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水晶宮,近代最早的裝配式建築

英國水晶宮,近代最早的裝配式建築

1851年英國,一座能夠同時容納一萬人並可展示來自世界各國十萬多件展品的可移動展館出現在倫敦海德公園,驚艷世界。館內掛滿萬國彩旗,50多萬人聚集在海德公園四周。參觀人流摩肩接踵,各種工藝品、藝術雕塑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人們驚奇地觀看來自不同國家的發明、珍奇和不同產品。

這座世界上第一座以玻璃及鐵架構築的大型輕質建築,不僅開創了近代功能主義建築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屆偉大的世博會。設計人為英國園藝師帕克斯頓。整個建築高三層,大部為鐵結構,外牆與屋面均為玻璃,通體透明,寬敞明亮,故名「水晶宮」。

水晶宮的設計師竟是園藝師

「水晶宮」總面積為7.4 m×104 m;建築物總長度達到563 m(1851ft),用以象徵1851年建造;寬度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為一單位(因為當時玻璃長度為1.22 m,用此尺寸作為模數)。其外形為一簡單的階梯形長方體,並有一個垂直的拱頂,各面只顯出鐵架與玻璃,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完全體現了工業生產的機械特色。在整座建築中,只用了鐵、木、玻璃三種材料,共用去鐵柱3300根,鐵梁2300根,玻璃9.3萬平方米,從1850年8月到1851年5月,總共施工不到九個月時間。而細究其設計的靈感來源也是充滿了巧合。

1849年,大英帝國政府為了顯示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和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了炫耀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並開始支配世界的實力,英國當時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公爵,決定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辦一次國際性博覽會,並要求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1849年底成立的世博會建築委員會立即向各國發出展館設計的邀請。儘管方案徵集僅有三個星期,但是委員會仍收到245個方案,委員會評選出68個榮譽獎,但卻沒有一個獲勝者。因為所有方案都是古典、永久性的建築形式。幾個月很快過去,正在皇家委員會一籌莫展之時,一個不經意的方案不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會,更是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甚至建築物作品的本身成為了第一屆世博會最成功的展品。這便是園藝工約瑟夫·帕克斯頓和他的創作「水晶宮」。

設計靈感來自與女兒的玩耍

帕克斯頓是阿爾伯特親王的朋友,時任查絲華斯莊園首席園藝師,以在溫室中培養和繁殖維多利亞王蓮而聞名,並擅長用鋼鐵和玻璃來建造溫室。偶然獲得了一名英國探險家1837年在蓋亞那發現的蓮花種子,經過一番悉心培育,種子在三個月後長出11片巨大的葉子,開出了美麗的花。

圖丨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1801—1865)

一天,帕克斯頓把7歲的小女兒抱上一片葉子,飄在水上的綠葉居然紋絲不動。翻開葉子觀察,他看見背面粗壯的徑脈縱橫呈環形交錯,構成了既美觀又承重的支撐。這一發現給了他靈感,一種新的建築理念就此形成。不久,他為王蓮建造溫室,採用鐵欄和木製拱肋組合支撐玻璃牆面,首創新式溫室。在功能之外,他還發現這種建築構件可以預製,根據需要組合裝配,成本低廉,施工快捷。這一獨特的方式贏得了當時建築工程界的讚譽。

帕克斯頓毛遂自薦,寫信給皇家藝術協會提供自己的方案,在獲得回復後帕克斯頓夜以繼日、通宵達旦投入設計。他以立面和剖面圖形式畫出了這座建築的基本形態。6月20日,帶著圖紙前往倫敦。6月22日,倫敦新聞畫報再次刊登官方設計方案的細節。建築委員會見到了帕克斯頓的計劃並迅速推薦給組織委員會,同時廣泛徵求民眾意見。公眾輿論倒向了這一設計,因為它新穎別緻、優雅美觀,同時又絕對稱得上臨時性建築。7月15日,建築委員會接受了帕克斯頓79800 英鎊的報價,要求在原有基礎上增加高度,以便使某些樹木得以罩在屋頂下得到保護。帕克斯頓測得了樹高,在設計中增加了一個桶狀圓頂。帕克斯頓的方案在眾人關注下最終敲定。記者Douglas Jerrold撰文稱之為「水晶宮」,這個名稱一直流傳至今。

圖丨帶有桶狀圓頂的水晶宮

最早的大型裝配式建築成最佳代言

水晶宮作為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裝配式建築,這種用預製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築方式,憑藉著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並可提高建築質量等優點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注意。追根溯源,早在17世紀向美洲移民時期所用的木架構拼裝房屋,就是一種裝配式建築。古埃及阿斯旺菲萊神廟、古希臘雅典帕特農神廟都是採用了這種裝配式建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國房荒嚴重,迫切要求解決住宅問題,促進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到60年代,裝配式建築得到大量推廣。

世博會結束後水晶宮移至倫敦南部的西得漢姆,並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建造,將中央通廊部分原來的階梯形改為筒性拱頂,與原來縱向拱頂一起組成了交叉拱頂的外形,展示了這種裝配式建築的強大生命力。

傳奇的毀滅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

1854年6月10日由維多利亞女王主持向公眾開放,作為倫敦的娛樂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11月30日晚上6點,在中央大廳的員工廁所內突然著火,很快大火燒遍了整幢建築,第二天早上,除了一堆扭曲的金屬和融化的玻璃,其它什麼都沒有留下,殘垣斷壁一直保留到1941年。水晶宮的焚毀也宣告了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結束。

截止至2018年,1851年倫敦世博會已經過去了167年,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科技的發展、現代的建築形態早已跨越了水晶宮、蒸汽機的時代。然而,人類並沒有脫離水晶宮所使用的材料和方式,水晶宮依然「存在」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中,變化著帕克斯頓的創意理念,延續著裝配式的建築方式。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指導意見的通知》(建質函[2015]159號)文件精神,推進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工程設計、施工和運行維護全過程的應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聯合北京國建融科合創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住房和城鄉建設產品BIM大型資料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IM資料庫 的精彩文章:

TAG:BIM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