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闖王李自成能打敗明軍, 為什麼打不贏八旗鐵騎?

闖王李自成能打敗明軍, 為什麼打不贏八旗鐵騎?

原標題:闖王李自成能打敗明軍, 為什麼打不贏八旗鐵騎?


1643年底,李自成攻佔西安,並在西安稱王,國號大順,意圖已經十分明顯,那就是要改朝換代,1644年正月剛過,李自成便率軍進攻北京,一路上所向披靡,3月19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大明王朝覆滅(南明未計算在內),可見,李自成的進兵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只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就從西安殺到北京。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後,為了徹底解決山海關的吳三桂問題,李自成親率20萬大軍與吳三桂大戰,在吳軍面臨崩潰之時,吳三桂投降了清朝,並獻出了山海關,八旗鐵騎突然殺到,李自成慘敗,之後更是一敗再敗,無可收拾,可是,從雙方的兵力看,李自成顯然是佔優勢的,打破北京城時,大順軍曾號稱「百萬大軍」,而吳三桂的兵馬不過五萬,加上清軍十餘萬,進入山海關時,清朝所擁有的軍事力量總共約為15萬,遠遠不敵李自成部隊的兵力,那麼李自成為什麼打不贏清軍呢?

筆者認為,李自成的部隊雖然在數量上佔有優勢,但是,如果從戰前準備、軍事素質而言,李自成的部隊是無法與八旗軍隊以及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相比的,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雙方的實力和情況。


首先是戰前準備工作,應該說李自成是毫無準備的,列位看官應該知道,李自成是準備招降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然後一致對抗關外清軍,可由於李自成手下將領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還欺辱了吳三桂的父親,於是,就有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李自成與吳三桂才徹底翻臉,於是雙方開始交戰,非常明顯,是李自成理虧在前,李自成攻打吳三桂,師出無名!


從李自成的部隊進入北京城後的種種表現,我們完全可以認定,李自成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整個部隊軍紀鬆懈,驕橫跋扈,將領和士兵都想著去享樂了,搶奪財物、姦淫婦女的事情時有發生,而李自成卻不加以制止,可見,軍心渙散、民心不在!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驕兵必敗」啊!


李自成率軍征討吳三桂之前,對於形勢也沒有進行正確的判斷,特別是忽略了吳三桂背後的清朝八旗軍的力量,以至於了整個戰役的失敗,導致霸氣軍隊進入山海關,此後更是橫掃中原,定鼎天下。

我們再來看看吳三桂和清軍,吳三桂是明末著名的將領,軍事實力和勇猛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吳三桂得知父親被打,愛妾受辱,豈肯善罷甘休?向投降李自成更是不可能,雙方只得一戰,而且,吳三桂已經想到了與李自成交戰的殘酷程度,並主動與清軍聯繫,希望能夠「借兵」幫忙。


此時的清軍,更是虎視眈眈地盯著山海關,盯著李自成與吳三桂的動向,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多爾袞,數十年的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就等著機會攻進山海關了,此間未嘗有一日懈怠,並且對吳三桂「借兵」的請求進行了詳細的研判,最終決定打著「替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進軍山海關,師出有名,以收買人心,可見,吳三桂和清軍的戰前準備要比李自成充分得多!


以上均是從戰前準備而言,我們再來談談李自成的大順軍、滿洲八旗軍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的軍事素質,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李自成只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就從西安打進了北京城,這麼快的進軍速度,足以說明大順軍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筆者認為,這個觀點大有問題,至少只是看了表面,因為這麼快的進軍速度並不是完全由軍事實力決定的,當中還有政治因素以及對手的實力。


李自成與1638年6月,在潼關全軍覆沒,隻身逃往商洛山,此後東山再起,可見,李自成所謂的「百萬大軍」,應該是在四五年間招募的,以步兵為主,而且士兵成員絕大多數為逃荒的農民,其軍事素質、臨陣經驗這就可想而知,那麼,何以解釋李自成從西安打進北京,只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而且無往而不勝呢?


