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張雨綺「暴打」老公:先把人做好,再結婚

張雨綺「暴打」老公:先把人做好,再結婚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鐺鐺娃 · 主播 | 周周

最近,張雨綺在一個叫做《重返母系社會的男人們》的小品中,扮演一個強勢的女主人。

這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作品,將男女角色互換。

她一言不合就對「老公」拳腳相加,還肆意漫罵:「男人就該在家生孩子帶娃!出來裝什麼男強人?!」

男人不敢有任何反抗,只能強顏歡笑:「老婆打得好。」

小品雖然看上去讓人爆笑不斷,但內心卻總覺刺痛和彆扭。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感受?

或許這就是人們在婚姻中總是互相爭吵、埋怨,卻恰恰忽視了的矛盾關鍵點:

習慣性給對方貼上性別標籤,賦予「你是男人或者你是女人,該或不該做某件事」。

笑著笑著,滿是無奈...

在女權至上的社會裡,連女人自己都會感到很多不妥之處,男人也漸漸能體會,在男權社會下女人的感受。

強調女權的現代社會,或許並不是女性在一味地壓制男性。

相反,一個社會越是缺乏什麼,才會越發呼籲什麼,而女性真正呼籲的其實是「平權」。

只有平等,把伴侶當做一個「人」去認真對待、尊重和愛,才是婚姻幸福的真正法則。

家庭里的不平等

若從婚姻里家庭的分工來看,可能許多全職媽媽聽過最讓人寒心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就是帶個孩子,做個家務嗎,有什麼好委屈的?!」

沒錯,在中國大部分全職媽媽都有這樣的辛酸體會。看過一項調查,全職媽媽最委屈的事主要來源於以下幾方面:

1、最聽不得老公否定自己帶娃做家務的辛苦,不僅不體諒,還酸話連篇,覺得全職媽媽就是個閑活,誰都能做;

2、由於沒有收入,在家庭里不被平等對待,總感覺老公和婆家盛氣凌人,自己卻低人一等;

3、在孩子的教育生活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卻得不到肯定,一旦孩子出現一些小問題,就會被全家人指責。

許多人依舊認為,賺錢養家才是對家庭的責任和付出,而家務勞動、教育孩子等似乎就該是女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和義務。

由於看不到實際的經濟收益,所以她們的付出和貢獻常常被視為0價值。

家庭分工產生的矛盾,其實就是一種性別歧視的投射,然而,它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佟麗婭與陳思誠結婚的時候,佟麗婭父親發的那段微博至今還記得,字字刺眼:

「我今天就把女兒交給老陳家了。那麼希望,到了陳家以後,多干一些活,給老陳做做飯,今後多伺候伺候他。」

佟麗婭在一次採訪中也談到過自己對婚姻的看法,她說她比較自卑,覺得能嫁給陳思誠是自己「高攀」了。

當時陳思誠瘋狂追求她的時候,她的顧慮竟然是對方太優秀了,她只想嫁一個普通人。

女人的自卑讓男人有了凌駕的機會,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社會慣性。深入剖析,性別標籤被死死貼在每個人身上,也是一種「男尊女卑」思想的蔓延。

女人的討好卑微,男人的理所應當,都在訴說著性別歧視的霸道和恥辱。

遺憾的卻是,在婚姻里,我們常常忽略了去把對方和自己都視做一個鮮活有思想的「人」,以至於「男權」似乎總在壓迫著「女權」。

李銀河老師說:

「我們不要再在大腦中去找尋男女差異的依據了,我們就在社會環境中尋找吧!

把所有男尊女卑、男強女弱或是男精女傻的刻板印象通通拋棄吧!」

在婚姻里,我們呼籲「平權」並不僅只限於家務分工,更不是要刻意強調女性的弱勢地位,對男性也應該公平對待。

有人說「女強男弱」的婚姻結合多半會產生矛盾,能力較強的女性會抱怨老公掙的不如自己多,多數女性還是渴望自己的另一半能比自己優秀。

其實,這也是一種性別歧視的慣性,好像男人天生就應該比女人更強。

婚姻中的性別差異從來不是誰單方面一蹴而就的,男人和女人都會不由自主為自己劃定「必須如何」、「該與不該」。

想起楊絳與錢鍾書的感情,就能很好地展現婚姻中「平權」最美的樣子。

楊絳是一個「洋氣開明」的媳婦,她在文中寫過:「我家是新式人家,男女並重,女兒和男兒一般培養,婚姻自主,職業自主。」

而對於錢鍾書,很多人都知道,他身上略帶一些「拙」,經常像孩子一樣闖禍。打翻墨水瓶,染壞房東的桌布,或是弄壞門軸導致門沒法關閉,而這些在楊絳那裡只會得到一句:不要緊。

