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合適的球杆揮重能讓你多打遠39碼!
原標題:原來,合適的球杆揮重能讓你多打遠39碼!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呢?
每個人的球包里都會有一支自己無比鍾愛的球杆,它不關乎新舊與品牌。你用它打了很多好球,只要在場下拿上它就會覺得信心滿滿。有時你嫌它年份太久需要更換,嘗試了很多款式,哪怕是同一品牌的新款球杆,卻得不到你要的感覺,最後你還是乖乖把它放在包里。
所以,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都應該知道一支適合你的球杆在一定程度上是與你互相吻合的,而球杆的揮重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今天想要給大家解答的便是:揮重如何影響你的擊球?
來不及看文章的球友,也可以直接點擊音頻聽我的個人總結哦。
揮重的定義
簡單的說,揮重就是你揮杆時你能感覺到的桿頭的重量。更嚴格的說,它是一個支點,當球杆架在這個支點上時,球杆的兩頭是平衡的。工坊都會有一個測量揮重的工具叫做揮重稱,揮重的表示用的是由數字和字母的集合碼,範圍從最輕的A0到最重的G10。大多數男子球杆的揮重會在D0-D2之間,女子的則在C5-C7之間。如果你想從D0的揮重改變成D1,在桿頭加重2克就能做到。
需要論證
1.揮重會影響到揮杆速度和出球速度。
2.揮重會影響起飛角度和倒旋。
3.揮重影響距離。
4.揮重影響準確性。
5.揮重影響你的揮杆方式。
6.我們不能感受到揮重的變化。
7.強壯的球手需要更重的揮重。
如何測試
本次測試我們召集了6位測試者,他們的揮杆速度不一,差點在0-15。讓他們同樣都使用6號鐵,每位選手在四種不同的揮重(D0、D3、D6、D9)的球杆上進行五次擊球,所以的測試數據都由trackman記錄。
測試結果
揮重會影響到揮杆速度和出球速度
在過去的測試中,比如對桿身重量的研究,我們對「越輕越快」的理論給出了模稜兩可的結果。然而,在揮重的測試過程中,這種重量與速度之間的關係就比較清晰了。我們測試的6名測試者中,有5名由於揮重的變重而導致揮杆速度的下降。這六名測試者平均速度下降了2.75mph。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降幅,尤其是對於鐵杆來說。更突出的是有一位測試者的揮杆速度下降了近5mph。
有趣的是,我們並不清楚揮重和球速之間的關係。6名測試者有5名在從D0到D9的過程中損失了球速,平均損耗約有2.2mph,然而,有2位選手在D0以上揮杆時達到了最高球速——一名在D6,一名在D9。
測試數據由pluggedingolf提供
這是怎麼做到的?他們靠的是擊球因素(擊球甜蜜度:球杆的速度轉移成球速度的效率)。6名測試者中4名測試者在揮重最重時擊球甜蜜度最高。簡單的說,在相同的揮杆速度下,更重的桿頭能創造出更快的球速,這也是為何你會看到許多製造商在加重他們的揮重。
揮重會影響起飛角度和倒旋
揮重對球的起飛角度和倒旋也有所影響,即使沒有像對球速那樣顯著。
隨著揮重的增減,起飛角度都有2度或者更少的變化,倒旋也會在400RPM的範圍內變化。但這個影響似乎純粹是個人因素。三名測試人員在D0處起飛角度最高,但其他三名測試人員在D6或D9處的起飛角度最高。同樣的,4名測試者在D9處的倒旋最低,另外兩位測試者在D9處的倒旋最高。
揮重影響距離
你是否想過,其實想打遠只需要在你的球杆上貼幾塊鉛皮就行呢?這是真的。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揮重的變化確實改變他們的中位數距離,最少的增加了7碼,最多有39碼。但很遺憾,這個簡單的方法不是總能奏效。我們的測試中也有人在揮重最輕的情況下打出了最遠距離,也有人在揮重最重的情況下打了最遠距離。
揮重影響準確性
毋庸置疑,揮重對準確性的影響非常大。觀察測試的中位數準確率,測試者的落點從左至右移動了18碼。從各揮重的落地分布圖也確實比較混亂,每個測試在準確率高的揮重上也是不一致的。其中一名測試者在D0的命中率最高,兩名測試者在D3的命中率最高,另外兩名測試者在D6的命中率最高,還有一名測試者在D9的命中率最高。
揮重影響你的揮杆方式
當發現揮重對速度,距離,準確性的巨大影響時,你也會期待知道揮重的變化對揮杆路徑和攻擊角度的影響。
6名測試者中有4名測試者的揮杆路徑偏左,2名測試者揮杆偏右。大部分人的變化都是顯著的,平均度數是2度,其中1位出現了驚人的8度。至於攻擊角度,你可能會認為較重的桿頭會導致更陡的攻擊角度,但只有兩名測試者表現了這種趨勢,其他測試者表現的規律不明顯。
我們不能感受到揮重的變化
這個觀點肯定是站不住腳的。雖然從D0到D3僅僅增加了6克的桿頭重量,但我們每個測試者都能立馬發現。他們不僅是在沒有任何提升的情況下感覺到的變化,而且數據顯示出來的波動我們也能看出區別。
無論是D0到D3還是D6到D9,都會對球杆變現出巨大的影響。
力量大的球手需要更重的揮重
無論你是從揮杆速度還是身體的強壯程度來衡量力量,這個觀點也是不成立的。我們揮杆速度最快的測試者在使用最輕的揮重距離最遠,準確度也最高。同樣的,身體強壯的測試者也沒有在最重揮重的球杆上表現最好。
就像我們測試過的其它數據一樣,揮重其實是具有個體差異化的參數,不能用簡單的經驗法則來衡量。
結論
測試出這麼多信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們呢?
當確定好桿身重量和長度後,在選擇球杆揮重時,我建議還是可以從貼鉛皮開始,嘗試不同揮重,找到自己最喜歡和最匹配的,這樣投入成本也較少。通過揮重的變化去觀察球的距離、倒旋、準確度等各個數據的關係,再去權衡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揮重。
*
想要了解球杆知識?
加入OB的球具群吧!
※ 約你玩轉名牌球杆旗艦店
※ 為你解答球杆知識
※ 教你如何避雷,選到合適自己的球杆
TAG:雲高高爾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