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國人為什麼會在一戰崩潰?看看戰前準備就知道了

俄國人為什麼會在一戰崩潰?看看戰前準備就知道了

原標題:俄國人為什麼會在一戰崩潰?看看戰前準備就知道了



文/袁騰飛


在德法兩軍在激戰的同時,東線的戰鬥也激烈展開,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兩線作戰,開始了。


這一方面歸功於俄軍敢於倉促出戰的勇氣,另一方面是邊界的現狀決定的。當時,波蘭已經不復存在,俄國同德國和奧匈帝國直接接壤,有一條1100英里長的邊界。波蘭的大部分領土併入了俄國,由此形成一塊250英里寬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在西部和西北部與德國毗連,南部則與奧匈帝國鄰接。俄國西部邊界距離德國首都柏林只有180英里,北面就是充滿傳奇的德國霍亨索倫王朝的龍興之地——東普魯士。這塊80英里寬的德國領土,位置過於偏東,正好夾在俄國突出部與波羅的海之間,很容易被俄軍切斷與德國內地的聯繫。

按照德國人的預計,俄國從宣戰動員到完成集結出擊東線需要6到8周的時間,所以德軍在東線的兵力不足。事實證明,德國人這次失算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幫助俄國制訂作戰計劃的是法國人,法國人制訂的計劃當然是兵貴神速了!


早在1911年,法軍總參謀長就前往俄國去給俄軍總參謀部洗腦,灌輸必須主動進攻的思想。當時,急於從日俄戰爭的恥辱中走出來的俄國軍官也非常讚賞主動進攻的建議,沙皇甚至公開說:「我們會對準德國的心臟進行打擊,我們兩國的共同目標就是柏林。任何其他地方,我們都不感興趣!」


戰爭初期,德國在西線的進攻引起了法國人的恐懼。1914年8月5日,德國對法國宣戰的第3天,法國大使就晉見俄國沙皇,言辭懇切地說:「請求陛下命令軍隊立即採取攻勢,否則法軍有遭覆沒的危險。」沙皇回答說,俄國非常感謝法國信守協約,一定會支持法國來表明他們對協約的忠誠。


其實,還是老百姓那句話: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在此之前,法國給俄國提供的貸款高達1000多億金法郎。法國把錢借給俄國,就是自找虧吃。「十月革命」後,列寧同志大手一揮,不認賬了,法國血本無歸。


但在當時,沙皇非常開心地向法國大使保證:「我們原來的目標,就是殲滅德國軍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


俄國是個紙老虎


對俄國沙皇的話,法國大使是相信的。


因為在他去冬宮的路上,曾看到一個團的俄國哥薩克騎兵正在開赴前線。俄國團長看到了法國大使,非常激動,邀請大使檢閱部隊,大使雖然很著急,但盛情難卻,就同意了。檢閱的時候,團長率領全團士兵振臂高呼:「我們要消滅那些卑鄙的德國鬼子,要把德皇威廉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就是當年流放拿破崙的那地方)去!」檢閱結束後,團長揮舞著馬刀,率領部隊疾馳而去。這一幕讓法國大使信心倍增,他覺得我們有這麼強大的一個盟友,一定能夠打敗德國。


俄國陸軍的數量確實非常驚人,常備兵力有140萬,稍加徵召就能達到310萬,還有200多萬後備役人員,總數可達650萬。特別是哥薩克騎兵身強力壯、殘忍兇悍,被稱為「恐怖的壓路機」。


在法國人看來,一旦俄國的敵人被這個「壓路機」壓過去,沒有誰能夠頂得住。別忘了法國人崇拜的拿破崙,就是因為進攻俄國而失敗的,這給法國人的印象太深了。

不但法國人看好俄國,就連英國人也是如此。一戰爆發的時候,英國外相跟法國總統講:「俄國的資源非常富足,就算咱們不去支援俄國,時間一長,德國人也要山窮水盡。」不論拼人,還是拼勁,你都拼不過他。只要一提起俄國,英法就膽兒肥,德國人則寢食難安。


