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喝酒要加冰?

為什麼喝酒要加冰?

酒是

糧食精

相傳民間最早造酒的人是黃帝的一位手下,名叫杜康。

那個時期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部落里也漸漸存了些餘糧。

餘糧多了是好事,但也有個麻煩,不少儲存在山洞裡的糧食因為保存不當,都爛掉了。咱中華人民自古講究的就是勤儉節約,黃帝知道後很是生氣和憂心,特命杜康去管理糧食。

杜康一開始也是一臉懵逼,他不知道該怎麼有效的去保存糧食,碰巧看到一些枯掉的中空樹榦,面對天然的儲量容器,他就把囤積的糧食塞了進去。

杜康不定時地去看這些存放糧食的樹榦,日子一天天過去了。。。。。。

兩年後的某一天,他發現這些樹榦的裂縫中不斷滲出液體,一群動物在樹榦周圍倒地不起,有些甚至還睡得打起了呼。

杜康當時很好奇,就自己上去也舔了一口。

這種液體,雖然很辣口,但是很香醇。沒多久就喝醉了,順勢就和動物們睡作一團。

久而久之,杜康造酒的傳說被流傳開來,詩人們就用杜康代表酒了。

酒一開始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東西,因為需要大量的糧食去釀製,古代生產物資匱乏,喝酒乃至釀酒都是一件很驕奢的事情。只有盛世時期,才有飲酒之風。比如說,唐朝。

最有名的就是詩仙李白了,與其說李白是詩仙,不如說是酒仙。據不完全統計,他 70% 的創作都是在飲酒時進行的。

唐朝飲酒之風盛行,各種酒庄酒店燈火通明。而且當時除了溫酒喝,還有放入冰水中冰鎮的,特別是夏天,長安街頭已經有了冰鎮酒

直到宋代的首都汴梁市集,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這種冰鎮酒的喝法也一直在老百姓中延續。

清明上河圖上就有這樣的記錄

與此同時,在另一片大陸,人們正在拿酒當水喝,可沒有說他們是酒鬼的意思。當時的歐洲,水源污染嚴重,而且人們也沒有像亞洲人那樣有喝開水的習慣。

酒在當時就被作為一種代替水的飲品傳開了。看過《 權力的遊戲 》的朋友,應該對這種狀況很有印象。

當時的歐洲的酒,其實酒精度很低,因為蒸餾酒技術還沒發明,他們喝的酒充其量就是果汁、果酒,哪怕當水喝,也沒什麼關係,根本醉不了。

如果李白當時去了歐洲,別說千杯不醉了,喝翻一個城的人都不誇張。。。。。。

歐洲對於酒品質的追求,是從近代才開始的。當時歐洲經濟發展迅速,四處酒庄林立,人們對於酒的審美也慢慢高了起來。開始有了鑒酒師和釀酒師這些職業。

其中最有名的鑒酒師就是有 「 黃金之鼻 」 稱號的理查德·派特森( Richard Paterson ),他在父親的酒庄長大,從小就被酒的文化和氣味包圍,他的鼻子不僅可以聞出酒的年限,甚至可以區分出烈酒中 26 種不同的香氣。

據稱理查德的鼻子價值 150 萬美元

用他的話說,酒水就如同香水,哪怕同一款酒,釀造的酒庄不一樣氣味也是完全不同。他為寶貴的鼻子甚至投了 250 萬美元的保險單。很多釀酒的生產商都請他去做品鑒,被他喝過的酒被稱為一種榮耀。

理查德曾在電視節目中說,酒的品嘗因人而異,任何酒給不同的人喝都有不同的喝法,加熱、加水、兌飲料或者加冰。

尤其是冰塊,可以最大程度的釋放酒的香氣,中和掉過於刺激的酒精,讓品嘗酒成為一種享受。

在這之後,兩位瑞典的學者甚至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發表了論文,詳細用化學解釋了為什麼在酒中加冰能鎖住香氣,讓酒變的更好喝。酒加冰的喝法變的越來越盛行了。

無論是中西,大家對酒的喝法都是很在意的。

在差評,像拉梨這些走在佛系養身前線的年輕人們,很是鍾情勁酒。

尤其是加了冰塊後的勁酒,口感清新涼爽,喝了之後解暑解乏,每天喝一點,保健養身對於我們這種長期熬夜的工作者,簡直就是保有好狀態的神器。

下班後,大家一起聚個餐,點些燒烤,配上一點冰鎮勁酒( 冷藏室 30 min,冷凍室 15 min )。

一幫人聚在一起聊天吃飯喝酒的快樂時光,簡直不要太舒服愜意,就像杯中酒一樣,讓人回味無窮。

看著琥珀色的酒水混合著冰塊,輕輕搖晃酒杯,彷彿晚潮海浪聲一樣悅耳動聽。小小品嘗一口後,慢慢體會那冰爽的香醇味道在口腔中回蕩,升華。

這才是享受生活的愜意時光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差評 的精彩文章:

一張偽造通緝令的詐騙套路,騷得讓人防不勝防
今日最佳:媽媽中了網購的毒……

TAG: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