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學術研討會綜述

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學術研討會綜述

為了總結我國民族地區鄉村發展的歷史經驗,交流鄉村振興的模式和經驗,借鑒其他地區特別是台灣有關鄉村振興和部落重建的經驗教訓與研究成果,2018年8月25-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法學部、內蒙古師範大學、台灣銘傳大學共同主辦,呼倫貝爾學院和中共根和市委員會、根河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學術研討會在呼倫貝爾學院和根河市召開。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新疆師範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呼倫貝爾學院、台灣中華文化大學、銘傳大學、中華科技大學和台灣中國邊政協會的30餘位兩岸專家學者齊聚呼倫貝爾,圍繞鄉村振興的理論問題、內蒙古少數民族鄉村發展、台灣原住民部落重建、扶貧攻堅與鄉村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指明了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方向。鄉村振興戰略是民族地區鄉村發展的重要契機,占我國國土面積64%左右的民族地區既是貫徹這一重大戰略的難點也是重中之重,深入總結全國範圍內的鄉村發展經驗,針對不同地區的模式進行比較和反思,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此次會議的出發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研究員在題為《台灣社區營造與部落重建》的主旨報告中指出,台灣原住民部落社區營造的主要內容是立足「人、文、地、景、產」五大要素,開展社區環境景觀的營造、地方產業開發與文化包裝、民俗展現等十項內容。他從台灣禮納里部落社區營造的經驗出發,指出關鍵是發揮社區居民的自主性、創造力,自上而下政令宣導、自下而上自主參與,從而形成「社區主導、政府買單」的模式。在回顧大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美麗鄉村的歷程基礎上,郝時遠研究員深入比較了台灣禮納里部落與大陸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發展模式,對於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

台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在題為《農村振興與部落重建之後現代思考》的主旨報告中指出,農村振興與部落重建都是「現代化」之後的議題,討論「農村振興」與「部落重建」問題的本質在於農村與部落如何回應現代化的挑戰。他提出,對於農村和部落而言,資本主義的現代化不僅僅是土地、生產工具的變革,而且是生存方式、生活文化與生命價值的全方位挑戰。農村、部落正是在現代化造就的一次次「重大災難」下,成為人為的「弱勢」。楊開煌教授以台灣三鶯都市部落的案例為基礎,提出「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應該衝破主流「現代化」唯一性與進步性的迷思;「後現代思考」為農村與部落提供了自主迎戰現代化的可能性與正當性;「後現代思考」有助於揭示「現代化」的異化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研究員在題為《空間區隔視角下的中國邊疆脫貧與鄉村振興》的主旨報告中指出,我國邊境地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特殊短板」和「薄弱環節」。因此我國治邊的重點是「保基本、補短板」,逐步形成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的局面,最終使我國邊境地區建設成為繁榮穩定和諧的邊境。邢廣程研究員針對中國邊疆脫貧與鄉村振興問題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議,包括:要在消除邊境地區貧困上下功夫;加強邊境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因地制宜推進邊境地區城鎮化建設;著力推進沿邊村莊建設和全面改善邊民居住條件;在邊境地區實施「兩個全面」。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麻國慶教授在題為《鄉村振興與村落保護》的主旨報告中指出,今日的鄉村已不再是固化的概念,從文化理念的角度去看,鄉村是流變的;從人口的角度去看,鄉村又是移動的,鄉村振興必須深入理解今日鄉村的現實與問題。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對於「小城鎮大問題」、「內髮型發展」等問題的研究一直重視鄉村和農民的主體性,如何充分把握和發揮不同類型鄉村的特殊性與主體性,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工作。對於少數民族村寨而言,在振興的同時還涉及保護的問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活化,涉及到「如何考慮人本身」和「人的主體性、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如何傳承」等問題,背後是「自然生態」、「文化型態」、「人文心態」三個方面的統一結合的問題。

圍繞鄉村振興的理論問題,與會學者的報告主要集中討論了牧區鄉村振興、民族旅遊、小農經濟等議題。內蒙古大學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從草場共有制與牧區社區變遷出發,討論了鄉村振興視域下的草原牧區振興問題,指出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必須重視民族社會的移動性和共有等制度。中南民族大學田敏教授以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郎德上寨為例,指出民族旅遊是推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的重要抓手,發展民族旅遊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互相促進。中山大學吳重慶教授從重新認識小農經濟在中國社會和中國農業發展的意義出發,提出了「打農」、「農民去技能化」等命題,指出要建立點對點的城鄉連接以幫助小農進入時空壓縮後的市場。

