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77
俠醫世家導讀:我們學《傷寒論》不能死記硬背裡面的藥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張仲景的辯證思維,以及他對症組方的思維邏輯,只有領悟到他的思維邏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張仲景一樣的中醫。
原文:
352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 三兩 芍藥 三兩 甘草 二兩(炙) 通草 二兩 桂枝 三兩(去皮) 細辛 三兩 生薑 半斤(切) 吳茱萸 二升 大棗 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註解:
這是接著上一條來說的,因為病人內有久寒,於是加了兩味葯;生薑和吳茱萸。此條的方證也有問題,既是久寒應該用乾薑更妥當,生薑是運化胃的,溫陽之力不如乾薑;吳茱萸苦溫辛散,主治寒性的胃中有積滯。從吳茱萸,生薑這兩味葯可以反推出更合理的證:應該有嘔和上逆(可參考吳茱萸湯的條文)。陽明裡實則氣血牽制於里,也會造成四肢厥冷。從承接上文的語境來看,上一條主要是氣血生髮之力不夠造成的四肢厥冷,而這一條則兼有寒性的陽明裡實。如果更為合理。上一方主虛,此一方主實,也符合《傷寒論》立方的一貫法則。
原文:
353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
如果有熱,當汗出而解。這裡是大汗出,熱還不解,說明這個汗的能量是不夠的,比如說出冷汗,邪也是解不了的。為什麼說這裡是出冷汗,而非大熱的汗出呢?因為後面說感覺到裡面拘急,四肢疼痛,說明津液大虛了。這時候如果在腹瀉不止,並發生厥逆和惡寒,那就是純陰證了,應該速用四逆湯扶陽。
原文:
35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
這裡和上一條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也是說大汗,大下利且厥冷的情況,宜用四逆湯。
原文:
355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註解:
脈緊,一般的說法,既主風寒束表汗不出,也主宿食。這就說明了內有積滯和外感病的關係。內有積滯,津液牽制於內,則外易受邪;裡面過於空虛,氣血虛弱,外也容易受邪。人體感受邪氣,無非虛實二途。這裡說「脈乍緊」,手足又厥冷,說是邪結在了胸中,後面的「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是結在胸中的證據。《傷寒論》的原則,病在上從上解,病在下從下解。自下而解時承氣湯;自上而解用催吐法,就是瓜蒂散。
原文:
356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註解:
前面說過,內有宿食瘀血牽制了氣血,外面則容易厥冷。這裡說裡面有水飲,外面也會厥冷。總之,裡面只要有瘀滯,外面都有可能厥冷。這時候應該先治水飲,水飲去了,厥冷也就好了,用茯苓甘草湯來治。如果只是治其厥,不治其水,病是好不了的,水還有可能陷入胃腸之中,變成腹瀉。《傷寒論》里胃的概念是包含胃和腸道兩個區域的。
原文:
357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 二兩半(去節) 升麻 一兩一分 當歸 一兩一分 知母 十八銖 黃芩 十八銖 萎蕤 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 六銖 天門冬 六銖(去心) 桂枝 六銖(去皮) 茯苓 六銖 甘草 六銖(炙) 石膏 六銖(碎,綿裹) 白朮 六銖 乾薑 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註解:
此條從方子而言,用藥駁雜,不合法度。如此厥陰重症,而且還兼有下利和唾膿血,津血大耗,怎麼能用桂枝和麻黃髮汗呢?藥物的劑量也不合仲景的常規,石膏藥力本來就輕,又是金石之葯很壓稱,六銖這樣的劑量形同虛設。乾薑,茯苓,甘草,芍藥用六銖也是劑量太輕。唯一可取的是寒葯和熱葯同下,這個思路是治厥陰的思路。此條疑非仲景原文。
原文:
358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註解:
傷寒四五日是快要解的時候了,這時候腹中痛,感覺有氣往小腹走,這是人體試圖從里來排解這個病邪,這是要腹瀉的前兆。這時候有可能自利而解,所以條文中沒有說解決方法。如果要用藥的話,那就順應人體用一點下藥便可順勢而解了。
原文:
359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主之。
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方
乾薑 黃芩 黃連 人蔘 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註解:
這一段注家都說是有錯的。這裡最主要的證是吐,吐的話要用半夏和生薑,這裡的用藥顯然不合法度。從人體原理來解釋條文,寒瀉,說明腸內沒有實熱,不能用下藥,要溫陽建中以止瀉。醫生用了吐葯和下藥,這是誤治,於是發生寒格,就是上下格拒了,上下寒熱不交通了。這也是人體的一種自保模式,它不可能一直讓你吐瀉,就採取這種阻滯的狀態,不讓能量外泄。這時候的吐就不是那種自發的吐了,而是食入口才吐,這是胃阻滯了,不受納了。
原文:
360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註解:
先下利,後有微熱,說明病出表,微熱而非大熱,說明陽氣已復,口渴說明胃氣已復。脈弱,也說明病已退,因為病脈往往是偏躁動緊張的。所以說這個病「今自愈」。
原文:
361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註解:
本為下利脈數,說明邪氣尚盛,如今微熱汗出,說明病自表解,陽氣已復,那就會自愈了。如果又發生了脈緊,說明病還沒有解。
原文:
362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註解:
下利,厥冷,無脈,這已是陰寒重症了。如果施灸也不能復溫,脈也不回來,而且還發生微喘,這是陽氣將脫了,這是死症。如果少陰脈比趺陽脈弱,趺陽脈是主脾胃的,趺陽脈勝,胃氣在,這個病是順的,也就是說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原文:
363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註解:
下利,病在下,為什麼寸脈反而浮數呢?我有這樣的經驗,陽明裡熱的病人,一般來講,尺脈亢盛的情況極少,一般都是寸脈亢盛。從人體的循環來理解,腸道有邪熱排不掉,肺與大腸相表裡,自然邪熱要從上部尋找出路,因而是寸脈浮數。因為有脈浮數,可見這裡的下利是偏熱的。尺中澀,說明津液已經虛了,那就只能動血排邪。所以會下膿血。這裡還要注意,有膿一般來講是熱證多,比如痢疾就是熱證居多,拉痢疾事實上拉的是膿一類的腐爛物質。
如果中醫愛好者學習《傷寒論》,建議參考胡希恕,劉希彥版本《傷寒論》,必會受益匪淺!
人人都可以成中醫,未完待續!!!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41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56
TAG:俠醫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