但實際上,俄國是歐洲最落後、最野蠻、最殘暴的帝國主義國家。這個歐洲的憲兵,亞洲民族的惡魔,表面很可怕,其實完全是一戳就破的紙老虎。它有一個愚不可及的政體,集怯懦、盲目、狡詐、愚蠢為一身。沙皇尼古拉二世無才無德,唯皇后之命是從,而皇后又對活躍在宮廷中的淫僧和騙子拉斯普京(這個人的故事,我們放到後面再講)言聽計從。路邊社傳言,皇后還跟那個騙子有染。


此時的俄國,就像一座破房子,已經搖搖欲墜,只要誰在門框上踢一腳,整座房子就會轟然倒塌。至於俄國軍隊,就更不值一提,軍官的晉陞完全靠行賄和出身,除了有後台,還得有錢才行。軍官們最精通什麼呢?既不是馬上比武,也不是圖上作業,而是桌上耍牌,你給長官行賄,不能公開送,得通過打牌輸錢的方式。


陸軍大臣是廢物


當時,俄國的陸軍大臣蘇克霍姆利諾夫迷上了一位省長年僅23歲的夫人,便千方百計將這個尤物弄到手,從此不務正業,全部精力都用來跟小夫人盡享魚水之歡。


這個荒淫無道的老傢伙,非常善於諂媚奉迎,很得沙皇器重,被認為是軍事家。但是這廝對現代戰爭一竅不通,他認為打仗就是靠馬刀、旗杆矛和白刃,一聽到火力這兩字就煩,當然他最不能聽的還是現代戰爭這四個字。他說:「戰爭過去是這樣的,將來還是這樣的,能有什麼變化,所有的新玩意兒都是歪門邪道,都是一幫專家用來騙錢的。拿我來說,25年來我就沒有看過一本軍事手冊!」


在1908年到1914年之間擔任俄國陸軍大臣的就是這樣一個廢物,俄國的軍備情況可想而知。戰爭爆發的時候,不少俄國軍官依然把蘇沃洛夫那句「子彈是懦夫,刺刀才是好漢」奉為經典,而把戰爭勝負取決於雙方火力較量的學說嗤之以鼻。


俄國人不肯花費力氣去興建工廠,生產炮彈、步槍和子彈。一戰爆發後,俄軍的步槍缺口每年在300萬支左右,甚至不惜支付重金,跟日本買三八式步槍。這種槍並不先進,而且到最後槍沒交付,黃金卻落到了日本人手裡。


俄軍軍官可隨便體罰士兵,軍隊中等級森嚴。當官的天天山珍海味加伏特加,當兵的嚼著黑咧巴就涼水。上了戰場,當官的得時時提防從背後射來的仇恨的子彈。


俄軍的訓練更是浮雲,本來就不多的經費經層層盤剝後所剩無幾,許多俄軍士兵到退役的時候還沒放過槍。

俄軍的裝備水平也落後於德軍,主要是火炮較少,尤其是缺乏重炮。


當然俄軍也不是沒有優勢,日俄戰爭給俄軍帶來了寶貴經驗,而德軍自從普法戰爭之後就沒怎麼打過仗。


對於俄軍的這些積弊,英法並不關心,甚至俄國能不能打贏,英法也不關心。他們只希望在法國遭到德國進攻時,俄國像一個大炮彈,一下子扔過去,一聲巨響,俄羅斯哪怕粉身碎骨,德國至少也得缺胳膊斷腿,能牽制住德國的部分兵力,有這麼個效果就行。


總司令哭了


當然,俄國沙皇看不到這些,他還妄想在戰爭中撈取好處呢。


戰爭爆發後,沙皇任命尼古拉大公為俄軍總司令,此人是沙皇的堂叔,身材高大、相貌英俊、風度翩翩、儀錶堂堂,是當時最受俄國憤青欽佩的人。為什麼呢?不是因為他的才能和功勛,而是因為他憎恨德國人的態度。在俄國憤青心目中,他是皇族宗室中真正的愛國者,唯一的男子漢。相比那個來自德國的皇后,他是專門跟「德國幫」和宮廷里的姦邪小人做鬥爭的俄羅斯捍衛者,他被眾望所歸地任命為俄軍總司令。