用楊絳自己的文字來詮釋則是:「我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與痴氣,讓他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

是的,對待伴侶,把其完完全全當做了一個有靈性有活力的生命去看待,或許我們才會發現:

人,皆有自己的優缺點,有自己的獨一無二,這跟男女性別並無直接關聯,更不能粗暴地框定誰必須如何如何。

人們對「平權」的追逐和渴望,其實還來源於更多方面的不公平。

通過角色互換,也讓我們看到了那些奮鬥在事業上的男性,背負著真實生活里的壓力痛苦、體力勞作、社交談判、酒局應酬等等,無不顯露著男人的不易與辛苦。

我們公司的其中一個男領導前兩天,接待甲方,才因胃出血住院回來。應酬里,大家也不動筷子吃飯,就默默地等著他的「誠意」,無奈,領導只好皺著眉頭把面前那一大碗白酒硬生生灌下去。

我們提倡「平權」,不煽動「男權主義」或「女權主義」,它更多的是在提醒我們去體會每個人的不容易,讓我們重新審視生而為人的辛酸苦辣。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的潛能不僅僅只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得以發揮了,更多的男人和女人創造價值的方式可以穿插交錯,所以性別歧視逐漸被人們詬病。

看過錢岳的演講《我們為什麼結婚》,她提到婚姻的三個階段:

制度化婚姻、陪伴式婚姻和個人化婚姻。

到了「個人化婚姻」階段,人們開始丟開性別束縛,去探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人的情感、精神需求。

我們採訪了一批25歲——55歲年齡段的男人和女人,讓他們說出最委屈、最需要被理解的地方,統計後我們發現,不論處於什麼年齡層次,人們的內心需求相差無幾。

女性最需要被理解的有以下幾點:

1、家務事、帶孩子需要被認可,被視為付出和責任。

2、跳出舒適圈,追求更有挑戰性的事業是為了自我成長,並不完全跟錢掛鉤,希望男性不要用「勢力」來侮辱一個有夢想的女人。

3、身材不好、偶爾偷懶閑散的狀態,希望被包容,被看成是人類天性,而不是被鄙視。

男性覺得自己最委屈的有:

1、上有老下有小,不敢輕易跳槽,希望不要被女人當做「無用」,希望被看到自己背負的辛酸。

2、偶爾跟朋友喝酒、打遊戲,真的是精神上的放鬆,不是墮落,不希望被當做一無是處地看待。

3、心中有夢想,但不敢去追,怕自己拖累家庭,所以偶爾會逃避、懦弱,更希望女人能看到男人精神上的壓力焦慮,而不是一味被指責。

不難看出,其實這些要求都不過分,但卻往往因為我們給對方賦予了太多「該或不該」的性別定義。

看不見這些行為背後,作為一個人的天性需求,才容易在婚姻中出現許多不可調和的矛盾,你說你有理,我說我委屈。

魯迅先生說過:「哪天監獄裡的女人和男人數量一樣多了,男女就平等了。」

換句話說,男、女都是人,每個人都在背負各種各樣的壓力與重擔,都有著人類的情感需求和渴望。而婚姻,應該是兩個「人」一起合作共生的過程,不是強勢劃分男女界限的地方。

「女權」不是一味的女尊,「男權」也不是絕對的霸權。

真正的「平權」,不過是肯把對方當做實實在在的一個人去看待,找到屬於家庭的共同意義,一起創造共同價值,而不是在各個方面去計較誰付出的比較多,誰又受了多少委屈。

對自己的伴侶,多去看到他們作為人類的脆弱和不易,去安撫他們的情感需要。

更重要的是,肯定彼此在這段關係中一切形式的付出,視其為不可或缺的價值。

對伴侶多一份人性里的理解和柔情,或許「平權」才能真正賦予婚姻里的男男女女一份欣慰和踏實。

有書共讀行動計劃

你有多久沒有讀完一本書了?

加入有書共讀行動計劃

帶你每周共讀一本書,一年讀完52本書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限時免費領取52本

作者:鐺鐺娃,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主編,微信號:youshuzhubian。

主播:周周,有書籤約主播。周周,有書籤約主播,90後電視小民工,愛大笑愛美食愛運動,微信號:zzzy5910。

音樂:李榮浩 - 《不將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媽媽逼女兒多做家務:多少父母,毀了孩子一生幸福
「凌晨1點她被拉上出租」:願我們面對邪惡,依然向善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