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制之後,其部隊始終保持著與民同體的優良作風,軍紀嚴明,深得民心,於是有了「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這可是李自成部隊的「天字型大小」廣告啊!李自成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想而知,因此,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四方的百姓紛紛加入李自成的部隊,軍隊也就迅速擴編,李自成能這麼快打進北京,其實政治原因比軍事實力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而這一點,李自成自己沒有意識到。

李自成進攻北京的軍事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從西安起兵之後,李自成決定分兵兩路,自己與大將劉宗敏率精銳部隊一路北上,攻打太原、大同、宣府、居庸關,另一路則由大將劉芳亮率領,沿黃河北岸而上,攻打懷慶、保定等,兩路大軍夾擊北京,這個策略顯然是正確的。


如果按照常規的戰術,集中主力攻破保定,然後再來攻打北京,大同、宣府兩地守軍必然回援北京,則仗著北京堅固的城防體系,須知,大同、宣府二地兵馬為明軍精銳,完全可以固守等待「勤王大軍」,而直接攻取大同、宣府,則北京再無回援之兵,且精銳被殲,可使北京守軍膽寒。


戰略方針正確,打起來也就非常順手,李自成一路基本上都是傳檄而定,沒有遭到比較大型的、有規模的阻擊,而且明軍的地方部隊貪污成風、紀律渙散,鎮守九邊的明軍主力基本都被調到了東北戰場,在與清軍決戰中損失不少,因此李自成一路北上的對手其實並沒有什麼戰鬥力,正是由於沒遇到頑強的抵抗,就連北京城也是幾天而下,這些勝利來得實在太突然,而且是接二連三的大勝利,這讓李自成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經過了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幾代名將的經營,這支鐵騎已經成為明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而且還有大量的紅衣大炮炮,這在當時是最先進的武器,殺傷力巨大,明軍能夠在寧遠之戰中擊敗清軍,並且擊傷努爾哈赤,導致其傷重而亡,這紅衣大炮可是功不可沒啊!


這支部隊多年來一直與滿清八旗作戰,是明朝抵禦清軍入關的主要力量,但是,由於松山之戰明軍在戰略上的失誤,導致慘敗,明軍鎮守九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退回山海關的也就是吳三桂的這四五萬人馬,可見,用百戰餘生來形容吳三桂和他的部隊並不為過。

滿清八旗就更不用說了,有著嚴格的軍事制度,強大的作戰能力,他們在馬上作戰,也在馬上生活,馬就是他們最親密的戰友,這支部隊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敗明軍精銳主力,經過兩代人,三位統帥數十年的奮鬥,逐漸佔領了山海關外的所有地盤(除寧遠以外),使得明軍只得坐守山海關,其騎兵的作戰能力相比關寧鐵騎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句話,很能打!


在與吳三桂接洽之前,多爾袞對李自成還是十分忌憚的,因為他認為李自成能如此快的攻佔北京城,軍事實力應該非常強大,可當時已經投降的明軍主帥洪承疇對多爾袞說,李自成能如此迅速攻佔北京,那是因為明軍地方部隊實力不濟,相比滿清八旗,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是遠遠比不了的,洪承疇曾多年與李自成作戰,深知其作戰能力,對此,多爾袞心裡才有了底氣。


於是,多爾袞決定繞道山海關,尋山海關以西,破長城而入,在平原地帶展現八旗騎兵的優勢,進而包抄北京,可出兵之後,碰到了吳三桂請求「借兵」的使者,多爾袞方才改變了路線,決定由山海關進軍。


終上所述,李自成的部隊沒有充分的戰前準備,軍心不穩,對彼方也並不了解,其部隊戰士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也沒有足夠的臨陣經驗,而且主要以步兵為主,而大順軍的對手吳三的桂關寧鐵騎和清朝的八旗軍隊卻是多年打磨、久經戰陣,而且戰前準備充分,鬥志昂揚,兩相對比,高下立見。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在戰略運用上,清軍統帥多爾袞比李自成、吳三桂要高明得多,李自成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與吳三桂五萬關寧鐵騎交戰,此時的清軍作壁上觀,以逸待勞,等著坐收漁翁之利,當吳三桂大軍面臨崩潰時,八旗大軍突然殺到,多爾袞與他的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都是滿洲八旗軍隊的悍將,他們的突然來臨,是李自成始料未及的,這種出其不意的偷襲,使得李自成軍隊陣腳大亂,最終在八旗騎兵的衝擊下,李自成大軍慘敗,最終退回北京,後來由於一系列的軍事決策失誤,導致了剛剛誕生不久的大順王朝終於走上了末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誰可稱第一謀士? 並非郭嘉, 也不是諸葛亮, 而是他!
二戰後美軍佔領日本, 麥克阿瑟做了三件事, 從此裕仁天皇威風掃地

TAG:陪你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