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為孩子移民,後來他們怎麼樣了?
根據《2018匯加移民·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數據顯示,「教育質量」成為目前高凈值人群移民的最主要原因,比例達到83%,比去年增加了7個百分點。
國內與西方的生活、教育和價值理念都不相同,當人們越多打開自己的視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發現自己原來孩子成長環境的差異會有那麼大的區別。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自己熟悉的土地和生活的圈子而舉家搬遷。
有些家長放棄自己在國內穩定優秀的職業,在國外重新開始。遠離家人、對於新環境的不適應、孤獨感倍增……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艱辛為孩子們鋪出一條光明之路。
鳳凰衛視中國首檔海外移民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移民》,節目組派出30多人,奔赴北美洲、歐洲多個國家,深度拍攝了近40位新移民在海外生活的故事,素材量超過500小時,真實客觀地紀錄了新移民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
GIF
1
與先生兩地分居,為照顧孩子已經三年沒有回老家
Rita曾在一家大型通信公司任項目經理,為了家庭,2006年她放棄了國內薪資不錯的工作,帶著兩個孩子從北京來到美國加州的灣區,做起陪讀媽媽。
來美國之前,Rita一家人住在北京,但由於戶口在深圳,孩子無法在北京參加高考。
Rita的先生事業在國內,每年只能偶爾來美國和家人短暫相聚。這四年里,大部分時間是Rita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從孩子的學習生活到家裡的水電煤氣都由她一個人負責。
「在這邊獨自帶孩子,都不敢生病。」
Rita的兒子和女兒
Rita的女兒今年上十年級,兒子上六年級,Rita負責接送他們上下學,參加各種培訓班。
因為這兩個孩子有不同的時間安排,Rita常常是剛剛送完女兒又要送兒子,忙得像陀螺一樣。
Rita的英文不好,在接送孩子之餘,常利用在車裡等待的時間學英文。
在美國亞裔學生多的地區,往往學習競爭很激烈,2016年,紐約州亞裔學生的SAT數學平均分比白人學生高40分。
美國許多高校為了保證學校其他國際學生的比例,提高了對亞裔的錄取要求。亞裔小孩的升學壓力就更大了。
「之前在國內以為美國的孩子好像都比較輕鬆,但是來了之後才發現,這邊補習班也很多,像我們周圍就有好多個補習班。」
Rita的老家在湖北,她已經三年沒有回家,每周日晚上,她都會和遠在家鄉的父母通話。但是因為孩子們聽不懂湖北方言,隔代人的文化差異巨大,只能和長輩打個招呼就走,留下Rita一個人和他們聊家常。
2
放棄國內好工作,全職媽媽不好當
丁勇和王曉春是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現在有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一歲。
他們在國內都是名校的碩士生,畢業後各自進入大企業工作。決定移民後,兩人都放棄了國內穩定的工作。
自從有了女兒歡歡後,夫妻倆對原本安穩無憂的生活開始覺得有些不適。孩子的健康和教育問題,是他們移民的最大原因。
「留在北京你如果想帶孩子出去玩,首先要考慮天氣的情況,拿手機查污染指數,路上會不會很堵。當你早上滿心歡喜地八點鐘出門,準備帶著孩子去玩,然後堵了兩個小時,到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或者其他地方,你已經什麼心情都沒了。」
丁勇是一名軟體工程師,2015年,通過技術移民順利拿到了移民身份。來到奧克蘭以後,他發現對非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憑著在中國工作的資歷在當地找一份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面試方面很吃虧。
最終,丁勇自己運作了一家工作室,主要面對的中國國內市場,憑藉這份工作的收入,全家人在紐西蘭的生活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妻子王曉春移民前是北京一家大國企的項目經理,剛來紐西蘭的時候,曉春也嘗試過在這裡找工作,一開始她投出去的簡歷幾乎都石沉大海。最終,她做起了全職媽媽。
他們的女兒就讀的學校是一所紐西蘭公校,全校現在共有600多名學生,幾乎每個班都有華人學生,獲得移民身份和父母持有合法工作簽證的,都能在這裡享受免費的教育。
他們所居住的街區有很多社區,提供免費的幼兒早期教育,公共圖書館就是其中一處。很多父母會帶著學齡前的孩子來這裡參加活動。
「當時我想像中做家庭主婦,可以有很多時間陪著孩子玩。但事實上,我可能哪方面都沒做太好。家庭主婦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好當吧,其實還是工作比較簡單。」
王曉春打算,等兩個孩子再大一些,再試著在本地找一份工作,她覺得這樣才能真正融入當地社會。
丁勇:「畢竟我們是外地人,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歧視外地人,我們資歷太淺,我們要拼搏,要奮鬥。可能在國內我們已經給自己贏得了很多、很多的安全感,但是在這裡現在沒有。
3
養一個娃都夠買幾十個愛馬仕了
十年前,張婧夫婦都曾經留學國外,回國後結婚生子,現在又為了孩子再次出國。媽媽張婧負責照顧五歲的女兒和兩歲的兒子。
「選擇美國加州爾灣,是覺得這邊的教育比較適合小孩的天性」
「很多人覺得, 你出去留了學,幹嘛要在家帶小孩。首先是跟家人溝通好了,所有的家人都支持你,那就很好了。至於大的社會環境我是無力改變的。」
爾灣的外來移民很多,對各個族裔的包容性很強。女兒的幼兒園用英語和西班牙語雙語授課。
兒子雖然還沒有上幼兒園,但已經在圖書館學習日語。參加圖書館的故事會,樂高派對和手工課等活動。
爾灣的圖書館除了給孩子提供教育資源,也會定期給父母列出書單,所以張婧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抱十幾本書回家,「我們大概會讀一個星期,每天兩三本,一會兒就讀完了。」
「很多人覺得似乎在美國養娃不會花太多錢。但是實際上,小孩的教育支出還是挺大的。第一個就是他上幼兒園的費用。比如他現在上的私立幼兒園,在爾灣這邊最低的每個月要一千多。」
第二個費用就是他的醫療保險費,每個月也要幾百美金。這還不包括零用錢,帶孩子出去娛樂的開銷,還有回國的機票旅行費用,各種加起來, 很普通地養一個小孩,不能出國旅行,不能買各種名牌,一年花人民幣二十萬左右。還不包括生病,因為生病在美國更貴。一個最普通的號都是二十美金或者十美金。小孩就是真正的奢侈品啊,養一個娃都夠買幾十個愛馬仕了。」
張婧一家到美國一年多了,從最開始雙方老人輪流到美國照顧孩子,到如今自己越來越得心應手,她希望自己給孩子們做出榜樣,把這裡的新家經營得有聲有色。
很多人會問,為了孩子讀書,辭掉高薪工作、拋家舍業跑去異國他鄉到底值不值得?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段經歷過6年海外陪讀生活的母親的親身感悟:
總有人問,????作為陪讀媽媽,這樣付出值不值?我只能說,如果你還沒有開始,勸你謹慎;如果你已經開始,勸你堅持。值不值,這不是一場投資,全在一段經歷,一段感受。生命給你一些歷練的時候也總有一些收穫,這些收穫和喜悅,有時候難以言表,他會在未來漫長的日子裡讓你慢慢品嘗那段歲月獨特的味道。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想為孩子未來贏得更多機會的父母都不容易。
- End -
凌宇活動預告
※綠卡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兩周後,澳洲人口即將突破2500萬!
TAG:凌宇移民 |