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顫抖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等了一個月,終於等到它。
暑期檔最後驚喜。
22年,6部。
沒換一次主角,沒掉一次鏈子,部部7分+。
好萊塢歷史上最硬的招牌之一,碟中諜系列。
續續續續續集,又來了。
內地院線8月31號上映。
好萊塢影評人看完紛紛點贊,號稱目前人類能拍出來的最頂級動作片。
Sir在北美的小夥伴@西多,提前替大家試片。
看完,妥了。
碟中諜系列最佳,必看!
因為這回,阿湯哥更不要命。
舞台給他。
我是迫不及待要開始給阿湯哥打call的西多開場分割線
3000套拍攝裝置,13架直升飛機,4周空中拍攝,橫跨3大洲,經歷2個冬季,以及一個骨折的腳踝。
這些記錄,屬於同一個人,同一部片。
湯姆·克魯斯主演——
《碟中諜6:全面瓦解》
Mission Impossible 6: Fallout
《碟中諜6》(後簡稱《碟6》),堪稱該系列紀錄終結者。
北美首周末票房拿下6150萬,破了第二部5780的開畫紀錄,領跑3周票房冠軍。
影評網站,一片叫好——
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7%,系列最佳。
IMDb評分8.3分,系列最高。
Metacritic評分達到驚人的86分,它的主頁還被加上「必看」標籤。
系列口碑最亮。
Metacritic的打分,算是幾個影評網站里最嚴苛的。
年度最火大片之一,影迷們看得呼天搶地的《復聯3》也只有68分。
老實說,這樣的口碑光環,讓我在觀影前還有點小擔心。
在北美口碑動不動就「炸裂」的現在,這不會又是一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吧?
但在系列最長的147分鐘後,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
《碟6》絕壁是今年「必看」的超級大片。
《碟中諜》的故事模式,相信小夥伴們再熟悉不過。
「不可能任務署」(Impossible Missions Force,簡稱IMF)的王牌特工伊森·亨特(永遠不老的阿湯哥飾)又一次接到了一個聽起來都玄乎到沒邊兒、難度高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於是他和隊友們齊心協力、上天入地,終於把任務給完成了。
你沒有看錯,就是這麼套路。
經過了20多年打磨,主創們其實也早已了解到一個事實:觀眾們對每一部《碟中諜》的大體故事走向,早已了如指掌、爛熟於胸。
在套路要被觀眾看膩時,《碟中諜》系列主創乾脆破罐破摔。
既然你們都知道主角死不了,那就看我怎麼花式虐他。
某種程度上,也為《碟中諜》系列又打出一塊招牌,不怕死的阿湯哥。
《碟4》中,阿湯哥親自在位於迪拜、高達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飛檐走壁。
到了《碟5》,他又徒手扒上了時速近400公里、飛行高度達到1500米的軍用運輸機。為了拍攝這個片段,他足足在飛機外殼上懸掛了20多分鐘。
能否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創造出足夠的緊張感,成了《碟中諜》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
都到第6部了,還能怎麼吊觀眾胃口?
要知道,前幾部的特技已經算登峰造極。
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拯救已經被「不怕死的阿湯哥」刺激到麻木的觀眾神經?
甚至,拍得比原來更刺激!?
於是,阿湯哥和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奎里,從立項之初就另闢蹊徑。
一般電影,都是先有故事大綱,然後打磨劇本,最後實拍。
而《碟6》卻不這麼干:
他們死磕特技。
劇本放最後……
把要用的特技,和特技拍攝場地搞定再說。
比如阿湯哥說:
我要在山間峽谷來一場直升機追逐戲。
且不說操作本身的難度,拍攝計劃能不能成行,會不會把巨星弄死……
來啊!誰怕誰!
(你不怕,國家還擔心巨星死亡的風險呢)
經過一番周折,紐西蘭最終給劇組亮了綠燈——阿湯哥終於又為自己「贏得」了作死的機會。
為了親自完成拍攝,阿湯哥專門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直升機駕駛訓練。
在追逐戲裡,他甚至來了一次「螺旋式飛行」(corkscrew turn)——參與拍攝的直升機專家說:
就算專業的直升機駕駛員,大多數也不敢這麼玩。
在開始駕駛之前,阿湯哥還完成了一次機外自由落體:從在空中飛行的直升機機艙下方,直線掉落到拴在機身下的一塊巨石後。
導演麥奎里在採訪中說,由於特效過於逼真,一位劇組人員居然在拍攝過程中驚恐地喊:
我想我們失去湯姆了(I think we lost Tom)!
