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後最想哭的瞬間,就是「緊急聯繫人」不知該填誰……
文/北美留學生日報
一個人留學,彷彿整個世界都很繁華
就自己這裡特別冷清
出國留學,會遇到填寫各種各樣的文件,其中包括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
而其中有一項,是要填寫「緊急聯繫人」...
二十多個名字逐一跳入腦海,又被一個一個篩掉......過了一會兒,我還是決定填上自己的名字。
朋友也有,只是不知萬一我遇到什麼事,會有誰真正care。孤苦伶仃在異國的感覺,每到這種時候就會特別的明顯。
留學後,竟然連「緊急聯繫人」填誰都不知道...
這種時刻,都會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出國之前,人們曾對留學有著不同的憧憬和幻想。
作為留學生,經常會聽到「出國了就有好日子過了,不像我們,這麼辛苦」,「好羨慕你們出國享清福」之類的話。
每每聽到這種話,都是一肚子的無奈和冤枉無處發泄。和他們想像得正好相反,留學生的生活沒有每晚嗨翻天的Party,沒有開超跑買潮牌的日常,更沒有看幾天書考試就能過的生活。
更多的是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選課,租房,做飯,搬家,學習,左手是堆成山的paper,右手則是接通父母電話時強忍住眼淚的「一切都好」。
小時候總喜歡把「遠方」賦予許多美好的想像。
遠方是什麼?我以為是生活在別處,是獨立追求夢想,是擁有知己和愛人,是像三毛那樣在撒哈拉流浪,追求「詩和遠方」彷彿成了出國留學最好的目標。
但真的出了國才發現,這是一段漫長且孤獨的旅程,我們當時以為可以擁有的自由和成就,其實被淹沒在了離家千里之外的孤單和無助中。
那拿什麼瞬間讓留學生瞬間也有想哭的衝動呢?日報君搜集了一些小故事講給你聽:
1
在國外念高一的時候,全年級只有我一個中國人。
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在班上挑一個或幾個自己最好的朋友,寫一封信給他/她,然後在信封上寫好自己想要給的那個人,交給老師,由老師在課上負責遞送。
我害怕沒人給自己寫,會尷尬,就拿出紙和筆來給自己寫了一封。
還害怕被其他人看出來,又讓旁邊的同學幫我在信封上寫上「to××(我的名字)」才敢交上去。
這就是在國外留學的我所理解的最深的孤獨。
2
在國外感到最孤獨,是晚上下課,自己走回家,慢慢逛超市逛到超市關門拎著沉甸甸的東西回家的時候。
是取得了好成績,坐半小時公交去downtown準備吃一頓自己喜歡的鰻魚飯,吃著吃著哭出來的時候。
是吃夠了學校的飯想約朋友聚餐找不到人的時候。
是想訂外賣發現湊不夠起送價的時候。
是自己去醫院排隊挂號打針的時候。
是室友在家裡招待客人,不想回家又無處可去在商場里漫無目的地閑逛的時候。
是有開心的事情無人分享,找不到人說的時候。
是又傷心的事情無人分享,找不到人說的時候。
3
出國留學第一年為了鍛煉自己的語言,主動找了外國人住在一起,住了一年多後終於混到能和他們一起插科打諢。
有一次,在熬過了一個沒日沒夜的midterm考試周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小長假,心情也逐漸從緊繃的情緒中稍稍舒緩過來。
兩個室友在假期中紛紛訂好車票回家,前一天周五晚上送走他們上火車,大家在火車還一起嘻嘻鬧鬧互相打趣。
第二天,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宿舍里醒來,一夜之間一個偌大的房子只剩我一個人,卻不知道要做些什麼。
4
大一剛來美國的時候住在學校宿舍里,當時的舍友有兩個,兩個都是美國當地人。
有時候美國舍友的好朋友會來宿舍串門,他們會在客廳說說笑笑,一起談天說地。
我之前加入了幾次他們的談話,但是因為語言問題話題實在無法深入交流,聊到後面我就只能幹乾的愣在一旁呵呵傻笑。
所以每當再有舍友朋友來,我只能關著門在寢室里,默默等著聲音漸漸消失,再打開門去洗洗才睡覺。
5
不小心從自行車上摔下來,膝蓋摔的很嚴重,打電話讓朋友幫忙扶著我,終於堅持到回宿舍之後就再也站不起來,想給媽媽打個電話,拿起手機想了想又放下了的時候。
大年初一有兩個期中考試,三十晚上在圖書館複習。複習累了刷了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們親戚們在家一起過年吃餃子吐槽春晚。走出圖書館散了散步,看看滿天星空,走回來繼續複習的時候。
6
出國讀研,和各色膚色的學生們一起上學後,就開始懷念在國內校園圍牆下的時光。
記得以前,每天晚自習之前只有很短的吃飯時間,以同學們最快的速度沖向食堂沖向麻辣燙和小賣部,有時候奢侈地擠出一點時間來去操場上遛彎,偶爾看看籃球賽,看看心儀的男生打球,和最好的朋友。
而如今身在國外,我還想每天晚飯之後出去溜溜彎,可惜再也找不到願意陪伴我的那個人了。
而如今,波士頓古老建築高冷的看著我,學術精英們高冷的藐視著我,而我,只感覺自己是茫茫大海的一粒米粟,在孤獨中獨自追逐。
7
自己扛著兩個23公斤的大箱子入關時不孤獨,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地鐵上學不孤獨,在住家無所事事不知道做些什麼時不孤獨。
但是,現在發燒躺在兩平方米的小床上難受得只能用嘴巴呼吸的我感到特別孤獨。
再也沒有母親半夜叫醒我遞給我一杯鹽開水讓我喝下它,不好意思麻煩朋友開車給我送葯和體溫計,一個人只能不停地燒開水,一壺接著一壺...
