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最難理解的一句話,五個字總結出六個字
「道德經」一直被道教奉為經典,但在其出現之前並不存在道教,所以說「道德經」並不能單純以宗教書籍來看待,更多的是體現在其中的哲學思想。
自春秋戰國以來,研究這本書的人就從未中斷過,而如今「道德經」的魅力已經不僅僅體現的中國,早已傳播到了整個世界,正如李約瑟所言,道家對自然的探究,完全可以和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希臘相媲美,它甚至是中國整個科學的基礎。
對於「道德經」的評價,最完美的也是出自李約瑟之口,在他眼中,中國人的性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全部都來自道家,中國若是沒有道家的思想,就會像一顆根部已經腐爛的大樹,但是現在的樹根,仍然生機勃勃。
道德經短短五千多言,其中包含的哲學道理恐怕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完整,而有的人認為只要一個「道」字就能表達完全,正如書中所言,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那麼此書可以說是「有」中表達出的世間萬物,也可以說是「無」中的不發一言,接觸過哲學的都知道對立統一的觀念,「道德經」本身就存在這種觀念,每一字每一句的對立統一,放在整體中仍然成立,道家說三生萬物,若是正反理解不正是「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此句暫且還能用言語表達,但其之前一句若是表達起來恐怕真的要用上千言萬語了,同時筆者也認為是整部書中最難以理解的一句話。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短短的十個字,讀起來朗朗上口,可總有點不明所以的感覺,尤其是其中的那個「反」字更使人抓耳撓腮,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句話的表面意思:
循環往複地的運動,是道在運動;道的作用微妙柔弱。若是再往下引申一些便會涉及到「事物對立面的轉化永恆不變」這樣的矛盾哲學問題,其中的「反」又可看成對立,因此又可理解為萬物都有對立的一面,而這種對立面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再觀下一句,聽起來有些消極的意思,但道家的「無為」本身就不是徹底的消極思想,用其哲學觀點來表述,即便是消極也有積極的一面,「道」產生了萬物,但是並沒有使萬物感受到「強」的壓力,萬物自然而然的發生和生長,而「強」的對立面部正是語句中的「弱」?
值得一提的是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闡述的「反者道之動」的影響,他認為這句話對中華民族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勝利有著極大的幫助,正是因為相信這個理論使得中華民族在昌盛中謹慎,在危險中滿懷希望,所以他用六個字來總結了這五個字:「黎明即將到來」。
當我們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想想這五個字,希望你也能夠總結出相同的六個字。
※《西遊記》中的黃眉童兒為何敢變成如來?孫悟空哭了
※倉央嘉措:一位身不由己的孤獨活佛,一生的追求都在兩句絕筆詩中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