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清末明初著名政治人物徐世昌坦言:大清之亡,不是亡於革命黨,而是亡在一班「小爺們」身上。這些小爺們的帶頭大哥,正是身為監國攝政王的載灃。作為權傾一時的末代王爺,載灃的一生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年少就承襲醇親王爵,一路官運亨通,二十歲就監國攝政,又貴為宣統帝之生父,可謂是手握王爵,口含天憲。

但不幸的是他生在風雨飄零、激烈動蕩的清朝末年,在執政的三年里,他多災多難。這三年,是他一生最遭難的時期。清朝皇族中很多人認為他庸碌無能,只是一個窩囊書生,毫無政治才能,不配做攝政王,大清的江山斷送在他們兄弟父子手中。這過於偏頗。那麼,載灃在大清末年到底做了哪些事而使得大清滑向滅亡的深淵?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光緒胞弟·受命道歉」

公元1883年(即光緒九年)正月初五,他於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出生,他為醇賢親王奕譞之第五子,母側福晉劉佳氏。其二兄載湉入繼咸豐帝為嗣,繼承同治帝入承大統,是為光緒帝。七歲那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他襲封醇親王。

11歲時(即光緒二十年),其舉家移居什剎海後海北河沿醇親王府。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清廷派人去德國為此事「道歉」。但關於赴德去「道歉」的親王人選,清政府遲遲沒有定下來。

正當親王人選久拖不決時,德國新任駐華公使穆德向清政府的議和大臣李鴻章和奕劻推薦了年僅十八歲的他。而他之所以成為赴德道歉的不二人選,德國人看重的是其身份特殊,作為光緒皇帝的胞弟,慈禧的親外甥,其地位相比於其他親王更尊貴,更顯「道歉誠意」。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藉機考察·步步高升」

18歲這年正月,他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六月五日,遠在西安的慈禧和光緒帝正式任命載灃為「頭等專使大使」,並任命前內閣侍讀學士張翼,精通德語的副都統蔭昌為參贊,隨同載灃出訪。

而後訪問德國之後,他本想順訪英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國,但這個想法遭到了德國的強烈反對。為了不給德國人口實,他以身體不適和回國完婚為由,放棄了訪問歐洲其他國家的計劃,啟程回國,完成了這次帶有屈辱性質的「道歉」之旅。

20歲這年(光緒二十九年)春,他就被任命為隨扈大臣。三年後,受命管理對守衛京城負有重要責任的健銳營事務。同年秋任正紅旗滿族都統。其親王爵位是超品級的,而此時其官職已達一品大員。但這些還都只是重要的武職,此時他並未直接參与管理軍國大事。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軍機大臣·炙手可熱」

24歲這年(光緒三十三年)五月,授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從此他成為「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軍國大計莫不總攬」的最高機密機關的領導成員之一。顯然,「學習行走」,慈禧有意讓他進入輔佐自己決策大計的軍機處去鍛煉一個時期。

是年秋,慈禧又給了他西苑門內騎馬的優賞。入冬,他又得到了穿嗉貂褂的恩遇。這些本來都是皇帝表示體恤臣下,給與年老體弱的大臣的尊崇,如今卻給了一個年輕人。這實際上是要進一步提升的準備和暗示。

次年(光緒三十四年)正月,他任軍機大臣。十一月,光緒與西太后同時病危。西太后在福昌殿病榻前,召見了軍機大臣載灃、張之洞和世續等人,商議立嗣。慈禧之意是立三歲的溥儀為帝,由其生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溥儀繼位·放棄殺袁」

而此時的袁世凱,從光緒帝死後,溥儀繼位的那一天起,就知道情況不妙,一直在思謀著自己如何才能全身而退的事情。得知載灃去找奕劻、張之洞,自己也忙著一面讓人捎信給保定的段祺瑞,一面對外稱有足疾再不去料軍機處和外務部的事情。

在殺身之禍有可能降臨到頭上時,袁世凱異常冷靜。他精心安排,悄然呆在家裡,靜靜地等待著事情變化、化險為夷,然後全身而退。很快,段祺瑞就來了,帶著他那些洋槍洋炮裝備的精銳之師,從保定趕來北京,說是要來幫助朝廷平息北京南苑兵變。

可載灃知道,南苑只是幾個小兵鬧事,又何須驚動手握精銳的段祺瑞,再說他這個攝政王也沒有請過段。不管載灃怎麼想,段命令他的軍隊,有事無事地向城南開炮。載灃馬上明白了:段是為袁世凱來的。看來,奕劻和張之洞的意見是對的,袁世凱確實不能殺。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三年執政·無奈啟袁」

經過幾年的爭奪,載灃為首的少壯親貴集團在中央朝廷佔了優勢。奕劻雖仍為首席軍機大臣,但政事全取決於載灃。但,在地方,特別是在軍隊中,少壯親貴還遠遠沒有拔除袁的勢力,以致袁在革命爆發後可以東山再起。

27歲這年(即宣統二年),載灃遭到汪精衛等的密謀暗殺,不過暗殺被發現未取得成功。次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風暴立即波及全國,清廷已是岌岌可危。載灃在走投無路之際,不得不重新估計形勢,認為不用袁世凱指日可亡,如用袁世凱或可不之。

次年十月十四日,他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要他率領北洋軍去鎮壓革命。野心勃勃的袁世凱對此並不滿足,他以「足疾未痊」為由,拒不出山。十月二十七日,清廷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湖北水陸各軍。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攝政結束·清帝遜位」

同時,「預備立憲」的騙局暴露以後,立憲派內部開始分化。同時皇族內閣集權,也造成統治集團內部的分殘,引起漢族官僚的離心。清政府陷於空前孤立的境地。十一月一日,載灃宣布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為內閣總理大臣,將軍政大權全部拱讓於袁。

而後,袁世凱立即派兵攻打武漢革命軍,奪取了漢口。不久,卸任的前監國攝政王載灃,以醇親王的名義退歸藩邸,結束了他短暫且備受煎熬的三年當國生涯,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之後不久,清廷的一切自衛堡壘,盡自行撤毀,再無能力抵禦袁世凱的操縱與欺詐。

29歲這年(即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頒布清帝退位詔書,宣統帝溥儀宣告退位。而後,自清帝遜位後,載灃生活很低調。他從不參與復辟活動,只求維持對皇室的清室優待條件和保持現狀不蔓不知足矣。

「1909-1912年」清王朝「實際統治者」為何人?

「曾拒北上·風寒而終」

34歲時(即民國六年),在「張勳復辟」中,載灃表現得極不熱誠,從頭至尾都未參與。日後溥儀潛往東北,載灃獨認「凶多吉少」,持反對態度。

自溥儀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後,曾多次勸說他遷往長春,而載灃總是憂心忡忡,缺乏信任感,甚至一直把最小的兒子溥任,最小的女兒韞娛、韞歡留在身邊不放。他認為全家去東北是愚蠢的,一旦陷入圈套,必將落得任人宰割的下場。

51歲這年(民國二十三年),他赴東北滿洲國,月余後返回北平。十六年後,載灃思考了很長時間,最終下決心把王府出售,溥任代表載灃把醇親王府售給「國立高級工業學校」。次年(即1951年),載灃因多年老病感受風寒,於2月3日病故,終年68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