8
一個人留學,彷彿整個世界都很繁華,就自己這裡特別冷清。
看著朋友圈裡這個在聚會,那個在旅遊,只有自己待在公寓里看天花板,冰箱里連吃的都沒有。對比之下,是挺凄涼的。
尤其剛出國的時候,很迷茫,我當時覺得我和這個社會的聯繫很小。國內的朋友沒有共同語言,國外的人基本不熟不認識。
一件事,我做不做,都沒人管我。我完全可以熬夜熬到2,3點,反正沒人知道。
不去學校的時候,我感覺我是一個世界之外的人。這世界有我沒我,都沒有任何分別。
9
正等待著美國的感恩節,突然接到爸爸電話,說媽媽突然腦梗塞病發,非常嚴重,問我能否立刻買機票回國。
我買第二天的機票飛回去,到醫院時看到媽媽抽搐不止,不停的嘔吐黑色的膽汁,我跟爸爸盡全力按著媽媽的身體,配合醫生的治療。
當天凌晨,我發現媽媽臉部瞬間紫掉,大聲呼喊醫生搶救,但媽媽還是走了。
處理完所有後事後,在回美國的飛機里,眼睛已經哭得睜不開,想到自己最親的人已經不在身邊,回首故鄉已缺了最大的依靠,自己還必須在地球的另一邊孤身奮鬥。
那時候我才明白什麼叫「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走下去,不辜負父母的厚望。
10
周末約兩個朋友出來吃飯,結果點多了。
我說,點多你們吃得完嗎?朋友反罵我,吃不完不會給家裡打包啊?然後他倆一邊打包一遍討論自己男朋友最喜歡吃什麼,哪個菜要多帶點。
我怔了怔,想起家裡空無一人。
最後剩的太多,我還是打包了一份。
而那一份最後也因為太忙忘了吃,在冰箱里放了好幾天之後就扔掉了。
11
開學回宿舍,衣服洗好裝在箱子里,一打開行李箱,湧出來的都是家的味道,那時候最想淚奔。
還有,室友是美國人,她媽媽每周六早都會來我們房間幫她理東西,裝laundry,換床單被套,最後一起走出房間開車回家,這之後一個人呆在房間里看著照片刷著朋友圈的時候,我媽突然給我發一條微信說「多穿點衣服,冬天冷別著涼了」。
有一次周末,晚上在宿舍里睡覺夢見我還很小。因為宿舍床旁邊靠著的就是暖氣,一轉身的時候腳碰到了暖氣。因為那天暖氣溫度不是很高,我醒了過來,以為我真的回到了家,以為我碰到的是我媽。驚醒後發現不是,留下來的淚水都冷冷的,然後卷著被子繼續睡覺,希望能再做一次那個回家的夢。
12
有一次過年帶外國朋友到中國城下館子,他問我吃過最好吃的中餐是哪家,我突然愣住了。
想了好久,我說,應該是我媽做的菜。
我媽和Google之外,絕無第三者能這麼精準定位我的口味。
想家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某個時刻突然想吃某樣東西了。秋天了就突然想吃栗子,中秋想吃月餅,端午想吃粽子,過年了就突然想吃媽媽做的飯。
想家這種事情,心沒感受到,胃先想到了。
留學這條路上,難免會和孤獨和無助狹路相逢。
語言的不通,環境的不適應,父母的遠離身邊,都有可能是造成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而漸漸的,有的同學在留學路上越發自閉於自己的世界之中。
即便是性格多麼外向的同學,難免在某個時刻也會覺得悶苦,是那種身邊有再多的人都無法淡化的孤獨和無助感。
但人生路途中有很有時刻,你可以不是孤軍奮戰。
多去嘗試認識更多的人,把自己置身在人群中,不是因為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孤獨,而是有更大的幾率認識到真正的知音。
人終其一生都要和既定的事情戰鬥,和別人戰鬥,就不要和自己戰鬥了。勇敢接受自己的孤獨,和自己和解。
慢慢地將我們的生命打開小小的口子,讓關心的人有機會走進來了。
也許不久之後,我們的那個口子會越開越大,照進來的關心也會越來越多。
或許到那個時候,在緊急聯繫人上寫下別人的名字時,我們會更快找到合適的答案。
※35個美國SAT考場被取消,對中國學生有何影響?
※「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辭世,他曾捐出80%身家給超200所學校!
TAG:留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