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波導之殤:「戰鬥機」再也無法起飛!

波導之殤:「戰鬥機」再也無法起飛!

作者 | 小小高

來源 | 互聯網新聞網(ID:netxinwen)

曾經有這麼一個國產手機品牌,一度在國內手機市場掀起驚濤駭浪。在其鼎盛時期,就連不可一世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霸主級國外品牌,都曾被其踏在腳下。

它就是「手機中的戰鬥機」,大名鼎鼎的波導手機。

過人膽識,成就波導手機

膽識締造輝煌。

90年代末,嗅到到手機商機的徐立華,果斷出擊,靠著銀行貸款生產了2萬部手機。但是,由於沒有手機生產牌照,只能偷偷地生產。而且生產出來,還不敢賣,全都堆在了倉庫。

手機賣不出去,可怎麼辦啊?此時的徐立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要知道,想把波導手機賣出,可是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手機的牌照問題,二是品牌的營銷問題。

為了解決前一個問題,徐立華讓奉化波導有限公司與寧波電子信息集團(工信部旗下)合併,並進行股份制改造,同時更名為「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

藉此,波導可以方便地進入了私企投資的禁區,從而在1999年以第3名的位次拿到了寶貴的9家手機生產許可證之一。

前一個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把品牌打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於是,徐立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貸款4000萬上央視打廣告。畢竟,要想短期內樹立品牌,只能如此這般投入巨資。

在當時,中央電視台是國內唯一能找到的最大的媒體平台,多少企業都想和中央電視台掛鉤,企圖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品牌背書效應。當年的小霸王、步步高無一不是藉此一舉成名的。

一時間,「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成了家喻戶曉的廣告詞。而李玟穿著性感的黃色皮衣,喊出這句廣告詞的畫面,也成了那個時代獨有的記憶。

後來,有好事者專門問徐立華:「如果國家當時不批牌照,你該怎麼辦?」

「這不可能。」徐立華毫不猶豫的說,「我們是國有企業,不批的話,國有企業的生產線就浪費掉了。我們用的是銀行貸款,不批這個錢就扔掉了,這是國家的錢。」

其實在當年,這種心態和政治覺悟普遍盛行。如果徐立華沒有這種膽魄和精明,波導就難以在風起雲湧的市場搶佔先機。

此後,波導手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同時也成就了一段國產手機「當自強」的輝煌歷史。

但是,在這些光輝成就的背後,有著波導在商業和技術領域,近十年的深耕和沉澱。

波導創業史:一波三折終結果

和絕大部分老牌手機企業一樣,波導也是靠做尋呼機起家的。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背景下,三十而立的徐立華研究生畢業後,選擇去深圳創業。當年,它和同學蒲傑、徐錫廣、隋波四人拿著一份「研製開發中文尋呼機可行性報告」,到處尋求投資。可惜,四處碰壁。

最後,他們來到了寧波奉化,與奉化大橋鎮合作創立奉化波導公司(波導公司前身)。四個窮書生以技術入股,佔49%,鎮政府則拿出510萬真金白銀入股,佔51%。

彼時的奉化波導公司,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鄉鎮企業。而且和大多數的鄉鎮企業一樣,面臨著企業發展的兩大攔路虎:技術薄弱和資金短缺。

為此,奉化波導公司和外資企業合作,在1994年成立了中外合資企業吉通波導有限公司。而之前徐立華帶領的初創團隊,重新成立奉化波導通訊技術研究所,在合資公司中佔14.7%股權。

之後,波導傳呼機試製成功。5月8日,波導第一條傳呼機生產線建成,首台波導牌中文傳呼機下線。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地方政府和外方企業就生產基地的選址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最後關係破裂,外方撤資,原來的合資企業分家解散。

置絕地而後生。經歷了外方撤資之後,原來的奉化波導通訊技術研究所,重新與奉化大橋鎮的資產經營總公司合作,共同出資成立奉化波導有限公司。

重生之後的波導不負眾望。在1997年,波導全年生產銷售的傳呼機就達到了32.5萬台,成為國內最大的傳呼機自主研發生產基地。而一年之後,波導更上一層樓,將傳呼機做到了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二。

借著不可阻擋的發展之勢,奉化波導有限公司於1998年吸收合併了幾家當地公司,原來的奉化波導通訊技術研究所則變更為奉化波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而此時的徐立華,則成為了奉化波導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隨著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徐立華敏感地嗅到了行動電話的商機。次年,奉化波導有限公司與法國薩基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進行行動電話技術開發和生產合作。

當年7月8日,奉化波導有限公司貸款建成第一條行動電話生產線並開工生產,第一台波導牌行動電話下線。

至此,波導終於拉開了開發生產手機的帷幕。繼而上演了前文所述的,徐立華不惜一切代價,打響波導品牌的戲碼。

跟不上時代,註定被淘汰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倒塌了。

從1999年開始上馬手機項目的波導,開始創造它的奇蹟。不僅連續6年創造國產品牌手機銷量第一的記錄,而且率先成為躋身全球十強的中國本土手機廠商。

2005年波導手機實現1393萬台銷量,穩獲國產品牌手機銷量六連冠,出口611萬台,總量超過所有其他國產品牌手機出口量的總和,占國產品牌手機出口總量的60%以上,穩居國產品牌手機出口總量第一。

可惜的是,這彷彿成了波導的絕唱,此後再也沒有看見波導手機的身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2005年,波導雖然繼續創造了銷量奇蹟,但是因庫存積壓等多方面原因,全年依舊累計虧損7億元。

此外,從2004年開始,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際手機廠商在中國開始調整渠道策略,使得大批國產手機損失慘重。

之後,波導不斷地虧損,難以扭虧為盈,市場份額也逐漸被瓜分。

其實,造成如此局面,本質上還是因為國產手機廠商缺乏核心競爭力,重視廣告宣傳卻輕視技術研發。再加上企業越做越大,管理不善,不弄得這副田地才怪呢?

要知道,當時的波導已經膨脹到,和賈躍亭一樣跨界造汽車了。只不過前者以失敗告終,而後者的預量產車已經下線。

而和波導一樣,當年的TCL,夏新,熊貓,海爾,科健等品牌,也都悄然消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實際上,在2008年左右,波導也曾試圖東山再起。但是,此時的智能手機浪潮已經襲來,而面對如此不可阻擋之勢,完全沒有技術競爭優勢的波導簡直毫無招架之力。

如今,淪為三線的波導雖然還保留著手機業務,也只是時不時發布一款過時的合約機,或者賣一賣老人機,就再也杳無音訊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波導副總經理,如今的傳音總經理竺兆江,卻在非洲發現了廣闊的商機。就在波導節節敗退之時,傳音已然成為非洲手機之王。

總而言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技術為本」的理念就應當滲透到企業的骨髓之中,而不是捨本逐末,搞一些花花腸子的東西。

沒有什麼商業模式能夠永存,沒有什麼科學技術不被淘汰,沒有什麼競爭實力不會衰退……

波導之流們的失敗,無不在告訴我們: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只有緊跟步伐,及時作出與時俱進的改變和創新,才能傲立潮頭,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信不信由你!「羅永浩砸冰箱」戲碼2.0即將上演

TAG:互聯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