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只靠手,就能掂出重量嗎?現在知道還不晚!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只靠手,就能掂出重量嗎?現在知道還不晚!

明代的白銀每錠的重量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五十兩一錠,有的是十兩一錠或五兩一錠。現在保存下來的,最重的重達五百兩,最輕的只有幾分。按照明朝法令,錠上一般標有重量多少和工匠姓名。

像銀錠這樣的大銀,過去普通人家幾輩子都沒見過是正常的。這些銀錠子不在世面流通,屬於官銀,剛開始是由州道府從民間收集白銀,統一熔化澆築之後成為銀錠,然後打上官方的印鑒,由地方交由朝廷交稅、交付軍餉之類。除了官銀,也有做生意往來所澆築成銀鋌、銀元寶之類的,做朝廷生意的大商號才能收到官銀,普通老百姓一般生活所用都是碎銀兩。

銀錠通常分4種:第一種是大錠,就是「元寶」,重約50兩,又叫「寶銀」。寶銀有多種形狀,元朝以後基本定型,即我們印象中兩頭翹像小籃子一樣的元寶形。鑄成馬蹄狀的寶銀叫「馬蹄銀」。敦煌公案里,斯坦因換王道士的經卷就是用的馬蹄銀。第二種是中錠,10兩重,秤錘形居多,又稱小元寶。第三種就是銀錁子,一到五兩不等,饅頭形居多。第四種叫「福珠」,又叫「滴珠」或「粒銀」,狀似珠,重一兩以下。梁山好漢常用「碎銀子」買酒,「碎銀子」即「福珠」。

碎銀子的形成主要有三種渠道。使用者自己用專門的工具(夾剪、鎚子或鑿子)把銀錠砸開或剪碎;由銀匠弄碎,上面標註上重量;鑄造者在鑄造時,備好大小不同的坑,將銀汁灌在小坑中,鑄出不同價值的碎銀,而且分毫不差。

銀錠可以不僅可以剪成碎銀,碎銀也可以重熔成銀錠,民間有專門的店鋪經營這項手藝,並且如果熔銀的師傅手藝嫻熟,在操作過程中偷掉一點油水也有可能,美名其曰「火耗」,就是熔煉過程中的損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光輕梳烏髮 的精彩文章:

TAG:月光輕梳烏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