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逃避中與命運不期而遇
來源:孤獨大腦
作者:老喻在加
原題:《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摘抄版提出問題比回答問題更難。
獨立思考並決定:你想要什麼;事實是什麼;你如何實現。
以可信度加權的方式做決定。
遵照原則做事。
以系統化的方式來決策。
證明所有的天鵝全都是白色的,不是去找更多的白天鵝,而是要去找究竟有沒有黑天鵝。
想像是模仿,批判的精神才具有創造力。在數字時代,在金融時代,在複雜時代,試錯和證偽,是弄潮兒們的利器。
在我開始告訴你們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說明我是個愚人,相對於我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我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少了。
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該怎麼做。
猶太人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即使命途多舛,他們任然能夠去思考那些人類自身的終極問題。
我們滿心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這份信心建立在一個穩妥的基礎之上:我們最大限度的忽略自己的無知。
專家是靠不住的,直覺是靠不住的,你我都是靠不住的。
我犯下的代價慘痛的錯誤使我改變了看問題的角度,從「我知道我是對的」,變成了「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我知道我可能會錯得離譜,又好奇為什麼其他聰明的人對事情的認識與我不同,這促使我既從自己的視角看問題,也從別人的視角看問題。
這讓我看到了很多維度,如果我只從自己的視角看問題,是看不到這麼多的。
我懂得了如何對不同人的觀點進行加權,從而選擇最好的觀點,也就是說,我用可信度加權的方式做決定。
這降低了我犯錯誤的可能性,真是太棒了。
富蘭克林說:人,在二十歲,意志支配一切;三十歲,機智支配一切;四十歲,判斷支配一切。
我們並非是命運的產物,而是命運降臨之後我們的決策與行動的產物。
無論多麼擅長計算,如果不能做出決策,採取行動,毫無意義。
有兩種思維模式:決策和行動。
只有資源不可撤銷地分配到行動中,決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因此,我們需要付諸行動,並且思維從思考模式轉換為行動模式。
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只是踩著西瓜皮做決定,其實放棄了決策的權力。
就像《解憂雜貨店》所寫:
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裡早就有了答案,諮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有些知識即使知道了也毫無用處,如果不知道就會很慘。
曾有人問我,怎麼看時間和概率是上帝的左右手?
我答:時間、概率、上帝,這三者我不確定是否真的存在,但皆令我迷戀。如果世界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概率決定了你某時出現在某地的可能性大小,又或者只是你在某時某地對這個世界的觀察、或錯覺。
如果一切皆演算法,情感、美學、道德是否不過是一套公式?自由意志是否仍然存在?
我覺得人對自由意志的懷疑,是自由意志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大河灣》里寫道:「我隱約感到人活著就是為了變老的,為了完成生命的跨度,獲取人生閱歷。人活著是為了獲取人生閱歷;而閱歷在本質上是無形的。
快樂和痛苦——首先是痛苦——都沒有什麼意義。感受痛苦和尋求快樂一樣,都沒有任何意義。」
這個世界以我們的叩問方式來展現它的某一面。
對於虛無主義者、或宿命論者,概率是一種很好的抒情工具。我對宿命論的理解類同於這句話:「每個人都在試圖逃避自己的命運途中,與自己的命運不期而遇。」
懂得概率,未必會對一個人的現實生活有多大改變。概率並不因為你的謙恭而不嘲弄你。但,正如「重要的不是如何發生,而是如何被追憶」,了解一點兒概率,以及「概率的概率」如何運行,會讓我們在時間面前更加平靜。
平靜是一種格外強大的計算力,但本文太長了,裝不下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