直升機都飈了,阿湯哥當然不會放過飆車的機會。
《碟6》里,阿湯哥在巴黎凱旋門外,騎摩托不戴頭盔,還逆行……
跟飈直升機比起來,騎摩托車當然好像不算啥。
但實際上,不戴頭盔全速飈摩托,堪稱玩命:操作略有差池,小命准丟。
然而為了真實感,阿湯哥幾乎沒有佩戴任何安全設備。
這不叫「用生命拍攝」;這就叫「活膩了」。
對了,說到「活膩了」,還有一項特技最誇張:
HALO跳傘。
這已經不是什麼普通特技,而是一項特種部隊專用的特殊戰術。
HALO,是High Altitude Low Open的縮寫,俗稱「高跳低開」。它要求跳傘員在7000米以上的高空跳出機艙,高速降落後在離地面僅600米時打開降落傘。這一軍用戰術的目的是避開敵方雷達搜索,並減少跳傘員在空中的滯留時間,以降低被發現的幾率。
這麼高端的軍用技術,自然也充滿了危險性:
跳傘員需要從時速近300公里的飛機中跳出;超過7000米的海拔高度,伴隨著缺氧、低壓、氣溫遠低於0度等危險因素;接近地面時,降落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50公里,很可能錯過開傘時機……
當然,這些怎麼能阻止「一心找死的阿湯哥」。
為了完成它,阿湯哥訓練了整一年,其中每天要跳傘5次。
還有,似乎是嫌這難度還不夠大,導演把戲安排在了傍晚……這意味著想要實現理想的光影效果,劇組每天只有不到3分鐘的有效拍攝時間——每天只有一次拍攝機會。
於是為了這一段拍攝,阿湯哥一共跳了106次。
自然,他也成了全球第一個完成這項特技的演員。
不怕死、活膩了,這麼玩的結果當然不只是巨帥。
還有巨疼。
在倫敦一場屋頂追逐戲中,阿湯哥從一棟建築跳向另一棟,不慎腳踝骨折。
由於外景拍攝時間有限,所以在腳踝骨折後,阿湯哥仍然掙扎著爬起,忍痛完成了拍攝。
簡直不是人。
受傷後,醫生給他的建議是:6個月之內,腳踝不許亂動,完全不要承重。否則可能再也無法跑步。
然而僅僅6周後,阿湯哥就復工了。他還笑言說:自己在最簡單的特技上翻了船。
橫的怕敬業的,敬業的怕不要命的……
看得出,在這樣的阿湯哥面前,另一名主演西蒙·佩吉「很有壓力」:
「每天跟他道別後,都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能和活著的他再見一面。」
看不下去,趕緊跑
在阿湯哥帶領下,《碟6》劇組所有成員,絕對堪稱敬業典範。
「大超」亨利·卡維爾受到阿湯哥感染,也開始「犯混」地要求劇組:
只要他的失誤不危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他就不使用替身、親身上陣。
西蒙·佩吉也被阿湯哥感化,出道25年來,首次練出了八塊腹肌(雖然他的戲份完全不需要他這麼做……)
而作為電影第一女主,麗貝卡·弗格森甚至帶著身孕進組,大部分動作戲都自己完成,完全不care是不是懷孕7個月。
(孩子,你媽是個狠角兒……)
從「敬業」到「玩命」,阿湯哥帶著這麼一群偏執、瘋狂的夥伴,做出來的動作片,能不極致才怪。
「碟中諜」系列故事,都在編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它們的拍攝,更是實打實地在突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阿湯哥——說到這裡想流淚——和伊森·亨特一般,每一次都義無反顧地接下任務,並總能在最後瀟洒地留下一句:
「任務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
只有一個《碟中諜》。
只有一個湯姆·克魯斯。
他的職業生涯堪稱越來越難。
當年出道時,他靠臉混,靠「電眼」混。
如今56歲高齡,他卻還在挑戰各種不可能。
說到這。
身為年輕觀眾,難道我們不感到羞恥嗎?
Sir決定,下次遇到現實里「不可能的任務」,絕對不能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