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今年夏天熱刺並沒有進行任何引援,這讓很多熱刺球迷擔心球隊在新賽季的成績。但事實上,過往有不少球隊在轉會窗投入不多的情況下也有不俗的表現


曼聯(2000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1999-2000賽季,雖然弗格森的球隊以領先第二名18分的優勢加冕英超桂冠,但博斯尼奇的表現證明他顯然不是舒梅切爾的合格接班人。另一位門將泰比的表現也證明他難堪大任,這讓弗格森不得不從摩納哥引進了法國門將巴特斯。

雖然在登陸英超後低級失誤頻繁出現,但巴特斯在曼聯的首個賽季其實還是非常成功的,他用15場零封幫助紅魔實現了英超三連冠的霸業。巴特斯固然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但紅魔能夠延續成功很大程度上還是得益於老爵爺留住了球隊的核心陣容,並發揮出了他們最大的能力。

但不引援想延續成功顯然是無法長久的。之後的一個夏天斯塔姆轉會拉齊奧,曼聯的防線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最終在那個賽季紅魔也將冠軍獎盃旁落。

切爾西(2009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安切洛蒂接手藍軍後並沒有像2004年的穆里尼奧一樣對球隊做徹底的改變。那個夏天球隊只引進了日爾科夫(1800萬英鎊)、斯圖裡奇(650萬英鎊)、馬蒂奇(150萬英鎊)和特恩布爾(免簽)。安切洛蒂球隊的成功更多依靠的是戰術上的變化,由於4-4-2鑽石中場已經被很多對手摸透,所以安帥開始靈活地在4-3-2-1、4-3-3和4-2-3-1等陣型中切換。

最終的成績也證明了安帥的睿智。在安切洛蒂手下,球員們都可以自由地展現自我,"魔獸"德羅巴在那個賽季的英超打進29球,蘭帕德和馬盧達也都拿出了相當高效的表現。

那個賽季切爾西拿到英超和足總杯的雙冠王,在英超賽場更是打進了驚人的103球。雖然一年後因為球隊傷病、歐冠戰績不佳以及曼聯復興等多重因素導致安切洛蒂離開了球隊的帥位,但這並不能掩蓋義大利人在藍橋首個賽季所展現出的極高的戰術素養。

布萊克本(1994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上世紀90年代肯尼-達格利什率領的布萊克本的成功當然離不開傑克-沃克的財富支持,但你絕不能因此就忽略這支球隊超強的凝聚力和戰鬥精神。

布萊克本的確花了不少錢才打造了阿蘭-希勒和克里斯-薩頓的組合,但其實在1994年的夏天,球隊花錢簽下的球員只有薩頓和傑夫-肯納兩人,托尼-蓋爾和肖恩-吉文都是免簽的。

之前球隊里已經有勒索克斯、科林-亨德利、蒂姆-舍爾伍德、赫寧-伯格和蒂姆-福勒等一批精兵強將,薩頓在前場的特點也非常符合達格利什的想法。最終這支球隊也打破了曼聯在英超初期"獨霸天下"的局面。

畢爾巴鄂競技(2011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引進太多新援不一定就能奪得冠軍獎盃,相反,沒有太多新援到來也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在新賽季碌碌無為。2011年,貝爾薩執教的畢爾巴鄂競技花費600萬英鎊從薩拉戈薩簽下埃雷拉,而這也是球隊在那年夏天的唯一一筆引援。

雖然畢爾巴鄂競技最終沒能贏得冠軍獎盃,也沒能打破皇馬和巴薩對西甲的統治,但這支球隊所展現出的精神和強度讓人震撼。貝爾薩教會了他的球員如何更高效地處理球以及如何用腦子而非身體贏下比賽。雖然那個賽季球隊在西甲只排在第10,但在歐洲賽場他們卻展現出了自己真正的戰鬥力。

2012年3月,畢爾巴鄂競技在歐聯杯八分之一決賽中將曼聯淘汰出局,他們在兩回合比賽中所展現出的態度和精神完全擊垮了紅魔。那一年球隊一路殺進歐聯杯的決賽,只不過遺憾地輸給了由法爾考領銜的馬德里競技。而在國王杯賽場,球隊同樣屈居亞軍。


瓦倫西亞(2001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在2001年夏天任命貝尼特斯為球隊新帥之前,瓦倫西亞曾花重金引進了不少實力派的球員。不過在2001年夏窗,球隊只從馬德里競技引進了前鋒薩爾瓦-巴萊斯塔,但最終貝尼特斯還是通過精妙的布置帶領球隊實現了成功。

事實上,那個賽季瓦倫西亞能夠贏得西甲冠軍主要靠的還是密不透風的防守。以卡尼薩雷斯、佩萊格里諾和阿亞拉為核心組成的防線一整個賽季下來只丟了29個球。而球隊在聯賽中的最佳射手是巴拉哈,但他只有7個進球入賬。

提到瓦倫西亞在當時的成功,必須注意的一點是球隊在將門迭塔賣到拉齊奧之後並沒有在轉會市場上尋找他直接的替代者。相反,貝尼特斯在戰術上做了大膽的變革,將之前的4-4-2鑽石中場變為站位更加緊密的4-2-3-1,兩名防守型中場也確保了球隊在中場有了足夠的控制力。