可惜,此人虛有其表。他得知自己被任命為總司令後,竟然哭了很久,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大侄子交給的任務,手下能幹的人寥若晨星。他的參謀長雅努什克維奇44歲,陸軍大臣說他仍是個娃娃。雅努什克維奇跟尼古拉二世一起在禁衛軍中服役過,算是一塊扛過槍的弟兄,才得以迅速提升。


儘管俄軍問題多多,尼古拉大公還是向法國大使保證,為了遵守動員令下達第15天就開始行動的諾言,他將不待部隊全部集結完畢,準備先行出動2個集團軍向東普魯士大舉進攻。


比起龐大的俄軍,駐守東普魯士的德軍確實不足,主力是第8集團軍,一共4個半軍和1個騎兵師,再加上柯尼斯堡的衛戍部隊,人數相當於俄國的一個集團軍。


德國第8集團軍司令普里特維茨上將是威廉二世的宮廷寵臣,已經66歲高齡。這人的好吃習慣要比他的軍事才能出名得多,因此得到「胖傢伙」的綽號。普里特維茨的高位,是他經常在飯桌上給皇帝講葷段子得到的獎賞,他沒有動腦筋搞軍事的興趣。總參謀長小毛奇認為他不勝任,許多年來一直想撤換他,但是因為他的葷段子深得皇帝歡心,撤換不了了之。

只要是君主專制獨裁,都會出現用庸才、奴才而不用人才的現象。這樣的人,在民主國家可能一天也混不下去,因為你討好總統和總理沒用,總統和總理沒準幾天就下台了,你總不能給全體國民講葷段子吧?


提前到了2012


當俄國哥薩克騎兵粗野的喊叫聲傳遍東普魯士時,德國人感到無比震驚。他們本來想集中主力搞定西線,沒想到這幫野蠻人這麼快就來了。


1914年8月12日拂曉,俄軍第1集團軍在萊寧坎普將軍率領下進入東普魯士。8月19日,薩姆索諾夫將軍率領的第2集團軍也開拔了。


俄軍在進軍中遇到了不少麻煩:食物、彈藥和其他補給物資都沒有充分準備;俄國的邊境地帶多是被森林和灌木叢隔斷的半荒地,未硬化的道路下大雨時就成了一灘爛泥;俄國鐵路網不發達,幾乎沒有延伸到邊境的支線;俄國鐵路的軌距與德國不同,由鐵路運輸的物資要經過國境必須「倒車」……這一切都使俄軍的後勤軍官以為提前到了2012。


隨俄軍同行的英國武官曾經向國內報告說:「俄軍出發的時候就缺乏糧食補給,行軍紀律壞到了極點,部隊神經也極為緊張,看到飛機就開槍,甚至還射擊自己的汽車。高級軍官對敵人的行動幾乎毫無所知,各軍長知道的情報最多只限於鄰近目標,對第1集團軍的任務一點兒都不了解。」


更糟糕的是,萊寧坎普和薩姆索諾夫之間根本沒有合作可言,兩位集團軍司令的關係極為惡劣,他們連話都不講。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兩人早年有過節。


日俄戰爭期間,薩姆索諾夫的部隊曾在一處煤礦遭到日軍攻擊,萊寧坎普的騎兵師近在咫尺卻一再對要他增援的命令置若罔聞。後來兩人在瀋陽火車站的月台上相遇時,先是破口大罵,繼而揮拳對打,直到薩姆索諾夫把萊寧坎普打倒在地。


要命的是,這一情景被一個德國軍事觀察員看到,此人正是現任德國第8集團軍作戰處長的霍夫曼上校。他對日俄戰爭期間俄軍暴露出的問題,看得一清二楚,而俄軍中卻沒有這樣的人物。


按照俄軍大本營的作戰計劃,第1集團軍從北方切斷德軍與柯尼斯堡的聯繫,第2集團軍切斷德軍與維斯瓦河的聯繫,把德國第8集團軍包圍在東普魯士突出部加以殲滅,進而直取柏林。

由於俄軍的機動性不如德軍,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毫無成功的可能。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俄軍的素質實在太差,指揮和參謀人員極度缺乏效率,戰爭準備也很不充分,至於威名遠播的哥薩克騎兵,實際上就是一群土匪。


摘自《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一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歷史文摘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日記中的九一八
有了棺材和種子,華人無論走到哪裡心裡都有底

TAG:番茄歷史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