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穿上就中暑?華而不實的印度千釘甲為何出現在俄土戰爭

穿上就中暑?華而不實的印度千釘甲為何出現在俄土戰爭

原標題:穿上就中暑?華而不實的印度千釘甲為何出現在俄土戰爭



「千釘甲」,在英語中被稱為「coat of ten thousand nails」。這個名字雖然對於國人來說會相當陌生,但實際上千釘甲與中國明清時期流行的布面甲一樣,都屬於「Brigandine」甲胄的龐大家族。不過與中國的布面甲成為主流鎧甲不同的是,千釘甲在它的故鄉印度,雖然歷史也還算悠久,但是卻並不是什麼主流鎧甲。那麼雙方之間的發展狀況,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呢?


目前大部分保存至今的千釘甲,基本都是莫卧兒帝國後期甚至是18世紀印度所生產。但是千釘甲本身出現的時間,其實應該往前追溯到13—14世紀時代。



不同於中國的布面甲那種使用布來覆蓋在鎧甲外側,千釘甲更多的則是使用天鵝絨(天鵝絨屬於呢絨一種,並非是用天鵝羽毛製成)或者是皮革來包裹鎧甲。其固定甲片的方式,則和其他「Brigandine」類甲胄相同,都是使用泡釘固定鐵板。


千釘甲在印度,實際上並不是作為一種士兵實戰甲胄,而是一種給貴族使用的,帶有觀賞性質的鎧甲。在現存的布面甲上,往往都有用金絲、絲綢等進行刺繡裝飾。這種華麗型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印度炎熱的氣候。穿戴千釘甲的武士,如果進行劇烈運動很容易出現中暑和脫水。



不過,千釘甲在印度的歷史可以說是相當長了。有關千釘甲在戰場上的目擊記錄,最晚可以延續到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戰爭。


甚至在西方的俄土戰爭中,俄軍也從奧斯曼軍隊手中,繳獲過來自印度的千釘甲。因此可以說,雖然千釘甲對炎熱地區的氣候很多並不適合,但是就像今天仍然有不少收藏家被這種鎧甲的華麗所吸引一樣,能夠讓千釘甲頑強生存的,可能也正是它與實戰性所不相符的華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自古槍兵幸運E!古代戰場上的小兵到底怎麼做才能增大生存幾率?
總說板甲是最強鎧甲,可什麼是真正的板甲你知道嗎?

TAG:冷兵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