貝尼特斯的戰術改變以及艾馬爾在中場的亮眼發揮幫助瓦倫西亞拿到了那個賽季的聯賽冠軍,也讓世界第一次認識了貝尼特斯超前的戰術思想。


AC米蘭(2003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那個賽季米蘭的引援同樣不多,安切洛蒂的球隊只是從聖保羅簽下了卡卡,從切塞納引進了波齊,並從羅馬免費簽下了巴西邊後衛卡福。

安切洛蒂此前剛剛率隊拿到了歐冠冠軍,所以他對於球隊現有的陣容是感到滿意的。當時米蘭的防線上已經擁有科斯塔庫塔、內斯塔和馬爾蒂尼等球星,加上卡福可以說是如虎添翼。而卡卡更是展現了自己作為巴西球員的創造力,加盟球隊的首個賽季他就當選意甲年度最佳球員。

那個賽季米蘭也成功問鼎意甲冠軍,整個賽季球隊只輸掉兩場比賽,領先第二名羅馬的分數也達到了11分。


巴塞羅那(2015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如果你的球隊已經擁有了一套不錯的陣容,那麼在進入轉會期後球隊的引援也能變得更加靈活。這就是巴塞羅那在當時的情況,恩里克執教球隊的首個賽季就率隊完成了三冠王的偉業。

2014-15賽季,蘇亞雷斯用表現證明自己絕對配得上6500萬英鎊的身價,他和梅西以及內馬爾組成的MSN組合更是被很多人看作史上最強三叉戟。再加上防線上的皮克,中場的伊涅斯塔、哈維和布斯克茨,如此強悍的陣容也難怪恩里克會覺得他沒有必要在2015年的夏天進行引援。

雖然球隊在夏窗也引進了阿萊士-比達爾和阿爾達-圖蘭,但由於受到轉會禁令的影響,二人在一月份之前都無法代表巴薩出場。其實在很多人看來,當時巴薩最重要的一筆"簽約"就是說服阿爾維斯在球隊再留一年。

雖然皇馬也斥資5000萬英鎊引進了達尼洛和科瓦契奇,但最終巴薩依然拿到了聯賽和國王杯的冠軍獎盃。這和2005年的情況是何其相似,當時的巴薩只在夏天簽下了范博梅爾和埃斯奎羅,最終卻在里傑卡爾德的帶領下在新賽季拿到了西甲和歐冠的雙冠王。


不萊梅(2003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2003-04賽季,不萊梅拿到了球隊自1993年來的首座德甲冠軍獎盃,這與球隊總經理阿洛夫斯和主帥沙夫的親密合作有很大的關係。雖然賽季初不被看好,但最終不萊梅還是力壓奪冠大熱門拜仁,拿到了球隊歷史上的首次聯賽和杯賽的雙冠王。

2003年的夏天球隊並沒有選擇大肆招兵買馬,伊斯梅爾和拉格布羅姆加起來才花了球隊不到100萬英鎊。沙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向球員們灌輸自己的理念上,也就是強調短傳和快速跑動的哲學。

不過雖然球隊在場上的表現非常出色,但在場下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打進28球的埃爾頓認為國際托托杯就是浪費時間,他已經準備離開;此外,克拉什尼奇也做好了離隊的準備,利斯泰什更是向球隊遞交了轉會申請。所以之後一個賽季德甲又回歸了它原有的秩序,拜仁重新奪回了聯賽冠軍獎盃。


曼聯(1995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1995年夏天,保羅-因斯、坎切爾斯基和馬克-休斯等人相繼離開紅魔,這意味著幫助曼聯拿到前兩座英超冠軍獎盃的核心班底已經幾乎被打破。而此時弗格森爵士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並沒有選擇在轉會市場上一擲千金,而是將信任放在了球隊的一批年輕天才身上。這批年輕人就是我們日後津津樂道的92班,也就是貝克漢姆、內維爾兄弟、吉格斯、巴特和斯科爾斯等人。

因為飛踹水晶宮球迷而被禁賽八個月的坎通納解禁回歸,對弗格森來說這比一筆重磅引援更有價值。法國人度過了自己職業生涯最出色的一個賽季,他在各項賽事中打進19球,賽季末還拿到了FWA年度最佳球員的獎項。雖然賽季首戰紅魔曾1-3不敵阿斯頓維拉,但最終他們還是將英超和足總杯這兩座冠軍獎盃攬入懷中。


拜仁慕尼黑(2005年)

球隊不買人,也許微調才是轉會操作的「王道」

時間回到2005年,那個夏天拜仁在轉會窗表現得相當安靜。雖然球隊當時只簽下了伊斯梅爾和多斯-桑托斯,但他們依然在賽季末拿到了聯賽和杯賽的雙冠王。

當時的拜仁主帥是馬加特,他在引援有限的情況下完成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馬加特的球隊強調身體和速度,出色的戰術部署也讓他贏得了"德甲最強大腦"的美譽。

雖然在和球員的關係方面馬加特做得並不夠聰明,但他最終還是克服了球隊在轉會市場上的不利,率隊連續兩個賽季奪得德甲冠軍,這樣的表現已經足夠讓人印象深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