間,大鳥圭介一方面逼朝鮮否認自己是中國屬國,另一方面提出五項二十七條改革方案,強迫朝鮮限期接受。但是朝鮮政府當時是親華的,因此朝鮮十分反感於日本的蠻橫,敷衍日本的要求,並一再督促日本撤軍。到7月17日,日朝談判也宣告破裂。



朝鮮國王李熙(親日)


建立親日政府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朝鮮。


隨著中日、日朝談判相繼破裂,列強調停均告失敗,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作出開戰決定。20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要求48小時內答覆,朝鮮繼續敷衍日本。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攝政。日本嗾使朝鮮親日政府斷絕與清朝的關係,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



引爆:高升號事件


控制了朝鮮政府後,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浪速」艦擊沉了清軍僱用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歷史上著名高升號事件。


當時」高升號」總共裝有清軍官兵1116人,除245人遇救獲生外,其餘的871名江淮子弟,全部壯烈殉國。 另有74名船上工作人員,只有12人獲救,其餘56名,全部葬身海底。


871名李鴻章所部淮軍多年經煉精銳遇難,直接導致了中日雙方在朝軍事力量的失衡,更在心理上間接擊潰了清軍,士氣大為沮喪。


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為什麼到死也沒有得到平反?
中國和蒙古國的真實關係,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