圍繞北方少數民族鄉村發展,學者們的報告主要集中在鄂倫春族、蒙古族、鄂溫克族等民族上。台灣中國邊政協會秘書長劉學銚從鄂倫春族自治旗的發展歷程出發,指出振興不是廢棄過去的傳統,也不是停滯於傳統,而是要與時代同步,既保留民族文化又融入當今社會。內蒙古財經大學葉高娃圍繞成吉思汗祭典儀式旅遊,討論了鄉村振興與旅遊開發中景觀的游牧表述。根河市委黨校謝鳳艷回顧了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城市化歷程,介紹了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經驗。根河市地方學者董聯聲報告了敖魯古雅使鹿部落定居50年來的人口和家庭組織變遷。

圍繞台灣原住民部落重建的經驗與教訓,與會學者的報告主要涉及禮納里部落和賽德克部落。台灣中國邊政協會副秘書長林遙鵬以屏東三地門鄉禮納里部落為例,從硬體重建、軟體重建和部落精神重建三個方面介紹了禮納里部落重建的經驗。台灣中華科技大學羅中展教授通過對生活在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的賽德克族在歷史、文化、組織和民俗等方面如何回應現代化的案例,指出通過教育等手段可以讓部落成員擔負起對社區的責任,從而實現部落自己站起來。台灣中華科技大學陳婉綺以生活在南投縣的賽德克族為中心,討論了該族從過去走來的適應與轉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陳又新教授集中聚焦台灣地區第一處藏族聚居社區台灣西藏兒童之家在1980到1992年之間的發展變化,討論了西藏兒童之家的成立經過、經營與管理,以及從管理體系的改變到身份與認同的問題與善後。

圍繞扶貧攻堅與鄉村發展等問題,與會學者的報告主要涉及精準扶貧、簡政放權等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羅靜副研究員對比了滇西邊境貧困地區的兩個村莊精準扶貧滿意度,發現兩個村莊的村民對於精準扶貧實施的效果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建議未來精準扶貧政策除了繼續加強針對建檔立卡戶的幫扶以外,在深度貧困地區需要加強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農村社區經濟和生活的建設,使農村成為農民心所嚮往的美好家園。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方素梅研究員以景陽村為個案,介紹了毛南山鄉的脫貧與振興,指出提高貧困者的自我發展能力尤為重要,鄉村振興過程中在地居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四川大學勵軒副教授利用檔案文獻、訪談資料、回憶錄和報刊資料,還原和分析了西藏步入改革開放進程時刻的政治發展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周競紅研究員討論了翁牛特旗執行上級決策部署持續推動鄉村發展過程、面臨困難和路徑選擇,為思考鄉村振興提供一個半農半牧縣域單元提供一個案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張少春副研究員圍繞寧夏回族自治區閩寧鎮的發展歷程,從空間景觀、生計方式、就業身份三個層面揭示了「閩寧模式」的內涵,指出閩寧鎮鄉村社會活力復興的背後,是通過市場化來消除城市化、市場化對於鄉村的消極影響。中央民族大學牛玲玲以蒙古族傳統的鄂托克組織為中心,用社會結構理論分析了傳統游牧社會治理體系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間的關聯,呈現了傳統游牧社會的治理機制。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也都是多民族的社會。長期以來,祖國大陸在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政策指導下,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和文教衛生事業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祖國大陸的民族政策對台灣少數民族的「原住民運動」及其政治訴求都有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本次研討會將在學術研討的同時組織兩岸學者共同考察陳巴爾虎旗蒙古族牧區和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聚居點等少數民族村落,兩岸學者由此親身感受到了祖國大陸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優勢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果。在研討會期間,兩岸學者互相切磋交流,深化了兩岸民族研究的學術交流。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原標題: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海峽兩岸的經驗與比較 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與部落重建」學術研討會綜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第八屆中國城市管理高峰論壇在貴州大學舉行
《日本侵華決策史料叢編》:不斷完善深化日本侵華史研究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