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 | 原來有病的不是別人 是自己
原標題:產後抑鬱 | 原來有病的不是別人 是自己
今天,網路上盛傳一個帖子:
最後,有網友提出那位所謂的25歲的朋友其實是這位作者的女兒,這位作者應該患有嚴重的產後抑鬱,抵觸自己的女兒,否認她是自己的孩子,將她想像成朋友。作者的哥哥應該就是丈夫。最後一幅圖就是從事心理行業的網友給的建議。
這樣看起來真的是細思極恐。
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是指女性於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癥狀或典型的抑鬱發作,與產後心緒不寧和產後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綜合征。發病率在 15%~30%。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於產後6周內發生,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其臨床特徵與其他時間抑鬱發作無明顯區別。
常見的產後抑鬱症大致有三種分類:
1.三日抑鬱
常見於初產婦。癥狀較輕,在分娩後的三天內可能出現焦慮、沮喪、失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下降,在持續數日後往往能夠自行緩解。
2.內發性抑鬱
在分娩後2周內,產婦表現出易激動、焦慮、無助、低落、無望、嚴重時可能因為過於抑鬱而有自我傷害行為。
3.神經性抑鬱
有神經疾病史的產婦,在分娩後可能會加重原先的不良情緒,產生易怒失眠等癥狀。
產後抑鬱的常見原因:
1.懷孕期間情緒過於波動
懷孕期間遭遇特殊事件,情緒大起大落都容易引發產後抑鬱。如果懷孕期已經顯示出抑鬱徵兆,往往在產後抑鬱情緒會加劇。
2.性格要強,完美主義
過於追求完美主義,或對自身期望過高的女性,遇到困難往往不願意尋求幫助,又無法很快適應母親的身份。當丈夫不理解自己,或不承擔共同養育的責任,她們會覺感到壓力過大而抑鬱。
3.內分泌和激素影響
由於懷孕和分娩導致女性內分泌發生變化,尤其是產後,體內激素水平急劇變化,常常會導致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4.心理變化
除了身體,孕婦在懷孕、生產期間心理也會有很大變化,一旦出現適應不良,對角色定位缺乏認同,很多女性就會產生矛盾的心理,無法應對壓力。有意思的是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面臨的壓力越大,考慮問題越多,越容易發生抑鬱。
5.身體變化
有軀體殘疾或疾病的產婦易產後抑鬱,尤其是身體不適的癥狀會對產婦情緒帶來影響。
6.家庭和社會
如果產婦缺乏父母、丈夫的支持和照顧,容易患產後抑鬱症。重男輕女的觀念、家庭的經濟來源都會讓女性感到壓力過重。
7.對生產的認識
很多女性對分娩有恐懼感,女性從書報電視上認識到分娩的疼痛而感到恐懼不安,導致神經高度緊張,內分泌失調,加重焦慮情緒,誘發產後抑鬱。
8.以往情緒問題
在孕前就有抑鬱症的女性產後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很大。
9.遺傳
有抑鬱症家族史的女性,在產後發生產後抑鬱的發病率很高。
產後抑鬱症有什麼表現
1.情緒的改變
· 情緒低落:患者會長時間感到抑鬱、憂愁。
· 脾氣暴躁:對他人態度惡劣暴躁。
· 內疚:感到因為自己增加家庭壓力而內疚,看問題都用負面角度。
· 焦慮:因不懂照顧嬰兒或自己的身體狀況而焦慮。
情緒的改變多是持續進行,產婦也能夠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但卻將原因歸咎於客觀因素。
2.認知的改變
· 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對生活失去興趣,所有事情都體會不到愉悅感。
· 心生自卑:常感到自己反應遲鈍,無法思考,對生活失去信心而自卑不已,失去生活的希望。
3.身體的改變
· 疲憊:感到總是疲勞虛弱,即使正常的身體疲憊也會被產後抑鬱的女性認為是疾病。
· 失眠:常常整夜難以入睡。
· 食欲不振:沒有心情進食,或暴飲暴食。
· 頭痛、頭昏、眼花、耳鳴:出現頭疼、頭暈等不適,導致出現耳鳴、眼花。
4.意志行為的改變
· 意志活動減低:無法專心工作或餵養。
· 不能應付生活:無法使用基本的日常技能,而因此懊惱、自卑。
· 反覆出現自殺想法:覺得生活失去希望,反覆出現輕生或傷害他人的念頭。
以上癥狀僅供參考,如果出現相應癥狀且持續時間超過2周就應該去醫院進行專業測試。
由於受癥狀影響,導致產婦情緒低落,免疫力下降,易在產後出現:
· 感冒
· 慢性咽喉炎、口腔潰瘍
· 結腸炎、胃炎
· 神經性頭痛、神經衰弱、強迫症、疑病症
· 多汗、虛汗、盜汗
· 心臟神經官能症
· 關節遊走性疼痛
· 失眠、睡眠不足
而除了身體狀況外,也可能因為不良情緒導致輕生或傷害嬰兒的極端行為。
對新生兒的危害
· 由於生活能力下降,無法很好照顧新生兒,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 忽視與嬰兒的交往信號,不理會嬰兒。
· 厭惡或害怕接觸嬰兒,甚至出現妄想而傷害嬰兒。
· 誘發兒童多動症。
產後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尋找醫生的幫助,家人要理解產婦的心情,幫助她走出這個困境。(更多育兒知識請關公wx【海淘刷刷育嬰室】)
※孕產指南 | 讓孕媽如此害怕的側切到底是什麼?
※育兒手札:雙胞胎先出生就是老大?不一定
TAG:海淘刷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